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系防水层施工(防护墙内侧剩余部分)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六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年十月目 录一、桥面系防水层概述 (1)脂肪族聚氨脂面层厚≥0.2mm 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1)三、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3.2基层处理 (3)3.3基层缺陷局部修补 (6)3.4 第一遍底涂施工 (6)3.5基层缺陷全面修补 (8)3.6 第二遍底涂施工 (9)3.7 喷涂聚料防水层 (9)(4)对施工完成后的防水层应进行有效的保护,如电焊、尖锐物的滑动与撞击、撬棍等的外力损伤。
运梁车以及其他车辆在确保梁面无石子等杂物、异物的条件下通行。
(11)3.8聚氨脂面层施工 (12)第一道脂肪族聚氨脂面层要求在聚脲防水层施工完毕后6h内完成,保证面层和聚脲防水层之间良好的粘结。
(12)聚氨脂面层施工前,要对相应区域聚脲防水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聚脲防水层表面干燥、无灰尘、油污和其他污染物;与聚脲防水层施工间隔超出6h时,要采用搭接专用的粘接剂做预处理或现场做粘结拉拔试验后确定。
12施工方法: (12)聚氨脂面层施工采用人工辊涂的方法,辊涂两遍以上。
施工完成后面层需进行保护,防止人为污染。
(12)3.9搭接施工 (12)3.10封过施工 (13)(1)封边要求 (13)防水层施工时,需要要对泄水管、防护墙部位进行收边处理。
13泄水管周边要打磨毛糙,封边深度10cm。
(13)防护墙根部封边高度8cm。
(13)(2)施工方法 (13)封边时要预先对封边部位用角磨机进行打磨处理,再按照防水层施工程序施工。
施工前要用墨线弹出封边范围,喷涂聚脲时要进行围护,不污染防护墙。
(13)四、防水层质量检验 (13)4.1原材料生产厂家及产品存储使用要求 (13)4.2原材料型式检查 (14)4.3 原材料进场检验 (16)4.4 现场检验 (18)4.4.1厚度检测 (20)4.4.2基层粘接强度 (20)4.4.3不透水性检测 (21)4.4.4 脂肪族聚氨脂面层检验 (22)五、冬雨季施工措施 (22)5.1 原材料保温措施 (22)5.2 防风、防雨措施 (23)5.3 基层保温措施 (23)5.4 温度监控 (23)桥面系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桥面系防水层概述京沪高速铁路桥面防水体系组成:防护墙内侧:CRTSII 型板式轨道板底座板以外喷涂1.8mm 厚(纯)聚脲防水涂层+0.2mm 厚脂肪族聚氨酯面层。
脂肪族聚氨脂面层厚≥0.2mm 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二、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1 聚脲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三、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3.1桥面验收3.1.1桥面排水坡桥面排水坡要求符合设计(即达到六面排水坡:跨中中间段 6.8%、梁端中间段1.6%;两侧坡脚线范围内4.5%、两侧翼缘板2%)。
3.1.2防护墙根脚处理防护墙根脚用混凝土切割机切割,并用角磨机打磨平顺。
3.1.3搭接部分处理原底座板施工时预留搭接部,采用角磨机打磨,保证搭接面粗糙。
原聚脲脱落、破损的应先进行修补,再进行打磨处理。
3.1.4不达标时处理方法桥面排水坡处理时以保证设计的汇水、排水能力为主,不出现反向排水坡,特别是两线中间部位。
要求排水管口要用小型角磨机进行仔细打磨处理,保证排水管口圆滑,美观。
桥面平排水不达标时,超低处先进行凿毛处理,然后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充,待砂浆满足一定强度后用打磨机磨平;超高处采用打磨机打磨。
