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鼻窦炎概述中医治疗鼻窦炎概述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洪钱江

中医治疗鼻窦炎概述中医治疗鼻窦炎概述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洪钱江

中医治疗鼻窦炎概述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洪钱江邮编310006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之为“鼻渊”。

由于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治疗本病多以手术外治为主,近期效果尚可,但远期疗效不能肯定。

而中医治疗,上可朔至《内经》:“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近则有各家争鸣,而有关报道时见诸报端,且取得较好疗效。

笔者查阅了十五年来的有关资料,想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内治法1.1辨证论治鼻渊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外邪入侵、肝胆脾胃湿热以及素体气虚等均为相关因素,故要求治疗方法既具有很强针对性,又要有较大灵活性。

辨证论治具有这方面优势,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

如李氏⑴分风热上犯、胆热移脑、肺脾气虚3型;另有李氏⑵分郁热、气虚、阳虚,此外任氏⑶也分3型;金氏⑷则分肺经风热、外感风寒、肺脾气、肝脾湿热4型。

其遣方派药大同小异,疗效大体相当。

但以上分型的标准各述己见,难以统一。

因此,综合各家经验,寻求一种完善而公认的标准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前提。

结合临床实践本人认为,按国家标准⑸统一为:肺经风热、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肺脾气虚4型论治较为合理,也能使立法组方有据可依,趋于一致。

1.2应用古方用古方治疗本病是提高疗效的一种有益途径。

托里消毒散是《外科正宗》方,主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及疮疡肿不能溃,溃不能敛,气血俱虚者。

高氏等⑹用以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者,内服结合蒸气吸入,治疗100例,痊愈75例,总有效率94%。

千金苇茎汤系治疗肺痈的有效经方,为孙思邈首创。

刘氏⑺认为本病出现化脓性炎症病变时,流出大量脓性浊涕,与肺痈之咳吐脓血相类,均为邪毒阻络,蕴蒸化热,腐筋蚀膜,化而为脓,故用此方治疗,获得良效。

魏氏等⑻认为慢性鼻窦炎实为肺胃积热所致,运用张锡纯所创“鼻渊饮”加减治疗42例慢性上颌窦炎,结果痊愈28例,总有效率92.7%。

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是治疗鼻窦炎的经典之方,王氏⑼运用该方加减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特别对鼻塞、脓涕、头痛三大症状改善明显。

卓氏[10]运用《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鼻渊120例,总有效率达88.3%。

熊氏[11]及以川芎茶调散合苍耳子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治疗鼻渊头痛54例,并设对照组42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2.6%。

对照组是78.6%,(P<0.01)。

但运用古方治疗该病有较大局限性,往往只是对一个证型或几个症状有效,影响整体疗效的提高。

1.3运用成药治疗鼻窦炎中成药品种较多,其优点是服药方便,随取随服,适宜长期治疗。

卢氏[12]运用桐君阁制药厂的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67例,并设藿胆丸治疗60例作对照组,20d为一疗程,2组显效率为83.6%、53.3%,有效率分别为94.1%、73.3%,鼻窦炎口服液疗效明显为优(P<0.01)。

白氏等[13]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47例,用药一周后,有效率为95.5%,同时采用藿胆丸作为对照组,治疗24例,服药一周后,有效率为66.7%。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鼻渊舒疗效优于对照组。

汪氏[14]也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67例,用藿胆丸设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73.3%(P<0.01)。

邓氏[15]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4例,也用藿胆丸设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有效率为66.7%。

2001年6月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还集中报道了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及手术前后运用的观察,如毛氏[16]、唐氏[17]、刘氏[18]、姜氏[19]、周氏[20]、宋氏[21]等,其效果均称较佳。

说明鼻窦炎口服液及鼻渊舒口服液治疗鼻窦炎均有较好疗效,但用藿胆丸作为对照组则有失偏颇。

众所周知,用中成药也应辨寒热虚实。

藿胆丸是治疗急性热型鼻炎鼻窦炎,用于慢性鼻窦炎疗效自然要差些,故不宜作为慢性鼻炎的对照组使用。

广而言之,使用中成药治疗鼻窦炎也应辨证施治,分清寒热虚实,方能有的放矢。

1.4自拟专方许多专家根据临床经验自拟专方随证加减治疗本病,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代表了中医治疗本病的发展趋势。

如刘氏[22]用苍耳子散、银翘散和参苓白术散化截组成“自拟复方苍荑银翘汤”,治疗鼻窦炎359例,痊愈219例,显效140例,总有效率达100%。

朱氏[23]认为本病由风热外袭或因风寒化热、热壅肺窍者,尤为多见。

故自拟升葛夷苍汤治疗,治法以疏风清热、芳香通窍为主。

组成药物有:升麻、葛根、辛夷、苍耳子、白芷、荆芥、芦根、天花粉、桔梗、露蜂房、路路通。

李氏等[24]以相类似立法组成不刀平渊汤治疗该病,也获较好疗效。

梁氏等[25]则认为本病的病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二为胆腑郁热。

故其自拟鼻渊方中加入菊花、夏枯草柴胡等药以宣泄肝胆之火,另加白芷、细辛、川芎能开能散,引药上行,全方并用,辛开苦降,颇有特色。

忻氏等[26]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湿热,虚则为肺脾气虚,且常虚中夹实,相兼为患。

治法主张清热利湿,益气扶正,同时要选用轻清宣透之品才能使药力上达鼻窍。

藿香、板兰根、葛根、泽泻、黄芪、辛夷、苍耳子、为常用药物,均取得较好疗效。

张氏[27]用鼻康宁煎剂治疗本病310例,痊愈172例,好转131例,总有效率97%,治疗最短5天,最长45天,一般10~20天。

王氏[28]用通窍排脓汤治疗重症鼻渊16例,效果满意。

栾氏[29]用鼻炎灵汤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把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82.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马氏[30]以鼻炎3号治疗鼻窦炎400例,对慢性鼻窦炎有效率是91.0%,急性鼻窦炎有效率为98.0%,以藿胆丸对照组有效率仅为76%。

