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剂学-药用植物化学习题和答案
药剂学-药用植物化学习题和答案
13. 14. 15. 16. 17. 18. 19. 子的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失,最好采用 、 提取工艺。 根据甙键原子不同可将甙分为 、 、 、 甙。 欲提取原生甙,必须 酶的活性,若欲提取次生甙,则要 酶的活性。 含两个糖基的甙称为 ,含两个糖链的甙为 甙。 皂甙的甙元结构分为 和 两类。 Ⅲ型强心甙酶水解产物为 、 。 根据化学结构、三萜皂甙元主要包括 和 。 生物碱碱性强弱,除与温度、溶剂等外部因素有关外,主要与分子 中氮原 。 排除非生物碱类成分对生物碱类沉淀检识反应的干扰,一般可利用 与 的特点,进行氯仿和碱水溶液两相间的萃取精制。 生物碱的纸层析时,必须保证样品全部 以 的形 式存在。 亲水性有机溶剂是指与水 的有机溶剂,如 、 、 。 黄酮分子中因含有 原子而呈微弱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 ,但不稳定。 用酸碱法提取黄酮时,碱度不宜过大,以免 ,加酸也不宜过强, 以免 使沉淀重新溶解,降低收率。 黄芩素分子中因具有 结构,故极易被氧化变绿。 强心甙的检识可以从 、 、 三方面入手。 在含强心甙的植物中,只有能水解 糖的酶存在,因此Ⅰ、Ⅱ 型强心甙酶解后得 、 。 电效应主要指 和 。 苦参碱在氢氧化钾 ,可被水解生成 钾盐。
16.
17. 18. 25. 26. 27. 28.
材中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查。 径向纸层析:用圆形滤纸作层析材料,将供试液点在圆心的周 围,作水平径向展开分离,经显色后,再确定各种成分存在的 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液-液萃取分离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 剂中分配系数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甙类:甙又称配糖体、生物化学中称苷,它是糖或糖衍生物的 端基碳原子与非糖类物质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鞣质: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了类分子较大的复杂多元酚类化合 物。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又可与生兽皮中的蛋 白结合形成致密、揉软、不易腐败又难透过水的皮革,故称鞣 质。 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 溶血浓度。 杂化:由不同类型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新轨道的 过程叫做杂化。 共轭效应:具有共轭双键结构体系叫共轭体系,在共轭体系 中,分子内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引起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的效应 叫做共轭效应。 生物碱沉淀试剂:能与生物碱产生的沉淀的试剂称为生物碱沉 淀试剂,如碘化铋钾试剂等。 系统预试验:是利用简单、灵敏、准确的定性试验方法,对药 材中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查。 手性碳原子:不对称碳原子。 一级代谢产物: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萜类: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新药开发阶段: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试生产(III期临床实验, 主要是考察其安全性)。
6. 写出铅盐沉淀的工艺流程。
将沉淀(1)、(2)、(分别悬于水和稀醇中)和滤液三部分,分别进 行脱铅处理,再进一步分离。 7. 某中药中含有皂甙类化合物及亲脂和亲水性杂质,请设计一提 取工艺提取总皂甙并除去两类杂质。
8. 比较去甲基麻黄碱与麻黄碱的碱性强弱,并简述理由。 麻黄碱的碱性强于去甲基麻黄碱。因麻黄碱氮原子上供电子的甲基存 在,故碱性大。 9. 溶剂分几类?溶剂极性与介电常数(e值)的关系是什么? 答: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或亲水性和请脂溶剂两大类。常 用介点常数(ε)表示物质的极性。一般ε值大,极性强,在水中溶解 度大,为亲水性溶剂,如乙醇;ε值小,级性弱,在水中容度小或不 溶,为亲脂性溶剂,如苯。 10. 设计从三棵针中提取小檗碱的工艺流程。
26. 甾体母核、不饱和内酯环、2,6-二去氧糖。 27. 葡萄糖、次生甙、葡萄糖。 28.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29. 醇溶液中、苦参碱酸。 30. 硅胶。 31. 2、10。 判断改错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 B.
名词解释: 1. 有效成分:一般指具有生理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 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 2. 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以概念: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碳 链相互联结,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 3. 挥发油:是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发的 油状液体的总称。 4. 析脑:某些挥发油在低温时可有固体物质析出,这种结晶性固 体析出物,常称为“脑”,这个过程叫析脑。 5. 鞣质: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了类分子较大的复杂多元酚类化合 物。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又可与生兽皮中的蛋 白结合形成致密、揉软、不易腐败又难透过水的皮革,故称鞣 质。 6. 中草药制剂:是由单味或多味中草药材或其浸出物、提取物, 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单方和复方制剂。 7. 香豆素: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香气味。 8. 紫外光谱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在吸收紫外光(200400nm)产生电子跃迁形成的光谱。 9. 植物色素:是指分布于植物界的有色物质。分为脂溶性色素和 水溶性色素两大类。 10. 单糖:多羟基醛或酮类化合物。 11. 酸性皂苷:具有羧基的皂苷。 12. 强心苷: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13. 天然药物化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 成分的一门学科。 14. 供电子诱导效应:使氮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的诱 导效应即称供电子诱导效应。 15. 系统预试验:是利用简单、灵敏、准确的定性试验方法,对药
A. B.
3. 哪些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可用来表明挥发油的质量? 4. 简述生物碱溶解度的规律。 5. 用化学方法识别A、B成分
