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校本课程
北重一中校本课程《健美操》开发方案
北重一中;石檬涛
一、课程的确定:
1、背景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校本课程资源,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足的地三级课程。
这种课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程载体之一。
开设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体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健美操校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学校方面:
我校有四名体育专职教师,21个教学班,各种体育器材基本齐全,有300米环形运动场。
近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体育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体育成绩取得了骄人成绩,特别是学校健美操社团成员组队参加县市各级比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基于以上学校背景,结合我校健美操特色学校的建设,我们确立开发健美操校本课程。
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3、学生方面: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增强,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而目前学生普遍体质下降,自我主动活动意识不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动手能力较差。
加上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子女的文化成绩追求过高,忽视对子女身心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课余活动。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相对比较内敛,而这些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一般,相对而言,家长在支持子女参加投资较大的学习项目就少。
基于以上客观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体育特色初具趋形的基础上,我校以由点到面再到尖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校确立了以健美操为基点的校本课程开发。
将富有时代气息和节奏感强的健美操运用并在我校开展,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丰富想象力及集体意识。
二、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美操校本教程应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和谐、友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通过克服体育运动中的障碍和经历并战胜挫折,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和运动的枯燥感。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健美操课程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教程建设、设计、研究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应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性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在健美操校本教程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根据这种差异在确定教程内容、学习目的和评价标准、方法时、应全面考虑、区别对待,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乃至全体学生完成所学教程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1、学生方面:
1)发展学生协调、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使他们身体匀称协调生长,从而增强体质。
2)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态,美的动作和美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
3)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
2、教师方面:
1)通过利用我校已有的教学资源,编制出能体现我校体育特色的健美操校本课
程教材;
2)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施,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达到推动普及型课程、竞技型课程课堂教学的革新,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最终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课程内容:
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我校健美操校本课程内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照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兴趣为动力,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设施、场地、器材等优势,确定以“大众类、竞技类”为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大众类教学)
动、两拍一动
第八至
十一周
2、热身操包括身体各
部位、各种步
法、跳步、拉
伸等练习
主要有教师
领操,增加
学生对健身
操练习素材
及形式,以
后可由学生
轮流带操
第十二
水晶级健身这是教学的主要部分,也是技术考核内容之
(1)自编动作评价表
第四周1节奏及
基本动作
(强化
练习)和身体各部
位的基本动
作。
包括身体
各部位、各种
步法、跳步、
拉伸等练习
术语,能够
明确区别节
奏的变化,
如一拍一
动、一拍两
动、两拍一
动
第五至
第七周六人操竞
技操学习及掌握;
开始、结束造
型
(音乐伴奏)
主要有教师
领操,增加
学生对健身
操练习素材
及形式,以
后可由学生
完成成套动作
第十二至十五周女单竞技
操
学习及掌握;
开始、结束造
型
(音乐伴奏)
成套中每个
8拍都要求
讲解清楚,
动作规范,
并最终要求
学生能够独
立、熟练地
完成成套动
作
复习及考核能跟着音乐
五、课程评价:
1、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
正面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
学生参与、自我表现的态度
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以及学生掌握动作的进展变化。
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学生掌握技术的态度。
2、评价的主要方式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
对任教教师的评价目的不是为了评优劣,而是为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
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学生喜欢健美操课和参加健美操活动的程度、创造性工作能力、课程教学效果等。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强调教师对自己的体育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要求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对于教师的评价应在充分肯定其成绩,认识其潜力基础上,指出被评者应改进的地方,并具体指明改进的方法。
4、对课程建设的评价:
课程建设的评价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情况进行的评价。
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课程开发与执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反馈改进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规范性文件;课程管理制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实施保障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
课程建设评价要求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
评价过程,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和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评价意见。
六、课程实施及保障:
1、健美操校本课程“普及类”在各年级开设,将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每周1课时;“竞技类”以社团为载体,在社团成员中开展。
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制订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成立以校长为首,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以实验教师和校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订活动方案,编写教材,指导实验教师进行活动。
3、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了解课程实施情况,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4、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微机室、图书室、舞蹈室并进一步完善,为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5、设立校本课程管理专项基金,用于样本课程实施与开发,以及教师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