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课件--平衡

机械原理课件--平衡


静平衡
适用对象 不平衡 不平衡条 件 平衡基面 平衡实验 b/D<0.2 转子质心不在回转 轴线上 ΣP=0或Σmr=0 1个 刀口或滚轮实验架
动平衡 b/D≧0.2 1转子质心不在回转轴线上 2转子回转时产生不平衡的惯性力矩 ΣP=0和ΣM=0 2个 动平衡实验架
1列转子的质径 积平衡矢量方 程 平衡计算 2作质径积矢量 步骤 多边形 3求出应加的平 衡质量大小和 方位
根据回转件结构情况,也可在质心偏移方向去 掉同等大小质径积来实现静平衡。 导轨式静平衡 架简单可靠,其精度也能满足一般生产需要,其 缺点是它不能用于平衡两端轴颈不等的回转件。 如图为圆盘式静平衡架,回转轴由两个圆盘支 撑,圆盘可绕其轴线转动,试验程序与上相同, 所不同的是平衡架一端支撑高度可调,可平衡两 端轴颈不等的回转件。 这种装置安装和调整都很 简单,但圆盘中心的滚动轴承 容易弄脏,致使摩擦阻力矩增 大,故其精度略低于导轨式静 平衡架。
全被集中在平面
T′和T″两个回转面内的质量所代替,亦即回转时 平面T′和T″内的质量m1′ 、m2′、m3′和m1″、m2″、 m3″与实际回转件1、2、3三个平面上的三个质量 m1 、 m2和 m3所产生的不平衡效果完全相同。 对回转面T′,写出平衡方程
′ ′ ′ ′ mb rb + m1 r r3 = 0 1 + m′ 2r 2 + m3
mb rb + m1r1 + m2r 2+m3r3 = 0
F1
m1
F2
r1
mb
r2
m2Βιβλιοθήκη m3 r3m2r2
F3
m1r1
rb
r3
m3
mbrb
Fb
mbrb求得后,根 据回转件结构确 定rb,之后定出 mb安装方向按图 所示,一般rb选 大,mb选小些。
在转子设计阶段就事先在转子的断面或外周设置 安装配重的螺孔或留出安装配重块的凸起部 还可以用焊 接铆接铣削 等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是,各偏心质量的离心 惯性力的合力为零,或其质径积的矢量和为零; 2、对于即宽径比 (b/D )小于0.2的刚性转子,无论 其有多少个偏心质量,均只需适当地增加一个平 衡质量即可达到静平衡。
1选择两个平衡基面 2将各质径积分别等效分解到两 个平衡基面上 3分别按每个基面列质径积平衡 方程 4作出两个基面的质径积矢量多 边形 5分别求出两个基面应加的平衡 质量大小和方位
三、转子的平衡精度 经过平衡试验的转子还会存在一些残存的不平 衡量,转子要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过高 要求转子的平衡精度,而应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为 准。为此,对不同工作要求的转子规定了不同的许 用不平衡量,即转子残余不平衡量。许用不平衡量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质径积[mr](单位:g· mm)表 示,另一是用偏心距[e] (单位:mm)表示。 [e] = [mr]/m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一般是在动平衡机上完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根 据振动原理设计的。由于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使转子产生强迫振动,故通过测支承处振动信 号,判断需加在两个平衡面内的平衡质量的大小 及方位。分软支承和硬支承。 软支承由两片弹簧悬 挂起来,可沿振动方 向往复摆动,其转子 的工作频率大于支承 系统的固有频率,一 般ω≧2ωn;
′ r1′ = r1′ = r1 ′ ′ ′ r2 = r2 = r2 ′ r3′ = r3′ = r3
则在平面T′内三 个质量分别为 ′ ′ l1 ′ m1 = m1 l ′ ′ l2 m′ m2 2 = l ′ ′ l3 ′ m3 = m3 l
在平面T″内的三个质量分别为 ′ l1 ′ ′ m1 = m1 l ′ l2 ′ m′ = m2 2 l ′ l3 ′ ′ m3 = m3 l 经上述转化,可 以认为回转件的 不平衡质量已完
二、平衡的内容及分类 1.转子的平衡 分刚性转子的平衡和挠性转子的平衡
2.机构的平衡 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最后以 合力和合力矩的形式作用在机构的机架上。这类 力的平衡问题称为机构在机架上的平衡,或简称 为机构的平衡
转子的平衡 机械中绕某一轴线回转的构件称为转子,如汽轮 机、发电机、电动机等机械都是以转子作为工作 的主题。转子的平衡可分为以下两类: (1) 刚性转子的平衡 当转子的工作转速较低,在运转过程中,弹性 变形很小,完全可以看作是刚性物体,这类转子 称为刚性转子,其平衡问题称为刚性转子的平衡。 (2) 挠性转子的平衡 在高速机械中,当转子转速较高时,转子将产 生明显的变形,这时转子将不能视为刚体,而成 为一个挠性体。这种转子称为挠性转子,其平衡 问题称为挠性转子的平衡。
作向量图,由此求出质径积 mb'rb' 。选定向径rb'后即可 确定mb'。
同理,对回转面T″,写出平衡方程
′ ′ ′ mb rb′ + m1 r1 + m′ r + m r = 0 2 2 3 3
作向量图,由此求出质径积mb"rb" 。选定向径rb" 后即可确定mb" 。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静平衡试验法 如图所示为导轨式静平衡架,其主体为处于同一 水平面内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为减小摩擦, 导轨端口制成刀口或圆弧状。试验时将转子的轴 颈支承在导轨上,令其轻轻自由滚动,若有偏心 质量质心S偏离回转中心,当静止时,在重力作用 下处于铅垂下方 φ=0,用橡皮泥在 铅垂上任意失径 加一平衡质量, 反复试验,直到 转子在任意位置 保持静止。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回转件的工作转速较低,变形不大, 可以 看作是刚性物体,称为刚性回转件。 挠性回转件的平衡
机械
当构件转速接近回转系统的第一阶临界转 的平衡 速时,回转件将产生明显的变形,并随转 速的上升而变化,这时回转件不能再视为 刚体,而成为一个挠性体,称为挠性回转 件。 机架的平衡:将所有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 在机架上进行平衡。 本章只讨论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问题。

