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测试题及答案总计:7 大题,4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肢骨包括()A.髋骨B.肱骨C.胫骨D.腓骨E.腕骨F.跗骨2.不成对的脑颅骨包括()A.额骨B.顶骨C.枕骨D.蝶骨3.胫骨上的骨性标志有()A.内上髁B.外上髁C.髁间隆起D.胫骨粗隆E.内侧髁F.外踝4.使脊柱伸的肌肉有()A.斜方肌B.竖脊肌C.背阔肌D.臀大肌5.加固腕关节的韧带有()A.腕横韧带B.腕掌侧韧带C.腕背侧韧带D.腕尺侧副韧带E.腕桡侧副韧带6.使肘关节伸的肌肉有()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肌D.肘肌7.发展斜方肌力量的练习有()A.扩胸运动B.飞鸟展翅C.俯卧撑的撑起动作D.引体向上的上升动作8.影响骨生长的因素有()A.种族和遗传B.营养C.激素D.机械因素E.生物活性物质9.桡骨上端的骨性标志有()A.环状关节面B.桡切迹C.尺切迹D.关节凹E.茎突10.关于白肌纤维的正确描述是()A.氧化能力强B.收缩力量大反应快C.持续时间短D.易疲劳E.受大运动神经元支配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在软骨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骨称为()。
12.骨的增粗主要是()内层的()不断()的结果。
13.肘关节因由多块骨组成,且被一个关节囊包裹,故称为()关节。
14.下肢骨包括()和()。
15.小腿有两块骨,位于内侧的,称(),外侧的,称()。
胫骨下端内侧向下有一突起,称(),其外面有()关节面,下面有()关节面,腓骨下端的内面有(),这些关节面与距骨体相关节。
16.躯干骨包括()骨、()骨、()骨,共51块。
17.肱骨体呈圆柱状,在体的中部外侧有一粗糙隆起,称(),是()肌的附着点。
18.燕式平衡时脊柱处于()位,主要由()肌完成静力工作中的()工作。
19.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0.尺骨由于有()所隔,不能参与桡腕关节的构成。
三、名词解释(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21.籽骨22.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23.枕外隆突24.肌肉的起点和止点25.肌节26.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27.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28.足弓29.肌肉生理横断面30.肌肉初长度四、配对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31.结构性质和特点A关节内软骨a属于致密结缔组织B滑膜囊b属于纤维软骨C韧带c附于关节窝周缘D关节唇d有填充和缓冲机能E滑膜襞e滑膜向关节腔外突出而形成32.骨表面的骨性标志作用A 耳状面a参与形成髋关节B内踝b参与形成骶髂关节C髋臼窝c参与形成踝关节D内侧髁d参与形成膝关节33.骨表面的骨性标志所属骨骼A鹰嘴a肱骨B喙突 b 桡骨C内上髁c尺骨D尺切迹d肩胛骨34.骨表面的骨性标志作用A关节盂a参与形成肩锁关节B肱骨滑车 b 参与形成桡尺远侧关节C肩峰关节面c参与形成肘关节D 尺骨环状关节面d参与形成肩关节35.完成动作的作用肌肌肉工作性质A悬垂动作前臂屈肌群a加固工作B悬垂动作前臂屈、伸肌群b支持工作C手倒立动作腹侧、背侧肌群c向心工作D 肩关节外展的三角肌d固定工作36.运动对运动器官的影响表现形式A骨骼a肌纤维增粗B关节b数量增多、体积增大C骨骼肌c运动幅度增大D肌纤维内线粒体d骨密质增厚37.肌肉位置A 髂肌 a 大腿后面内侧深层B 阔筋膜张肌 b 小腿后面浅层C 股四头肌 c 大腿前外侧面D 腓肠肌 d 髂窝内E 半膜肌 e 大腿的前面38.结构功能和关系A 肌纤维 a 肌肉收缩的结构单位B 肌原纤维 b 分粗微丝和细微丝C 肌微丝 c 由肌微丝构成D 肌节 d 内有肌原纤维39.骨表面的骨性标志所属骨骼A髂嵴a腓骨B外踝b跗骨C跟结节c髋骨D大转子d股骨40.下肢多关节肌名称作用A 股二头肌a屈膝、屈踝关节B 缝匠肌b屈髋、伸膝关节C 股直肌c伸髋、屈膝关节D 小腿三头肌d屈髋、屈膝关节五、论述题(该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
)41.试述脊柱的组成及主要形态结构。
42.试述膝关节的构造及运动。
六、填图题(该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
)43.在下列图中填出引线所指部位的名称。
图2-1 锁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4 图3-1)图2-2 肩胛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4图3-2)图2-3 肱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4图3-3)图2-4 尺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5图3-4)图2-5 桡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5图3-5)图2-6 手骨(08运动解剖学题解,北京,图3-1-6 手骨)44.在下列图中填出引线所指部位的名称。
图2-7 幼儿髋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5图3-6)图2-8 髋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6图3-7)图2-9 股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6图3-8)图2-10 胫骨与腓骨前面(运动解剖学题解,图2-11 胫骨与腓骨后面(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6图3-9 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7图3-10)图2-12 足骨(运动解剖学题解,高教出版社,2009年2月版,p57图3-11)七、案例分析题(该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45.某女50岁左右,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并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请分析是何原因?46.对跑的下肢肌肉工作情况进行解剖学分析。