临床报道虽多,但大多各述已长,疗效差异较大,且停留于经验总结,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和系统的临床研究。

2.外治法2.1鼻腔滴塞法秦氏等[31]取菊和鹅不食草的全草挥发油制成“菊鹅滴鼻剂”,用于鼻窦炎及急慢性单纯性鼻炎共135例,治疗结果,治愈64例(47.41%),显效34例(25.19%),有效10例(7.4%),无效27例(20%),总有效率为80%。

对照组69例(呋麻滴鼻剂)治愈4例(5.8%),显效16例(23.19%),有效19例(27.54%),无效31例(44.93%),总有效率为55.07%,二组比较P<0.01。

刘氏等[32]选用当归、黄芪、冰片、辛夷、白芷、苍耳子、荆芥、麝香、地龙、蟑螂等药物,研制成油剂鼻病灵治疗该病64例,结果基本治愈52例,显效4 例,好转1 例,无效7 例。

有人[33]用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滴鼻或将全草晒干研粉喷鼻,治愈率为90.2%,且药理实验已证实,鹅不食草液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变应性基础的慢性上颌窦炎更具针对性。

又有人[34]报道将辛夷花、白芷、苍耳子、桂枝烘干炕焦,碾末过筛,用纱布将药包成药球交替塞鼻治疗该病,临床使用亦有效,只是缺乏对照研究及远期疗效观察。

2.2 鼻腔熏吸疗法张氏[35]采用金银花、白芷、薄荷、苍耳子、辛夷、鱼腥草等中药开水冲泡,取其热气制剂熏鼻,疗效尚可。

彭氏等[36]则采用上述相似中药制成鼻窦炎合剂,用超声雾化器使药物雾化,吸入鼻腔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31例,结果治愈19例,总有效率为91.43%。

李氏等[37]对急性鼻窦炎100例随机分为中医辨证论治加“辛菊雾化剂”治疗组与单纯辨证论治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60例中治愈44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87.5%。

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认为辛菊雾化剂是疗效满意的新型制剂,值得推广运用。

有人[38]用蒙医法治疗该病颇具特色,熏剂成份:母丁香、土家锅底黑、红粉、雄黄、安息香、可爪子等。

用法:用黑布卷成香烟状,点燃后熏患者鼻孔,一般1次可见效,10至20天可治愈,有效率达97%,其不足之处也是缺乏对照研究及远期疗效观察。

侯氏[39]以加味苍耳散煎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鼻渊29例,每天2次,每次15分钟,15次为一疗程,间隔3日,进行第2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

有效率100%。

2.3窦腔灌注疗法鼻腔用药、熏鼻药物未直接进入窦腔内,影响了中药药效的发挥。

中药窦腔灌注法逐年来已越来越被重视,临床报道渐见增多。

苏氏[40]用5年时间,对50例上颌窦根治术后的病例采用中药窦腔灌注治疗,同时与40例纯西医治疗的病例作比较,观察到用中药作窦腔治疗的治愈率与显效率均比纯西医治疗高。

李氏等[41]认为窦内炎症主要为厌氧菌感染所致,采用中药灌注联合窦内充氧治疗59例,结果治44例,有效率为98.3%,也有人[42]报道该法配合全身抗菌素及滴鼻联合治疗该病,有效率为67.39%,同时有引起鼻出血及头痛的病例。

中药灌注液多用苍耳子、薄荷叶、辛夷、白芷、蒲公英等发散通窍解毒之品,或用黄芪、淫羊藿叶、桂枝、当归等益气温阳之药配合宣通鼻窍之品组成。

由于该法具有窦内冲洗和药物直接到达病变粘膜的双重治疗作用,所以疗效优于单纯上颌窦穿刺冲洗。

3.内外同治法鉴于单纯内治或单独外治,有时往往顾此失彼,有学者提出内外同治可增加疗效。

李氏[43]观察开窍鼻渊汤配合上颌窦穿刺对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将80例随机分成两组,从鼻塞、头痛、嗅觉、脓涕、鼻甲肿大,X线片等多方面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70%,P<0.01。

刘氏[44]也用苍耳子散加味外熏内服,即药煎好后乘热先在鼻前作深吸气,尽量吸入汤药之热气,然后再将药汁服下,治疗鼻渊79例,平均用药28天,总有效率88.6%。

许氏[45]在针刺合谷、迎香、鼻通等穴时,配合苍耳子、辛夷等中草药熏吸、内服,治疗急慢性鼻窦炎35例,总有效率94.0%。

张氏[46]观察鼻渊舒配合穴位及手足按摩治疗儿童慢性上颌窦炎,治疗组37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5例,有效率77.1%,P<0.05。

内外同治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它能兼顾表里,标本同治,值得推广。

但因收集的文章不多,且所报道样本也都偏小,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临床上鼻窦炎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之分,治疗方法也有内治、外治和内外兼治之别,均获得一定疗效。

但从近年中医文献报道分析,大多为临床经验总结,正规系统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远期疗效观察,且各种疗法之间的有机配合使用也不够。

该病的窦腔内中药灌注疗法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其作用机理并非单一的抗菌消炎,还有局部免疫调节作用,其机理尚有等进一步研究,有效药物也待进一步磷选。

参考文献1.李玟告。

中药内服兼熏鼻治疗鼻窦炎68例。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1):44 2.李凡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169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