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1 运动解剖学 复习资料

2016-2017-1 运动解剖学 复习资料

2016-2017-1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向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肌力矩大于阻力矩,肌纤维收缩变短克服阻力做功,使运动环节朝向肌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肌力矩小于阻力矩,肌纤维在此过程中渐渐被拉长,运动环节朝向肌拉力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离心收缩。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集中在一起,该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和长树突集中在一起,该部位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前纵韧带: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宽厚而坚韧,纵贯脊柱全长,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下止第一或第二骶椎体前壁,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前壁,椎体后面,细而坚韧,上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体的被膜相续,下止骶中管前壁,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近固定:当骨骼肌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称为近固定,此时起点为定点,指点为动点;远固定:当骨骼肌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称为元固定,此时止点为定点,起点为动点。

矢状面:矢状面是指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冠(额)状面:是指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单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叫单关节肌;多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叫多关节肌。

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群称为原动肌。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成为对抗肌,位于原动肌的对侧。

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称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共同构成椎管,容纳脊髓。

椎间孔:两个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节。

弹性足弓:足的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块楔骨和内侧三个跖骨构成,该弓曲度较大,弹性好,缓冲能力强。

支持足弓:足的外侧纵弓由作为后支柱的跟骨,作为弓顶的骰骨和前支柱外侧的两个跖骨构成,此弓曲度校、弹性差,主要是支持体重和支撑。

加固工作:是指关节周围(或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收缩,以对抗关节由于外力牵拉作用可能产生分离的工作。

固定工作:是指关节运动轴两侧互相拮抗的肌肉共同收缩,其力量互相平衡,使受力作用的环节保持固定不动的工作。

知识点以下关节需要掌握其组成、运动及周围肌肉: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以下肌肉需要掌握位置、起止点、功能、锻炼方法: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腹直肌:既跨过膝关节又跨过髋关节,股四头肌可以屈髋伸膝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合称:肩袖/肌腱袖)肱二头肌:属于多关节肌,它收缩可以同时使肩关节屈和肘关节屈。

肱三头肌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合称:腘绳肌)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皮下,主要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构成,止点位于跟骨结节。

重要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肩胛下角:自然体位时平对第7肋,可作为在背部计数肋骨的定位。

肩峰: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

尺骨鹰嘴:位于时后部后方的突出。

髂嵴:髂嵴全长在体表均能扣到,其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髂棘最高点平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腰椎穿刺可通过髂嵴定位。

股骨大转子:大腿外侧上部的突出。

屈髋时,由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通过股转子。

胫骨粗隆:位于髌骨下缘四横指处。

内踝和外踝:踝部两侧的明显隆起分别是内踝和外踝,外踝低于内踝。

与内分泌有关的一些疾病:1、呆小症是因为幼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

2、糖尿病是因为体内缺少胰岛素引起。

5、巨人症是因为幼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不属于缺乏激素引起的疾病。

6、侏儒症是因为幼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

7、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减少引起。

人体躯干骨,包括椎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

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胸廓是胸腔壁的骨性基础和支架。

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1个胸骨借关节、软骨连结而组成。

上肢带骨的运动通常用肩胛骨的运动来表示,肩胛骨的运动有六种形式:上提、下降、前伸、后缩、上回旋、下回旋。

前冲拳时肩胛骨前伸,扩胸时肩胛骨后缩,提拉杠铃耸肩时肩胛骨上提。

手持哑铃弯举是肱肌、肱二头肌等主动收缩发力产生的运动,它们是弯举动作的原动肌。

在高抬大腿动作中,臀大肌、股二头肌等是对抗肌。

原动肌和对抗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环节运动方向的变化而改变。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髌骨位于膝关节前方,股骨的下端前面,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

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相关节,参与膝关节的构成。

可在体表摸到。

距骨位于跟骨的上方,前部为距骨头,前面有关节面与舟骨相接。

头后稍细部分为距骨颈。

颈后较大的部分为距骨体,体上面及两侧面的上份均为关节面,称为距骨滑车,前宽后窄,与胫骨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特殊的体液,由肝细胞分泌产生(25%由胆管细胞生成),不由胃产生,储存在胆囊内。

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干的各级分支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约三分之二在正中线左侧,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像一个桃子。

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摸到心尖搏动。

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邻。

心传导系统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组成。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单位的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管是细长迂回的上皮性管道。

呼吸道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分上、下两部:鼻、咽和喉合称上呼吸道。

气管及其以后一分再分的管道,合称为下呼吸道。

视器又称为眼,包括眼球和眼副器。

眼是人体观察客观事物的感觉器官。

外界远、近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不论是平行的还是分散的,均需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集合结象于视网膜上。

再由此发出冲动,经过视路传达到大脑视中枢而产生视觉。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前庭蜗器俗称耳,包括前庭器和听器(耳蜗),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内耳是声波和位觉刺激的感器。

舌面上的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的突起,称舌乳头。

按其形状可分为丝状乳头、叶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等。

其中,只有后两种舌乳头有味蕾,能感受味觉。

神经系统由中枢部分及其外周部分所组成。

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部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它们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骶丛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骶丛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肤,主要分支有坐骨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等。

简答1.肩关节的运动及肌肉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活运动,同下肢髋关节比较,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但稳固性差。

肩关节可以完成七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

(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

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

(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

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

(三)内收:从贯肱骨头的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能使肩关节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

(四)外展:从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

(五)旋内:沿贯穿于肱骨头中心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垂直轴,上臂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凡由内(起点)向外(止点)从垂直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旋内作用。

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

(六)旋外:从垂直轴后方跨过的肌肉有旋外作用。

旋外的肌肉有冈下肌和小圆肌。

旋外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前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后方转动。

(七)环转:三角肌(三个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

2. 引体向上动作中“向上拉引阶段”上肢肩、肘、腕各关节作什么运动?原动肌有哪些?并指出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工作性质。

答:向上阶段(反同)关节的运动原动肌名称肌肉工作条件肌肉工作性质肩关节伸背阔肌、三角肌后部远固定克制工作肘关节屈肱二头肌、肱肌远固定克制工作腕关节屈前臂屈肌群远固定克制工作3. 小肠的构造和功能如何?答:小肠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织膜和浆膜构成,粘膜层与粘膜下层一起向肠腔褶折形成丰富的环状皱襞,在环状皱襞上,粘膜上皮与其下面的粘膜固有层一起向肠腔褶折形成丰富的小肠绒毛,粘膜上皮细胞又有丰富的微绒毛。

将小肠吸收面积进行了三级扩大。

所以,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 简述足弓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答:足弓是由足的跗骨、跖骨以及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共同构成的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

足弓的组成:(1) 内侧纵弓:又称弹性弓。

(2) 外侧纵弓:又称支撑弓。

(3) 横弓。

足弓的功能:(1)“三角架”:它能使人体稳固地站立于任何高低不平的地面。

(2)弹簧功能:各骨之间关节、韧带连结使足弓有一定的弹性,利于完成行走、跑跳等作。

(3)足弓对通过的血管、神经和肌腱有保护作用。

5. 试述肱二头肌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答:肱二头肌✂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门✂各级分支达肺泡隔经气体交换后(二氧化碳排出:经各级支气管✂气管✂鼻)✂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弓✂胸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门✂各级分支✂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乳头管✂肾盏✂肾㿻✂输尿管✂膀胱✂尿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