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在英汉语言中有非常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严肃、典雅,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在表达语言的文化内涵方面更具典型性,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习语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
由于习语的文化内涵是由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所决定的,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成为翻译的难点。
著名学者王佐良曾说过: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译者必须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事实上,习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这就要求译者能培养跨文化意识,准确地把握两种文化异同,充分照应译文大众的文化心理,使译文符合接受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
本文以/ 跨文化交际理论0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探索习语在跨文化背景下互动翻译的技巧。
一、习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即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状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群,就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而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又孕育了各自的语言并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色。
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同时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由于这样,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地理环境、天文历法、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
可见文化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十分注意的。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对英汉习语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别要注意某些习语,尽管它们在字面上或比喻形象上有某些类同之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深层涵义即隐含意义却迥然不同。
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文化背景一定的民族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反映到习语上,使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
中国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有大量的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英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古希腊有深远的历史渊源,英语中有些习语源于《荷马史诗》中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历史典故,必然会渗透在各自的语言中。
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必须考虑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注意习语中的隐含意义。
例如:汉译英时,采用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原文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修鞋匠with their witscombined equal Zhu ge Liang,the Master mind.杞人忧天:It ' unnecessary anxiety.说曹操,曹操到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w ill appear.汉语的曹操没有贬义,英语中的有些习语源于久远的历史多来自圣经,寓言和罗马神话。
女口blow hot and cold;apple of discord;Homer sometmies nods ;Live like a king.blow hot and cold(反复无常)apple of discord (引起争端的根源)Homer sometmies nods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Live like a king(过得像国王一般奢侈)(二)思维方式中西文化的不同传统和发展道路造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
从主张天人合一到对一切事物采取辩证统一的观点,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和谐和联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
如汉民族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面,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所以双数在汉语中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含义,习语有/十全十美、/八拜之交0、/六六大顺0、/四平八稳等等,而另一个数字/九对中国人来说就极具神奇色彩,它象征着天,即是最高处,如/九重天,十拿九稳,而英美文化源自古希腊,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由于受基督教和圣经的影响,/三、/七、/十三等单数在英语中亦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相关的习语如a third wheel at sixes and sevenstwo - faced tacticsa third wheel(无足轻重之人),/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 two - faced tactics 战术;策略(两面三刀)等等。
由于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中,就要进行恰当的思维切换,准确把握原文的文化内涵,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
(三)世情风俗差异东西方人的风俗习惯不同,导致英语习语的表达不同。
女口/龙(dragon) 0在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炎黄子孙称自己是/龙的传人0,可在圭寸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
对中国人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龙是吉祥的象征。
与龙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褒义,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望子成龙、/ 画龙点睛、/龙飞凤舞、/车水马龙等等。
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邪恶而凶残的怪兽。
由于文化的显著差异,因此在翻译习语/望子成龙时就很难达到神形俱似的境地。
/望子成龙通行译法如下:(1) to long to see one' son succeed in life.(2) to hope one' children w ill have a bright future.翻译时无需把/龙(dragon) 0 '直译出来。
中国是个龙的国度,已形成一种龙文化。
在电视里、广告上、商品名、地名、人名,尤其在喜庆的场合,到处都可看到龙及代表它的符号。
西方人特别喜欢养宠物,在西方文化内涵中/狗0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所以有He worked like a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I am a jolly dog.Let sleeping dogs lie./ 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lam a jolly dog (我是乐天派),/ Let sleeping dogs lie(别惹是生非) 0。
(四)宗教信仰佛教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习语中就有诸多反映其独特文化内涵的表达。
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大慈大悲、/借花献佛等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神话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
众所周知,英美人有着长期的基督教传统,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主宰一切,与基督教有关的词语渐渐进入英语。
/ God bless(上帝保佑),/ Go to hell(下地狱),/ act of god(不可抗力),/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堡垒从内部攻破)。
由于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英汉习语的形神兼备。
如汉语习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里的/经指的是/佛,而不是/圣经0,如果直译成/ Every family has a book of scripture which is hard for prayer chanting,这样的译文会让人不知所云,而意译/ Every family has a story totell, 让人一看就明白其意。
三、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原则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外翻译大师们翻译的标准。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了/信、达、雅0的翻译标准。
/信0即忠实于原文,/达0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雅0即/理文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情之正者不可以鄙之信之气0。
只有精美的译文才能藏之名山而不朽。
除了严复的/信达雅0之外,还有鲁迅的/易解、丰姿0双标准以及林语堂的/达意传神论0,还有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0,霍姆斯的/功能导向0翻译理论。
翻译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科学、是高级的思维活动。
原文是表现,翻译是再现。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
好的译作是离不开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的。
以下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习语中常用的翻译方法:(一)直译所谓直译实质上就是在译语中找到对立的说法,而不是逐词逐字的替换,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
直译就是在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的前提下,比较完整地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
即在译语中找到对应的说法,而不是逐词逐字的替换。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许多英语习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长期使用,已经完全融入译语,成为汉语中固有的习语,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tooth for tooth;eye for eye;show one ' true colours/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other(耳边风)0,/ tooth for tooth(以牙还牙)0,/ eye for eye(以眼还眼)0, / show one ' true colours(原形毕露)0等,因此,我们在翻译这些表达方式时,就可选择采用直译法,而不必担心读者会因文化差异而有障碍。
但是直译的选择必须是慎重的,要以不影响译语读者理解原文为原则,避免读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而感到茫然不解。
有些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宜米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
如:/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0, /Might is right(强权就是公理)0, /咳,这一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Ah! we were draw 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
0[ 4](二)意译意译即在译文中舍弃原语形象,用浅显易懂的词句指出原语的真正含义,尤其是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直译不能传达其文化意义,翻译时就要抓住内容和喻义。
如文章前面所提到汉语中/龙0是/尊严0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的文化意义是/怪物、磨鬼、凶残0等,因此/望子成龙0不可直译成/ to hope that one ' son become dra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