运动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测试题及答案总计:7 大题,46 小题,共100 分一、多选题1.ACDF2.ACD3.CDE4.ABD5.BCDE6.BD7.ABD8.ABCDE9.AD10.BCDE二、填空题11.空1.软骨化骨12.空1.骨外膜空2.成骨细胞空3.分泌骨质13.空1.复14.空1.下肢带骨空2.自由下肢骨15.空1.胫骨空2.腓骨空3.内踝空4.内踝空5.下空6.外踝关节面16.空1.椎空2.肋空3.胸17.空1.三角肌粗隆空2.三角18.空1.(伸)空2.竖脊空3.支持19.空1.骨空2.骨连结空3.骨骼肌20.空1.三角形关节盘三、名词解释21.籽骨:位于肌腱或韧带内的呈圆结节状的小骨,称为籽骨。
22.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在被拉长伸展时,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充分拉长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被充分拉长,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的伸展性“被动不足”(或对抗肌的伸展性不足)。
23.枕骨大孔后上方的隆凸为枕外隆突,是斜方肌的附着处。
24.肌肉的起点和止点: 起点通常是指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止点则是指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远侧端的附着点。
25.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它包括1/2明带+ 1个暗带+ 1/2明带。
26.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骨骼肌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的特性称为伸展性;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种性质称为弹性。
27.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向心工作又称克制工作。
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大于阻力矩,环节朝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肌肉变短、变粗,触摸时较硬。
离心工作又称退让工作。
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分离;肌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仍较硬。
28.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它由7块跗骨和5块跖骨,以及连接它们的关节、韧带和肌腱构成。
29.肌肉生理横断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30.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称为肌肉的初长度。
在生理范围内使肌肉的初长度拉长,除能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四、配对题31.A—b B—e C—a D—c E—d32.A—b B—c C—a D—d33.A—c B—d C—a D—b34.A—d B—c C—a D—b35.A—b B—a C—d D—c36.A—d B—c C—a D—b37.A—d B—c C—e D—b E—a38.A—d B—c C—b D—a39.A—c B—a C—b D—d40.A—c B—d C—b D—a五、论述题41.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关节和韧带等连接构成。
脊柱的中央有椎管,内藏脊髓;两侧各有由椎弓根围成的椎间孔与椎管相通,椎间孔内由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脊柱侧面观,可见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个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向前凸,胸曲和骶曲向后凸。
椎间盘和生理弯曲增加了脊柱的弹性,起缓冲作用,以保护脑和脊髓。
42.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上关节面组成股胫关节,属椭圆关节;由股骨髌面和髌骨后面组成股髌关节,属屈戌关节。
故膝关节是椭圆屈戊关节。
因功能上的需要还有很多辅助结构,主要有:(1)半月板:位于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是一对纤维软骨,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上面与股骨内外侧髁相接。
体育锻炼时,半月板可伴随膝关节的运动而移动,起到加深关节窝、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关节软骨等作用。
(2)韧带:①关节囊内的交叉韧带,在髁间隆起的前后方,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交叉韧带使股骨和胫骨紧密相连结,并有防止胫骨向前后移动的作用。
②关节囊外有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连结股骨内上髁和股骨内侧髁。
③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外侧,连结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小头外侧面。
两条侧副韧带有限制膝关节过度后伸及旋转作用。
当膝关节两侧受到暴力时,侧副韧带容易损伤。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面,是股四头肌肌腱延续部分,由前面加固膝关节。
(3)滑膜皱襞:是关节囊的滑膜层伸入关节腔内,皱襞内有脂肪,以填充腔内间隙,加固关节。
这个关节最大的皱襞在髌韧带的两侧,称为翼状皱襞。
膝关节在一般情况只能作屈伸运动,因此它是滑车状。
在屈位情况下,髌骨上移,此时关节呈双髁状(两个圆形),因此,除能做屈伸外,还能做旋内、旋外运动。
由于膝关节两侧有侧副韧带,故不能做展收运动。
六、填图题43.参见教材44.参见教材七、案例分析题45.答:此人的症状是肩周炎症状,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
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严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