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蕾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1·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2·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3·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4·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与中低年级实验教材不同的是:①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口语交际·习作”是单列出来。
②“我的发现”变为“交流平台”③教材不用第一人称来写;④课文中没有了“泡泡”。
大修订版教材的安排是:“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习作等。
精读课文有提示语(预习)二、教材的编写特点(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
3.单元之间各学习容的铺垫和照应。
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最后一分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学会看病》。
《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
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增加容和形式的选择性。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外语文学习的联系本册重视课外语文学习的联系,除继续保持“资料袋”“阅读”;教材还在“回顾·拓展”中增设了“课外书屋”这一新栏目,旨在介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联系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记下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
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课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通过语文活动和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四个突出的特点:1、强调了课外阅读的拓展,要加大阅读量从第一单元的容开始,到每一教材的导读,课后的练习,到“课外书屋”等,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
本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
如第五组综合性学习、第八组“走进”等,都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2、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紧密,要加强实践性P5: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如第三组习作(P54):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如第五组综合性学习。
3、强调写作方法的学习,要加强读写结合如:第二组习作(P36):回忆一下课文中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P37“交流平台”: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还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习作是怎么表达感情的。
第六组:描写人物的方法。
“交流平台”是从本册开始新设立的栏目。
从“交流平台”的设计中,可以真切感受到编者把语言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
“如何表达情感”“语句好在哪里”“注意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把学习的重点直接指向文章的语句及表主要使用方式就是“交流”,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说课文中是如何写的,也可以说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写的,把课文学习和学生习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如:第三组P544、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
”(回顾·拓展一)“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如,搜集到了哪些资料?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运用了哪些整理资料的方法?在哪些地方用上了搜集到的资料。
”(回顾·拓展七)“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来小结一下各自的学习收获。
如,学到了哪些新知识,积累了哪些语言材料,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方面有哪些新的体会。
你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作出简要的评价,或者和同学相互评一评。
”(回顾·拓展八)三、教学目标(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各组教材的教学重点第一组:我爱阅读把握主要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二组:月是故乡明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说明方法;学习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
第四组:生活的启示把握主要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第六组:父母之爱把握主要容,学习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第七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学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体会叙述顺序,体会详略处理的方法第八组:走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学习写场景的方法。
概括而言,以下是本册教材的阅读教学重点:1、把握主要容,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P112)5、学习描写场景的方法(教参P248)6、学习说明方法7、学习收集、整理资料五、教学建议(一)要整个单元考虑,整体设计,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展示台等模块教学可以适当调整、融和。
如第一组教材设计:第一步:导入——单元导读、名人谈读书等;第二步:浏览整组教材,获得整体印象,推介本学期的部分读书数目;第三步:《窃读记》教学,摘抄的方法指导,结合“展示台”里阅读记录卡、读书笔记的写法指导;第四步:综合性学习任务的布置,分组,制定计划;第五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指导采访记录的写作;第六步:《走遍天下书为侣》,结合练习3简要交流读书的体会,检查、指导综合性学习的开展;第七步:《我的“长生果”》,略读课文的方法指导,布置“口语交际·习作”……第二组:“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怎样表达情感”是教学的主线,要注意不同课文之间的比较,在比较中渗透写作方法。
第三组:《鲸》重在领悟“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及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新型玻璃》重在学习“说化语言”;《松鼠》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异同;《假如没有灰尘》可以设计为实践活动:我为灰尘辩护……“口语交际要”提前,在第三篇课文《新型玻璃》之后就应该布置(选做题实际是必做题);“交流平台”与习作指导要结合起来,在习作前进行“交流平台”的教学。
第四组:从具体事物(钓鱼、登塔远眺、花生、养鸟)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些启示对作者人生有什么影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钓鱼的启示》稍难,多些指导,后面的课文多放手。
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谈。
第六组:几篇课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父母之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以第三人称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是从子女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写的,《学会看病》是以母亲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写的,要学习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方法。
整体回顾“父母之爱”:回忆印象深刻的描写,或外貌,或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或一句话,进行语言梳理。
第七组:了解中国近百年历史,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课后选做题:“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可以分解,定向搜集资料:搜集中国近代曾蒙受的屈辱(与圆明园有关的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中国抗战中的英雄人物故事;、的近代历史。
第八组:长征时的,建国时的,抗美援朝时的,解放战争时的;作为领袖的,作为凡人的。
整组教材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走进。
要推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从写作角度看,学习场景描写、人物刻画各有侧重。
(二)阅读教学建议1、要注重整体把握课文,包括写作顺序、主要容、谋篇布局等。
关于写作顺序、主要容的练习设计(本册教材的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的第一题多是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如:《梅花魂》(P29)第一题: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鲸》(P43)第一题: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落花生》: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容;《开国大典》: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