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花样跳绳》过程性材料
目录
一、课程说明 (1)
(一)课程名称 (1)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和教学目标 (1)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分 (1)
(四)课程组织实施的具体形式 (2)
(五)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2)
二、课程纲要 (3)
三、课程评价与反思 (18)
(一)课程评价 (18)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反馈 (25)
四、教学设计 (26)
五、图片资料 (28)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花样跳绳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
花样跳绳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和教学目标
目的和意义:
学校开设的“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对1-6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跳绳兴趣的培养,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花样跳绳技术、技能的培养,采用每周固定授课制。
跳绳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人人带绳,天天练绳的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为促进学生“促全面发展,育阳光少年”理念形成和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花样跳绳不仅能培养师生强健的体魄、勇敢顽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协同配合、和睦相处的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尊重与交往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乐趣。
课程目标:
1、知道一根跳绳能有多中玩法,学会在活动中思考,在玩中锻炼。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会双人车轮跳、三人车轮跳、一绳二波跳、双摇等基本的花式跳绳法。
3、能积极参与其中,乐于合作,和同学互帮、互学、互练,有团队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分
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和审美道德的培养。
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我们学校的花样跳绳课程内容如下:一二年级课程主要内容:
跳绳的概述、跳绳的演变方法、跳绳的功能
跳绳的选择与要求、跳绳的注意事项和跳绳的动作要领
单人跳绳(正单摇跳、反单摇跳、左右打绳)
双人跳绳(正双摇跳、反双摇跳)
编花跳绳(前交叉跳、后交叉跳)三人组合跳、多人跳长绳等
三四年级课程主要内容:
双脚交替跳、基本双摇跳、开合跳、开合交叉跳、羚跳滑雪跳、钟摆跳、剪刀跳提膝跳、提膝侧点跳、基本交叉跳、双摇快花、上下翻花、同步直飞、同步双飞、车轮跳基本动作、车轮抡绳练习、长绳套短绳带人跳等
五六年级课程主要内容:
同步直飞、车轮跳、同摇依次跳动作、同摇同跳动作、交互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长绳套短绳带人跳等
学分:
(一)学习态度(权重:20分)
(二)小组合作意识(权重:20分)
(三)创新意识(权重:20分)
(四).课程组织实施的具体形式: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根据学科要求,自行编制课程纲要。
使学生掌握一些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学生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速度、耐力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每学期安排30课时。
采用每周固定授课制,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花样跳绳课程还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1)学生学习的方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参与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直观感受等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教学的方式
教师培训——目标确定——内容设计——教材编写——实施落实——反思总结——修改调整
(五)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进行随堂、随时和随机评价。
通过听课教师填写《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对课堂教学各环节实施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及行为、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运动技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
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
(1)学习态度(权重:20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等级描述:
A.学习态度端正,对每种花样能做到勤学苦练并乐于帮助别人。
B.学习态度端正,对每种花样能做到勤学苦练。
C.练习不主动。
(2)小组合作意识(权重:20分)
等级描述:
A.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并能起主导作用。
B.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
C.被动参与小组合作。
(3)创新意识(权重:20分)
等级描述:
A.能积极思考,创新出新的花样跳法并得到认同。
B.能敢于尝试新的花样跳法。
C.没有创新意识。
二、课程纲要
一二花样跳绳课程纲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四花样跳绳课程纲要
五六年级花样跳绳课程纲要
三、课程评价与反思
(一)、课程评价
1、对老师的评价
(1)过程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进行随堂、随时和随机评价。
通过听课教师填写《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对课堂教学各环节实施评价。
(2)终结性评价:学校通过《校本课程教师综合评价表》自评和校评项目的填写情况及学生的知识、实践运用的掌握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
附录:
花样跳绳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花样跳绳教师综合评价表
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及行为、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运动技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
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有三部分组成:自评、互评、师评。
过程性评价 60分
(一)学习态度(权重:20分)
等级描述:
A.学习态度端正,对每种花样能做到勤学苦练并乐于帮助别人。
B.学习态度端正,对每种花样能做到勤学苦练。
C.练习不主动。
(二)小组合作意识(权重:20分)
等级描述:
A.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并能起主导作用。
B.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
C.被动参与小组合作。
(三)创新意识(权重:20分)
等级描述:
A.能积极思考,创新出新的花样跳法并得到认同。
B.能敢于尝试新的花样跳法。
C.没有创新意识。
终结性评价 40分
评价方式一:个人展示
评价等级:
A.能学会13种花样并能熟练展示。
B.能学会8种以上花样并能熟练展示。
C.能学会5种以上花样并能熟练展示。
评价方式二:小组展示
评价等级:
A.能在小组展示中表现突出。
B.能顺利参与小组展示。
C.能参与小组展示但出错较多。
花样跳绳课程学习评价表
班级﹍﹍﹍﹍﹍﹍﹍﹍姓名﹍﹍﹍﹍﹍﹍﹍﹍﹍
技能与知识评价
一二年级评价表
三四年级评价表
五六年级评价表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反馈
花样跳绳课程虽然让学生们掌握了花样跳绳的动作方法,领略到了学习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但我们在实施中还有许多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
1、“重技能训练”:过分重视每一个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对于完成不佳的学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只是要求反复练习,缺乏活动的趣味,使学生对“花样跳绳”丧失兴趣。
2、由于参加花样跳绳的人员多,花样跳绳又是室外课,有些班级纪律不好。
3、教师缺乏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素养,在指导学生练习“花样跳绳”时看不到学生的进步,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因而使学困生出现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在“花样跳绳”活动指导上放任学生,达不到预期效果,浪费教育资源和时机。
4、“跳绳活动”教学策略单一、笼统,不能帮助学生分层递进的掌握动作,使学生不能在“跳绳活动”中获得学习策略、社会
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促进,而只是单一的动作训练。
跳绳作为一种动作技能,它的获得与所有学科的知识技能一样,也是一个完整地过程,是要通过对“跳绳”运动感知、表象和理解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才能最终获得的。
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必然参杂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只有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花样跳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变化,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优化“花样跳绳”活动中的教与学,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教学设计
五、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