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基坑围护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济开发区市府大道以北、西商经二路以东的规划地块。
本项目地下室共两层,地下一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商业及共用设备房;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共用设备用房。
本次验收的内容为××××中心工程基坑围护子单位工程。
基坑围护结构简图:
基坑最后一层土方开挖分区示意图:
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方案说明:
二、评估依据及标准
1.浙江省××院的设计方案
2.施工单位的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3.监测单位的基坑位移监测方案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0(钻孔灌注桩)
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2020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0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012
8.××监[2020]9号《关于开展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实体抽样检测的通知》
9. ××建[2020]21号《××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
三、围护结构施工过程
1. 2020年9月26日工程桩(钻孔灌注桩)开始施工,2020年12月30日施工结束,共施工365根,加之先前施工的4根设计试桩作为工程桩使用,本工程共有工程桩369根;
位于基坑中间的混凝土支撑立柱桩为Φ800钻孔灌注桩,共13根,有效桩长45.5m,与工程桩同步施工。
2. 基坑围护施工图经设计交底后,施工单位编制了《基坑围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基坑监测单位编制了《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监理单位编制了《深基坑施工阶段监理实施专项细则》。
2020年12月12日开始施工围护结构的泥土桩止水帷幕,至2020年3月2日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加固礅、电梯井重力墙等结束施工,成桩明细如下:
⒊2020年12月28日开始施工C30混凝土Φ900钻孔灌注桩围护墙,2020年1月21日结束施工,共成桩296根:
⒋2020年3月15日基坑西南角开始降坡挖土到-4.10m,挖土坡顶面积9304m ²,冠梁底基坑面积8622m²,挖深2.80m;3月31日浇筑第一道支撑第一区混凝土,至4月2020四区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一道内支撑系统闭合。
2020年4月23日,工程四方主体和基坑监测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确定第一道支撑以下挖土开始,总监根据台建[2020]21号《××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第四十八条规定发布“深基坑开挖令”。
第二次挖土坑底面积8255m ²,挖深4.1m;
2020年5月8日第二道支撑第一区(东南区)混凝土浇筑完成,至5月23日第二道支撑第五区(西北区)混凝土浇筑完成,第二道内支撑系统闭合。
⒌2020年5月30日,各方主体举行基坑安全状况评估专题会议,经过对基坑结构的质量安全情况认真评估,确认基坑最后一层土方开挖已经具备条件,同意于2020年6月1日开挖地下室底板土方。
2020年6月2日,地下室底板土方(详细分区见第4页‘基坑施工实际分区示意图’)开挖,挖土面积8255m²,底板挖深 3.0m,局部7.7m;基坑底大面总挖深平均9.90m。
各分区开挖至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11.15后,随即施工混凝土垫层和卷材防水层,各分区依次进行;2020年7月31日,基坑中心岛挖土结束,共挖出土方约82020m3。
本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土质主要为淤泥质粘土及淤泥,与地质详勘报告描述一致。
四、围护结构监测情况
基坑变形及支撑安全监测由浙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自2020年3月27日开始至4月22日,监测频率为3天一次,监测情况良好;
自2020年4月23日开始至6月12日,监测频率为1天一次;自2020年6月13日开始至7月15日,监测频率为1天两次;
基坑东侧外建筑物沉降观测每月一次;
2020年6月17日,监测日报反映“深层土体位移”有两个监测点报警,监理公司组织设计院、监测公司及现场三方主体对围护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结合众城公司的监测数据分析后认为:虽然个别点位的深层位移出现报警值,但综合评定本工程的基坑围护结构目前处于安全和可控状态。
7月11日,监测日报反映“深层土体位移”共有9个点超过报警值,经与设计等各方研讨、综合其它监测项目情况分析后认为:本基坑工程共有九个监测项目,除“深层土体位移”外的其它项目监测数据正常,“深层土体位移”点的报警值在基坑开挖初始阶段变形较大,以后逐渐稳定,每日最大位移均小于0.5mm,报警点不影响基坑结构安全,设计院同意销警,销警以后数据不归零,原累计控制改为频率控制。
在7月16日的地下室底板第1区(东北区)桩位偏差验收会议上,监理部向质监总站监督组汇报了基坑监测数据及处理情况;至8月14日,已经有两个点位移出现负值,其它10个点位移均小于0.3mm。
五、围护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1.实体检测情况
2020年2月26日, 参建各方主体会同质量监督总站举行专题会议,对基坑围护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及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检测抽样选桩。
Φ900钻孔灌注桩C30混凝土,共296根,钻芯法检测选3根;低应变动测法检测选30根;
Φ700水泥搅拌桩共6892根(按单轴计算),用于基坑围护的被动区支墩、止水帷幕、电梯井坑中坑重力型挡土墙等,计划检测数量如下表:
委托××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现场取样、检测,检测结论汇总如下:
2020年7月2日,经各方主体同意,委托浙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另选ZK168及ZK188共2根桩进行钻芯法检测,检测该两根桩的桩长及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原材料复检及施工平行检验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4.按照设计文件第
5.6条要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主体对边坡混凝土面层厚度进行检查,本次共检测3个面共17个点,平均厚度122mm,设计厚度100mm,本工程边坡混凝土厚度符合要求。
六、质量缺陷处理情况
七、验收结论
浙江××有限公司能够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规范和经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要求施工,所提供的工程验收技术资料基本完整,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危及基坑及地下室结构施工安全的情况。
1.施工前制定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经专家论证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工程所需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齐全。
3.围护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钢筋和水泥)和设备进行了现场验收,并按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复检。
4.各施工工序、隐蔽工程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基坑变形测量按设计文件要求分阶段进行,监测记录每天传递监理部核查,出现报警项目时及时向设计和监督组报告,并及时确定了应对方案;施工项目部和监理部每天巡视基坑周边地面及道路状况,基坑开挖期间没有出现影响施工安全的情况。
6.验收过程发现的少量问题已经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符合要求。
本次验收,共检查质量控制资料24项967份,完整并符合要求;安全和功能检验结果,共抽检7项,合格7项;质量观感检验结果:一般。
综上所述,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五方主体一致同意××中心基坑围护子单位工程评定合格,同意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浙江建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部
总监理工程师:
2020年8月16日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