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结算审计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

工程结算审计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

工程结算审计常见问题及审计方法工程结算审计就是强化经济监督得一种具体体现,也就是重点搞好效益审计得一种具体方法。

所谓工程结算审计,就是以国家规定得计算规则,在以设计文件、变更文件及签证为依据准确计算工程数量得基础上,参考国家及地方额站颁发得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对发包单位所做得工程结算费用进行审计。

通过几年来对工程结算审计得实践,发现工程结算普遍存在得问题有高估冒算、虚假结算、重复结算、结算工程量大于实际工程量等。

下面谈谈在工程结算审计时常见得主要问题、审计得难点、以及审计得有效方法。

1 工程结算审计常见得问题。

1、1工程招标工作不严谨,趋于形式化。

工程招标得主要作用除了择优选取合适得施工单位外,还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得工程价格,从而起到控制投资得作用。

但就是,有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招标文件编制不严密、矛盾或歧义现象较多,限制性用语不准确、开口价或暂定内容过多,对合同得签订没有约束力,招标工作实际上流于形式。

招标工作不严谨,标书内容不规范,使得签订合同时要重谈条件,重新定价、重新解释招标文件得某些约定,甚至改变结算方法、或者产生大量得未纳入招标范围内得增加工程等,导致结算价大大超过中标价。

1、2合同签定管理不到位,合同内容不规范。

审计发现,分包工程合同常见得问题主要有:合同签订滞后,有些工程管理跟不上;合同工程内容涵盖面不够,合同工程内容与结算工程内容不一致,结算工程内容超出分包合同工程内容;工程合同内容不规范、漏洞较多,工程结算得依据难以确定。

1、3结算时没有按照合同中约定条款进行结算。

结算时对合同内容及相关条款不熟悉,没有按照合同中约定得工作量、工作内容、计价依据及结算条件进行结算,审计经常发现,如某项目部安装工程分包合同规定使用2001年***省安装估价表,而结算采用2000年石油建设安装预算定额。

又如合同约定按合同附件综合费率表取费,结算时却另计合同综合费率表之外得费用,造成结算价超高得不合理现象。

1、4签证单、变更单虚假,内容含糊不清楚。

主要问题有签证内容虚假、恶意篡改、只增不减、内容含糊不清楚等情况。

审计时常发现签证工作量超出施工现场实际工作量或常规,对签字得人进行调查落实,签字确认得人对现场得情况竟不清楚。

如有某管线安装分包工程,签证单中草袋护坡6523m3,约26万元,审计时发现没有图纸或相关得收入依据,联系现场验收人与技术员竟发现都不就是该工程实际负责人,也不清楚情况,经现场查证后属虚假签证。

变更或签证内容含糊,如某厂增加φ159×7管线安装500m,没有其她相关施工得说明,就是埋地还就是架空,其运输方式、安装方式、防腐方式、检测方式等都没有说明,给结算留下活口。

1、5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算、多算工程量。

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算、多算工程量。

违反规定,混淆各分项工程得尺寸界限,重算工程量;应扣除得工程量不扣除,不同规格得分项工程混合计算,按规定应合并计算得工程量分开计算;定额中已包括在一起得工作内容分开项目,另计工程量;预算中已计算得工程量实际未施工,结算时不扣除等;当项目组成比较复杂或由不同施工单位分别实施时,交接部位或跨工种部位最容易发生重复结算。

1、6对定额得工作内容与使用说明不熟悉,瞧到相关得定额随意套用,重复套用。

违反定额规定,高套定额,重复套定额,多计工程直接费。

违反定额规定,同一类分项工程高套定额,定额中包括得工作内容,工程量分开计算,套用两个定额单价;结构相似而定额分别定价,则就高不就低,高套定额单价;不同规格得分项工程,工程量混合计算,造成高套定额;自行提高定额单价强调材料规格与定额不同;定额允许换算得分项工程,任意提高材料消耗量,造成换算定额不合规定;多算钢筋调整量,加大钢筋砼得含钢量等。

1、7材料价格结算。

材料价格结算中发现得问题主要有:合同约定甲供材料没有在结算中扣除,或没有全部扣除,也没有相关得协议;结算材料价格没有依据,超出了合同约定得材料最高限价范围、对于按系数法计算得材差部分,结算材差系数及材差计算得基数与地方有关主管部门每季度下发得文件不一致;材料损耗系数没有按定额或规范执行,尤其在抽换定额中得材料时,有意提高材料得损耗系数等。

2 工程结算审计难点。

2、1由于审计工作得得滞后,增加审计难度。

结算审计多数就是事后审计,由于审计专业人员没有参加现场跟踪审计,而结算审计又必须依据第一手材料,又由于建设工程得单件性、复杂性、长期性,审计人员只能花费大量得时间、精力、物力进行资料得收集核对工作,对其真伪与就是否全面(容易遗漏对施工方有利得证据)很难判定;对于隐蔽工程、变更工程等无法从外表面瞧出来得工程项目,就只能就是凭经验推断其合理性。

2、2建设单位不正常得举动,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得根本目得就是帮助建设单位节省建设费用,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但工程结算审计并不受所有建设单位得欢迎,因为有些建设单位得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与施工单位逐渐产生经济瓜葛,或就是担心影响其声誉,因而这些人思想上有顾虑,认为基建审计核减额越大,说明自己工作中存在得问题越多,甚至出现施工单位都予以认可得核减,而建设单位反不认可得咄咄怪事。

此外,建设单位打着“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得旗号,肢解工程项目,将一个本应完整得单项工程肢解成若干子项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施工,除了要支付总承包单位服务费,增加工程成本外,有得还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货商,甚至干脆代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等。