打磨机自身配备工业吸尘器,防止打磨粉尘填充干桥面空洞或缝隙而影响涂层粘结,并为工人提供好的操作环境。
整个处理过程中注意勤量测,根据量测结果随时进行调整。
3.2基层处理3.2.1设备及人员配备底座板中间部位采抛丸处理,抛丸设备采用德国BLASTRAC公司生产Blastrac 2-20DT型具备同步清除浮浆及吸尘功能的设备、带有驱动行走系统的自循环回收的抛丸设备。
防护墙与底座板中间部位采用角磨机打磨处理。
3.2.2 抛丸机使用方法抛丸机共分十个档位,每档位代表每分钟行走速度,档位越高,抛丸深度越浅。
开机时先从最高档进行调试,目前梁场施工采用7档起步。
抛丸时采用下图3-2所示行走线路进行抛丸施工。
图3-1 抛丸机行走线路按照7档走行速度,处理一孔32米箱梁需要用时1.5小时。
抛丸机掉头时应注意保持作业宽度与前次重叠,重叠宽度约5~10cm,避免漏抛。
3.2.3 基层处理检验与判定规则基层检验项目、标准、检测仪器、检测频率见表3-1,表3-2:表3-1基层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标准、检测仪器及频率表3-2粗糙度CSP对照版:SP2 研磨SP3 轻度抛丸SP4 中度抛丸SP5 轻度铣刨3.2.4 抛丸施工时注意事项(1)抛丸时要首先对机器进行调试,确认抛丸设备及除尘土设备工作正常,丸料足够方可施工。
(2)抛丸过程中要注意电流流量,要保证2个抛丸机头电流基本一致,清洁度彻底清除油脂、灰尘、污物、脱模剂、浮浆和松散的表层,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和油污。
目测粗糙度有效创面大于95%,粗糙度SP3--SP4CSP 对照版含水率低于7%目测如果不一致,通过调整磁阀,使两过均衡。
(3)停机时,要先关闭丸料磁阀开关。
3.3基层缺陷局部修补抛丸施工完成后,基层表面的缺陷全部暴露出来,局部会出现较大的孔洞气泡,先使用专门的环氧腻子局部进行修补,将基层较大的孔洞及气泡封闭。
修补腻子主要材料为PW-系列环氧胶主剂、硬化剂和海泡石粉。
PW-系列环氧胶主剂、硬化剂材料与底涂相同。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拌制成粘稠状胶体,用刮板进行刮涂。
抛丸后若基层表面不存在裂缝、气孔,则不需要刮抹腻子进行封堵。
因底涂与基层之间多一层介质后,将导致防水层拉拔力不足。
3.4 第一遍底涂施工3.4.1 主要施工材料底涂材料前期采用东方雨虹生产的聚氨脂材料,材料为双组分,施工重量配合比为1:1;后期采用永记造漆生产的环氧材料,材料为单组分。
(1)底漆的使用方法底漆配料要现配现用,一次配料不宜过多,防止使用不及时,造成浪费。
配料时要严格按照比例准确称量,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均匀。
底漆涂刷完毕后,采取保洁措施,不得在指触干燥前行走或进行其它施工,防止底涂表面受到污染。
(2)注意事项a.基材表面有明水时不得施工;b.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施工;c.雨天、雪天不得进行露天施工;d.产品运输和存放温度宜为10℃~40℃,存放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日晒,并远离火源。
3.4.2底涂施工人员配备配备调料人员2人,辊涂工3个。
涂刷单孔箱梁一遍底涂。
3.4.3底涂施工方法底涂施工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抛丸留下的杂物,最后采用吸尘器进行除尘。
施工前用墨线弹出防护墙封边边线。
底涂施工采用手工辊涂的方式,封边部分可用毛刷进行涂刷。
涂刷须均匀,达到完全封闭基层表面缺陷、封闭气孔的目的。
对于气孔较多的部位要多涂刷几遍以达到封闭目的。
理论用量一遍为0.4kg/m2。
实际现场用量达到0.6 kg/m2。
底涂施工完成后须进行表干,一般表干约半个小时后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3.5.4主要施工机具及检测仪器温湿度计1个,红外线测温仪1个,台秤一台,电动搅拌器1把,辊筒、刮板、毛刷若干,暖风机2台。
