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患者16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患者治疗前经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
9例行子宫动脉动脉栓塞加人工流产术治疗成功;3例单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但效果不理想;4例腹腔镜下行宫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成功,无全子宫切除病例。
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标签: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治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位的一种罕见异位妊娠,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瘢痕妊娠处易发生破裂,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
CSP随剖宫产率的上升而呈增加趋势,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如未能明确诊断而盲目处理,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本研究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增加对该病的了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6例CSP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详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35.3±2.7)岁;孕次3~6次,平均4次;均有1次以上人工流产史。
所有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发病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为6个月~11年,平均(3.9±1.3)年;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8~112 d,平均(59.4±6.8)d;平均血β-hCG为(9 659.83±1 347.57)μmol/L。
本研究患者中12例通过彩超检查明确诊断;2例在外院门诊行流产术后持续性阴道流血,转入本院;1例误诊为先兆性流产,1例误诊为宫内早孕,行常规人工流产术,术中出现阴道大出血,
1.2 治疗方法
9例患者入院后行刮宫术,术后出血量达1 000 mL,经用缩宫素等治疗效果不佳,经患者家属同意后行子宫动脉动脉栓塞加人工流产术治疗。
先行左右侧动脉造影,于两侧子宫动脉内分别灌注氟尿嘧啶500 mg、MTX 10 mg,再使用新鲜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通过造影观察栓塞成功后拔管。
3例患者阴道出血量少,病情稳定,单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采用MTX全身用药,予肌内注射100 mg,
之后每周复查血β-hCG含量变化。
4例患者在腹腔镜监视下直接切除瘢痕妊娠部位,行宫腔镜病灶清除,其中1例为中转经腹子宫瘢痕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其余3例在本院行经腹子宫瘢痕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观察是否有子宫穿孔发生。
本研究暂无全子宫切除病例。
2 结果
16例患者中,12例治疗前经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余4例存在误诊,术中发现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3例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治疗后1个月血β-hCG未降至1 000 U/L以下。
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9例患者,迅速有效地控制了出血,术后均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和盆腔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成功。
经腹腔镜行宫内病灶清除术的4例患者,术中有3例于本院进行经腹子宫瘢痕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成功,术中见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已达浆膜层,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符合子宫瘢痕妊娠。
所有患者无子宫切除。
3 讨论
CSP瘢痕局部组织薄弱、血供差、伸展性不良,随妊娠进展可致阴道大出血或子宫破裂,引发大出血或休克[2]。
少数患者可持续至妊娠中晚期,最终也因阴道大出血而被迫终止妊娠并切除子宫。
3.1 发生机制
CSP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具体阐明,可能为:(1)剖宫产术中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和肌层损伤,形成瘢痕,受精卵在损伤处着床;(2)剖宫产手术切口缝合错位及术后感染,愈合不良形成通向宫腔的窦道,再次妊娠时孕卵种植于窦道中,致子宫瘢痕部位妊娠;(3)受精卵游走过快或发育迟缓,在通过宫腔时未具有种植能力;(4)子宫切口部位某种慢性炎症因子对受精卵产生趋化作用,使其在瘢痕处着床;(5)剖宫产术后峡部瘢痕恢复位于子宫前壁,影响孕卵着床。
3.2 临床特点和诊断
CSP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对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停经后无规则阴道出血,无明显腹痛[3]。
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最为直观、准确、简便的手段[4],其诊断标准为:(1)子宫腔和宫颈管形态正常,内无妊娠胎囊;(2)子宫峡部前壁原手术瘢痕处见特殊性包块,周围血流丰富并向内膜面膨大隆起,胎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极菲薄;(3)孕囊与膀胱壁间的子宫肌层组织有凹陷。
本组超声检查与之相符。
3.3 治疗
CSP的治疗目的是杀死胚胎、清除病灶和保留生育功能,其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早处理,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终止妊娠[5],临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治疗标准。
治疗主要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3.3.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首选甲氨蝶呤治疗,其用于输卵管妊娠和宫颈妊娠的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用于CSP患者能够避免手术操作引起的子宫进一步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6]。
在超声引导下胎囊内直接注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妊娠组织,局部血药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少,可促进胚胎凋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3例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与全身用药有关,进一步临床应用可尝试应用局部直接注射以提高疗效。
3.3.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控制出血为原则,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局部病灶切除和刮宫术等方法,常用在发生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出血时,以开腹手术为主。
术时根据具体情况,可行病灶部位楔形切除术、瘢痕修补术、全子宫切除术等。
对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情况紧急和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本研究暂时无全子宫切除病例。
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血管损伤所致的阴道大出血,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相比传统的髂内动脉结扎和子宫切除,该术创伤小、止血快且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并发症少[7]。
本研究9例患者在刮宫过程出现阴道大出血,及时行子宫动脉栓塞迅速止血,避免了子宫切除,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Osborn DA,Williams TR,Craig BM. Cesarean scar pregnancy:sonograph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complications,and treatment[J]. J Ultrasound Med,2012,31(9):1449-1456.
[2] 王君.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5):90-91.
[3] 黄丽萍,梁叆琳,刘辉.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0,6(2):139-141.
[4] 单莹,范光升,金力.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31-132.
[5] Maheut L,Seconda S,Bauville E,et al. Cesarean scar pregnancy:a case report of conservative management[J]. 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 (Paris),2010,39(3):254-258.
[6] 刘蓉,曾文洁.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综合治疗[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9):715-716.
[7] 何东方.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4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6):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