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导语: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 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欢迎 阅读及参考!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 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 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 指青海湖, 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 即玉门关。

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隊。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 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 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 《新唐书·西 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唐高 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 专指皇帝的诏书。

星驰: 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 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赏析 诗歌 的一种体裁, 从军行, 写軍隊生活的乐府古题, 王昌龄共写 《从军行》 七首, 这是第四首。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前两 句描绘边地风光, 借以渲染战争气氛。

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 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 气魄雄阔,风格浑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 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中唐诗 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 ,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