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公开课教案_7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公开课教案_7

第9课秦统一全国
课标要求:
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

熟记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内容分析:
秦的统一,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秦统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对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不同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如郡县制的推广,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等。

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很好的启迪。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等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尽可能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感触深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的框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熟记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总结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培养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知秦朝的统一,认识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感悟统一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知识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统一中国,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重点:秦朝加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方法与媒体:
讲解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
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力图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

同时,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认识各种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简单的历史创作。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养成“学以致用”的务实学风和人格品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秦朝的建立
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1)时间
(2)顺序
(3)原因
2、秦的建立:
⑴时间:
⑵都城:
⑶人物
⑷意义: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统一文字、统一车轨
4. 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教学反思:
本课用提出问题,史料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根据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的特点,多处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问题、板书的形式多遍复习落实巩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