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1.画出示,师生共赏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容?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1.教师启发谈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2.学生想,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
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
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
(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二)二、讲授新课.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2.欣赏作。
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
(1)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
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学习制作泥雕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可以小组进行合作6.作业评价。
教后小记:第3课能干的脚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
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各种脚的图片资料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教学难点: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观看视频,思考:你们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动物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播放一段踩在雪地上的猫和鸭的脚印的动画和活动情景。
)2.讨论交流,小结导入。
二新授指导。
(一)了解、学画动物的脚。
1.观察不同类型的动物的脚,总结类型。
2.巩固分类。
3.教师示:用概括和简化的方法来画一画动物的脚。
(1)爪形——鸭子的脚(在黑板上示)第一步:画出一个爪形脚脚趾的分布走向和大概的长短,(先猜后出示图片)第二步:把脚趾画完整,注意每一根脚趾的起伏,然后画出鸭蹼。
第三步:画出鸭子脚上的花纹第四步:涂色(课件出示最后的完成图)(2)指导学画其它动物的脚。
如掌形脚:豹子的脚(课件出示步骤讲解)4.讲故事懂道理。
根据画面容,说说两个小动物之间的联系和给我们的启示。
(二)了解、学画人类的脚。
1.讨论交流:人的脚有什么用?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游戏:用脚拿笔写字。
4.教学画脚。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5.学生画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本课小结提示:多观察,多画速写。
四、作业。
独立创作:xx的脚。
第4课漂亮的鞋(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鞋的各部位特征进行联想并通过模仿图纸设计,构思并制作心目中新奇、漂亮或者功能独特的鞋。
2.通过联想和互助合作,尝试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立体的、独特的漂亮的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通过对鞋的联想和创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进一步培养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感受自己的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示用的鞋、示制作用品用具等。
准备:各种鞋、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二、教学新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第5课漂亮的鞋(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教学过程:一、经验回顾,导入课题1. 回忆上节课知识点。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授,设计创作1. 学画设计草图。
(1)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图纸。
(2)让学生欣赏PPT展示的设计师的鞋样图片。
(可以先夸鞋子的某一部位,然后进行联想,最后添加)(3)看鞋样图,引发学生对鞋样的直观认识。
(4)学生画设计草图,老师也一起画,虎头鞋样。
(5)相互交流,欣赏草图。
2. 分析制作材料,根据肌理特征来选择。
3. 解决制作技巧问题。
回顾制作技法,重点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法问题。
4. 示制作虎头鞋。
三、学生操作。
四、评价小结1. 展示作品。
2. 学生评价。
五、拓展活动。
1. PPT图片欣赏。
2. 欣赏鞋的制作过程视频。
六、作业。
1. 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鞋;2. 要能根据材料的不同肌理特征和色彩效果进行制作;3. 制作的鞋要具有独特的功能或者漂亮的色彩或新奇有趣的外形。
第6课向动物朋友学习教学目标:1.接触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人类向动物学习的发明创造。
2.以人类向动物学习为题材,大胆想象,创作有趣而奇特的画面。
3.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朋友——动物,并以赞赏的眼光来观察研究它们,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科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对仿生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观察、认识和利用动物的习性及特殊能力进行联想、模仿、发明和创造,用绘画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的动物和受到启发联想、设计的形象之间的联系要合理、贴切。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飞鹰和滑翔机的图片,请学生寻找两者有哪些地方相似。
2.引出“仿生学”一词,让学生自己来给它下一个“定义”。
二、教学新授:(一)理解基本常识。
1.打开书本,看图片和文字,说一说各种发明创造的启示来源。
2.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其了解的以仿生学进行发明创造的故事。
3.分组讨论未来人类所要解决的诸如交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把问题板放到讲台上供各小组交流。
大家讨论以仿生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的解决方案。
5.各小组可提出异议、方案进行答辩。
(二)学习创作。
1.作业画法提示:(1)淡彩法:可用铅笔、水彩笔描绘。
(2)综合法:也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水粉颜料进行作业。
(3)还可以用综合法,即把绘画和各种废旧材料粘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业。
2.每位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发明方案画出来。
3.作业展示评价:(1)能否为讨论提供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
(2)是否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3)小组合作是否能集思广益,完成作业。
(4)画面表示的动物和发明设计的形象是否有关系?(5)画画是否新奇、有趣?(6)对有独特发明的小组和同学分别授予“发明奖”和“小小设计奖”。
(三)作品欣赏。
据说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启示,人类向青蛙学游泳,向鸟儿学习飞翔,向螳螂学做锯子……还能模仿动物发明什么?三、本课小结:播放以仿生学为资料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四、作业要求:1.以人类向动物学习为题材,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创作一幅画。
2.既可以画已有的发明创造也可以画自己想象的发明创造。
五、课后拓展:可以到网上搜索更多的仿生学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二、新授理解。
(一)了解我国的园林。
1.观看短片(园林),思考: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2.讨论交流:(1)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2)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3)欣赏:南方园林的代表——园林拙政园,北方园林的代表——颐和园(4)思考、讨论: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3.引导小结: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园林的特征:(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4.园林的景的欣赏: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动观。
(二)欣赏、了解外国的园林特色。
三、作业设计要求:1.通过欣赏和讨论,说说中外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说说它们对美的不同追求。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珍视、保护和发扬。
请说说你的看法。
3.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和园林农村,这是体现了当代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
谈谈各自对把园林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使城市变得风景如画的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