m
F
r
不平衡原因:若构件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则会产 生离心惯性力系的不平衡。
后果:在运动副中产生附加动压力,增大构件中的 内应力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加剧运动副的磨损,降 低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引起机械及其基础振动, 造成机械工作可靠性和精度降低、零件疲劳损坏 和噪音,甚至影响和破坏周围的设备和厂房建筑
刚性转子的 静平衡就是 利用在刚性 转子上加减 平衡质量的 方法,使其 质心回到回 转轴线上, 从而使转子 的惯性力得 以平衡的一 种平衡措施。
2.静平衡的计算 已知盘形不平衡转子其偏心质量分别为m1、m2、 m3,向径分别为r1、r2、r3,所产生的惯性力分别 为F1、F2、F3,据平面力系平衡的原理,所加的 平衡质量mb及其向径r可由下式求得:
动平衡的计算方法
以具有三个不平衡质 量的回转件为例。如 图所示,回转件的三 个不平衡质量m1、m2 和m3依次分布在1、2 、3三个回转面内,其 向径分别为r1、r2、r3 在平面1、2、3的两侧分别任选一个回转面T′和T″ ,两平面间的距离以及与1、2、3三个平面的距离 如图所示。
现将平面1、2、3 的质量m1 、m2和 m3分别用平面T′ 和T″内的质量m1′ 和m1″、 m2′和 m2″、 m3′和m3″ 来代替,并且各 代替质量与原质 量的质心向径相 同,即
1、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是,分布于不同回转面 内的各偏心质量的空间离心惯性力系的合力及合 力矩均为零; 2、无论其有多少个偏心质量,均只需在任选的两 个平衡平面内增加或减少一个合适的平衡质量, 即可达到动平衡。所需增加的平衡质量最少数目 为2.所以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而静平衡称为单面 平衡。 3、经过动平衡设计的转子一定满足静平衡,反之 不一定成立。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其分类,掌握刚性回转件 的平衡的计算。了解刚性回转件平衡的试验法。 重点: 1.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及静平衡与动平衡的区别 2.用向量图解法求静平衡和动平衡条件下平衡质量 的相位和质径积的方法 难点 :
动平衡条件下平衡质径积的确定
一、机械平衡的目的 构件在运动过程中都将产生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这必将在运动副中产生附加的动压力,从而增大 构件中的内应力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加剧运动副 的磨损,降低机械效率,甚至引起机械振动和降 低其使用寿命。消除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影响, 改善机构工作性能,就是研究机械平衡的目的。 为了平衡,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机械的 设计阶段,对所设计的机械在满足其工作要求的 前提下,应在机构上保证其不平衡惯性力最小或 为零,即进行平衡设计。其次,设计达不到要求, 此时需要用试验的方法加以平衡,即进行平衡试 验。
硬支承的转子直接支撑在刚度较大的支撑架上, 转子工作频率远小于支承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般 应在ω≦0.3ωn的情况下工作;
带计算机系统的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图,由 计算机给出转子两平衡面内需加平衡质量的大小 和方位,这些工作是由软件实现的。
平衡试验是在 停机状态下完 成的,对于大 型旋转机械, 如汽轮发电机 组起停一次, 要造成很大的 经济损失。今 后发展是在线 自动平衡仪。
10.2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10.2.1静平衡及其计算 1、静平衡 对于轴向尺寸较小的盘形转子,即宽径比 (b/D )小 于0.2的零件,如齿轮、凸轮、链轮及带轮等,其 质量可近似认为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如图所 示,红色小块为偏心质量,由于偏心质量的存在, 转子在运转过程中必然产生惯性力,从而在转动 副中引起附加动压力。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就是利 用在刚性转子上加减平衡质量的方法,使其质心 回到回转轴线上,从而使转子的惯性力得以平衡 的一种平衡措施。
二、动平衡及其计算 转子的宽径比(B/D)大于0.2时,其质量就不能视为 分布在同一平面内了。这时,其偏心质量分布在 几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
如下图所示。此 时,即使转子的 质心位于回转轴 上,也将产生不 可忽略的惯性力 矩,这种状态只 有在转子转动时 才能显示出来的 不平衡状态称为 动不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