3.5基层缺陷全面修补梁面经过修补腻子局部修补和第一遍底涂辊涂两次处理后,大部分的气孔已经封闭,但是仍可能有一部分细小的针孔没有完全封闭。
为了避免尚未封闭的针孔影响表层聚脲层施工质量,采用人工腻子对底涂表面进行再次封闭。
3.5.1 人工腻子原材料人工腻子采聚氨脂防水底漆添加海泡石粉,施工重量配合比为1:1:0.25。
3.5.2 施工人员配备修补腻子施工配备调料工2人,倒料工1人,刮涂工3人。
3.5.3施工方法施工时采用人工用塑料刮板刮涂的方法。
刮涂时要反复刮涂,厚度要均匀,保证针孔完全封闭。
腻子表干时间为半个小时,表干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3.6 第二遍底涂施工在用人工腻子对梁面进行修补后,仔细检查梁面局部是否仍有缺陷未修补完全,如果存在则要进行相应处理。
检查合格后进行第二遍底涂辊涂。
底涂材料及施工方法同第一遍底涂施工。
3.7 喷涂聚料防水层喷涂聚脲防水涂料仅适合于干燥、温暖环境中的施工,施工时温度在5~35℃、相对湿度宜在75%以下,温度大于露点温度3℃以上。
当环境条件超出以上范围时,现场试验并测试后确定。
3.7.1施工前准备(1)喷涂设备的接电及检查a、检查空压机和干燥器是否正常工作;b、喷涂主机的加热系统是否正常;c、打开空压机,达到最大压力,停止运转后,检查输出气管与主机气d管连接是否正常;d、每天注意排空空压机汽缸内的水份,以免造成水份在聚脲涂料中喷涂到底村上,造成材料性能下降;(2)施工前对无需喷涂部位进行遮挡,防护墙要用塑料布进行围护。
施工过程中需穿工作服,佩戴目镜、手套、防毒面具等劳保用品并保证施工环境通风良好。
(3)施工前需将B料搅拌30分钟以上,并使之均匀。
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连续搅拌。
(4)施工前,喷涂设备主加热器需将加热到60~70℃,压力3000psi。
如果喷涂设备发生调整,需要根据不同的喷涂设备,不同的喷枪流量及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调节并试喷,选择最佳作业温度和压力。
保持压力平衡,压力偏差过大会导致涂层理化性能下降、起泡、不固化等。
(5)正式喷涂前,需进行试喷作业,观察试喷情况,调整温度及压力值,达到最佳效果再进行喷涂作业。
3.7.2喷涂施工(1)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施工,以人工喷涂为主。
(2)采用手工喷涂时应事先在梁面上划出各喷涂区域的边线,分两层进行,两层间隔不宜超过2小时。
(3)泄水孔、防护墙等边角要进行人工收边处理。
泄水孔要求收边10cm,防护墙要求收边8cm。
3.7.3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施工用机械设备见下表3-3:聚脲施工机械表3-3 聚脲施工机械3.7.4注意事项(1)聚脲施工前应保证基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3℃,雨天不得施工,四级以上风力不宜施工。
(2)先使用机械化设备对桥面平整部分进行喷涂。
对机械喷涂不能达到的特殊部位进行人工喷涂。
(3)低温天气现场施工应配备原料保温车,所有A、B物料必须在施工前一天移送到保温车中,进行施工前的预热;保温车内的温度控制在25~30℃。
确保施工前所有A、B物料的温度在20℃左右,但最低不得低于15℃。
(4)对施工完成后的防水层应进行有效的保护,如电焊、尖锐物的滑动与撞击、撬棍等的外力损伤。
运梁车以及其他车辆在确保梁面无石子等杂物、异物的条件下通行。
3.8聚氨脂面层施工第一道脂肪族聚氨脂面层要求在聚脲防水层施工完毕后6h内完成,保证面层和聚脲防水层之间良好的粘结。
聚氨脂面层施工前,要对相应区域聚脲防水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聚脲防水层表面干燥、无灰尘、油污和其他污染物;与聚脲防水层施工间隔超出6h时,要采用搭接专用的粘接剂做预处理或现场做粘结拉拔试验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