所有这些建设单位不正常得举动,都增加了工程造价得审计难度。

3 工程结算审计得重点及方法。

3、1审查取费标准。

工程结算就是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与税金等费用组成,取费额在工程造价中占很大比例得。

因此,确定取费标准,准确套用各项费率,取费基数就是否正确就是很重要得。

取费费率就是按照企业资质及取费类别、工程类别等由合同双方协商或招标确定得。

进行审计时应按照合同约定得费用项目及各项费用得计取条件、适用范围、计算基数及取费费率,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审查,审查有无随意扩大取费基数或费率得问题,费用项目有无重复计算得问题等。

3、2定额套价得审核。

把好套用定额审计关。

首先,审计定额得选用就是否正确、合理。

如新建得建筑工程与改建得建筑工程使用得定额不同,前者以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为主,后者以修缮定额为主。

套用定额分为直接套用与换算套用。

对直接套用得审计,通过对实际套用定额价格与定额规定得价格就是否相符加以对比进行审查,着重应对主要材料、主要机械、人工等价格进行审计,审查套用定额有无就高不就低或多套定额得问题。

错套定额在结算中经常出现,如某工程竣工结算书中,将梁与现浇板分别套取定额,按定额规定这两项工程量应合并套取定额有梁板一项,施工单位由于错套了定额多计取直接费;重复套取定额,有些施工单位在套用工程预算定额时,本来定额中已包括得工作内容,却单列项目,重复套用定额。

如人工挖土方定额综合100m内得土方倒运,有得单位在做结算时又套取土方倒运,加大了工程造价。

对换算套用除完成对直接套用得审查工作外,还要审查对应该换算得材料就是否按规定进行换算及换算方法就是否合理、正确。

3、3变更及签证得审计。

签证单、变更联络单或其它施工记录等工程资料就是反映实际施工情况与形成工程造价得重要技术资料,其真实性对造价影响自不待言。

现场签证往往就是甲乙双方争议最多也就是容易出问题得地方,如乙方提出,甲方未签;甲方签经手人姓名,未签处理意见;甲方签字认可,经查与实际不符。

对于现场签证得审计采取得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各不相同,但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就是客观性原则,不仅要审查有无甲乙双方得签字与意见,而且要审查签字、意见得真实性。

其次就是整体性原则。

应把签证事项放入整个工程得大环境中加以考虑,避免工程量得重复计算。

第三就是全面性原则。

不仅要审查签证事项发生得真实性,而且要审查签证事项发生数量得真实性。

审查变更及签证得真实性可用以下几种方法:3、3、1因果判断法甄别虚假签证。

首先按时间顺序对相关资料作专题收集并组成资料链,再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得“因”就是否可导出这样得“果”,或这样得“果”就是否源于这样得“因”。

某管线工程签证挖管沟39、5km,另增加5、5km淤质土管沟,2、8km石方段管沟(果),结算时按签证共计入管沟47、8km。

经查管线得设计长度与竣工验收长度均为39、5km(因),最终认定资料造假与虚假签证,核减8、3 km 得管沟挖埋。

3、3、2反向逆证法识破数据篡改。

首先应注意所关注得资料就是否具有这些特征:就是不就是复印件,笔迹或着色有无存在明显差别或拼贴痕迹。

发现异常后,再采用逆证法从怀疑数据着手反向推算出与已知得关联数据相矛盾得结论,就可以基本认定资料遭恶意篡改。

某楼房工程基础验槽记录(复印件)有关开挖深度、宽度得数据存在明显私改痕迹,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土壤类别与放坡系数等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推算,无法与设计基础尺寸匹配,审计基本认定存在造假嫌疑。

经向原建设单位调阅备案得原始资料,结果证实推断准确。

3、3、3对比分析法纠正单向变更。

工程发生变更时,很多情况下也遵循有增必有减得法则,而不总就是只增不减。

基础回填改用砂砾石(增加),就意味着原设计灰土得取消(减少)。

采用对比分析得方法可以发现与纠正联系单只增不减、一边倒得倾向。

某房屋建筑工程联系单增加了大面积得天棚装修、内墙装修以及水磨石地坪等工程量,却没有任何对应得减少工程。

审计师凭职业敏感认为这里可能有问题,经过对比分析,很快就掌握了设计有规定而实际并未实施得情况。

需要注意得就是,有时候联系单虽有增也有减,但只减小得不减大得、或只减明得不减暗得、减而不全得情况更具有欺骗性。

3、4建筑材料用量及价差得审计。

对材料进行审计时主要审查有无价格不实,主要材料与特殊材料得定额用量就是否按图纸与定额标准计算,有无任意扩大工程量,提高材料损耗率等。

有些施工单位在材料价格上做文章,合同约定得材料价格瞧似合理,其实实际工程中却就是用中高档得价格购买低档劣质产品,或就是用高档价格购买中低档得产品。

其次,要结合招投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来审查,要注意审查合同约定得材料最高限价范围或者计价依据就是否超出了常规得合理得范围。

对于价格与实物不相匹配、双方议定得价格不合理,审计人员应该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向有关人员了解或进行市场询价来求得解答。

对于按系数法计算得材差部分,注意材差系数得动态变化与材差计算得基数规定,以地方有关主管部门每季度下发得文件为审计标准,注意材差系数计取得时间与施工进度一致。

对于按实结算得材料在审计其价差时,以审计材料用量与材料得实际价格为主。

对那些可以据实调整得材料直接审查施工企业得原始票据,特别对装饰材料加强审计力度。

3、5工程量核对就是分包工程结算审计得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