A. B.
6. 写出铅盐沉淀的工艺流程。
7. 某中药中含有皂甙类化合物及亲脂和亲水性杂质,请设计一 提取工艺提取总皂甙并除去两类杂质。 8. 比较去甲基麻黄碱与麻黄碱的碱性强弱,并简述理由。 9. 溶剂分几类?溶剂极性与介电常数(e值)的关系是什么? 10. 设计从三棵针中提取小檗碱的工艺流程。 11. 化合物结构测定中,UV光谱、IR光谱的数据提供了何种信息? 12. 用化学方法识别A、B成分
× √ × × √ √ √ × × × √ × √ √
23. √ 问答题 1. 吸附柱层析分离原理? 混合物中各成分对同一固定相移动相之间的吸附一解平衡不同,也就是各 趁粉在两相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分离。混合物中极性大的化合物被吸附牢, 迁移慢,后被洗脱。相反,极性小的化合物被吸附弱,迁移快,先被洗 脱。 2. 比较A、B化合物酸性强弱,并简述理由。 酸性:B>A。 理由:A结构中两个酚—OH分别和两个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使质子不 易解离,故酸性弱;而B结构中的酚—OH处于β位,为羰基的对位,受 羰基吸电子基的影响,使羟基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质子易解 离,故酸性强。 3. 哪些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可用来表明挥发油的质量? 物理指标——比重、旋光度、折光率、凝固点。 化学指标——酸值、酯值、皂化值 4. 简述生物碱溶解度的规律。 亲脂性生物碱易溶于极性较低的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苯等。其中 在不完全的卤代烷烃中溶解度大,尤其是氯仿中,可溶于甲醇、乙醇等 亲水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亲水性生物碱溶于水,难溶于极性较低的 有机溶剂,可溶于甲醇、乙醇及丁醇、戊醇等极性大的有机溶剂。 5. 用化学方法识别A、B成分
16.
极性大小顺序: (1)
> (2) > (3) > (4)
( )
17. 升华法是将固体物质在高于其熔点温度下加热进行。( ) 18. 黄酮甙类比其甙元游离酚羟基多, 因而甙与聚酰胺形成氢键能 力强。( )。 19. L-B反应是强心甙和皂甙的共有反应。( ) 20. 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的内酯环相同。( ) 21. 生物碱薄层层析的展开剂,以苯或氯仿为主组成。( ) 22. 水提取液中的少量树脂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法除去。( ) 23. 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为薄层层析定性鉴别的优点。( ) 问答题 1. 吸附柱层析分离原理? 2. 比较A、B化合物酸性强弱,并简述理由。
填空题 1. 原生药、粗提取物或浸膏、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单体。 2. 选择填空①氨基酸;②挥发油;③甙;④多糖;⑤生物碱;⑥ 叶绿素。 3.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反式邻基桂皮酸盐,不能环合成原来的 内酯。 4. 难;离子;易。 5. 挥发油、皂甙。 6. 葡萄糖、没食子酸。 7. 21,30. 8. 手性碳原子。 9. 水。 10. 脂溶性杂质。 11. 氧化苦参碱。 12. 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13. O、S、N、C。 14. 抑制;利用。 15. 双糖;双糖链。 16. 甾体、三萜。 17. 甙元、葡萄糖。 18. 四环三萜、五环三萜。 19. 氮原子的杂化方式,电子云密度、空间效应。 20. 游离生物碱、其盐类溶解度。 21. 离子化、分子。 22. 混溶、甲醇、乙醇、丙酮。 23. 氧;金羊盐。 24. 破坏黄酮母核;生成金羊盐。 25. 邻苯三酚。
药用植物化学——学习指南
名词解释: 1. 有效成分 2. 黄酮类化合物的广义概念 3. 挥发油 4. 析脑 5. 鞣质 6. 中草药制剂 7. 香豆素 8. 紫外光谱法 9. 植物色素 10. 单糖 11. 酸性皂苷 12. 强心苷 13. 天然药物化学 14. 供电子诱导效应 15. 系统预试验 16. 径向纸层析 17. 液-液萃取分离原理 18. 甙类 19. 鞣质 20. 溶血指数 21. 杂化 22. 共轭效应 23. 生物碱沉淀试剂 24. 系统预试验 25. 手性碳原子 26. 一级代谢产物
27. 海洋天然药物有几类 28. 中药标准提取物质量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填空题 1. 天然药物或中药可能以 、 、 三种形式入药。 2. 选择填空 备选答案:生物碱、挥发油、叶绿素、甙、氨基酸、多糖。 ①含氮溶于水的成分 。 ②能随水蒸汽蒸馏的成分 。 ③非糖和糖结合的成分 。 ④分子大、难溶于醇的成分 。 ⑤显碱性可溶于氯仿的成分 。 ⑥在植物中与蛋白质结合存在,可被含甲醇的石油醚溶出的成分 。 3. 香豆素加碱加热生成 ,加酸后 。 4. 黄酮、花色素均系平面型分子,黄酮 溶于水,花色素因以 形式存在, 溶于水。 5. 单萜和倍半萜主要存在于 中,三萜主要存在于 中。 6. 五倍子鞣质是由 与 所形成的酯类。 7. 甾体皂甙元由 个C原子组成,三萜皂甙元由 个C原子组 成。 8. 大多数生物碱的分子结构中有手 。 9. d-伪麻黄碱草酸盐易溶于 。 10. 除去生物碱醇提浓缩物中的 尤其是树脂类,可用酸水稀释使 其沉淀经过滤除去。 11. 从苦参总碱中分离氧化苦参碱,利用了 在乙醚中不溶 解的性质。 12. 用有机溶剂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为了防止溶剂的挥发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