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知识基础培训
山水画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 中国画。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 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 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到了宋代, 范宽、李成和五代的关同成三家鼎 立,前无古人,山水画法达到了几乎 完美的境界)
花鸟画
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 象的画
(2)从技法上分: • 工笔画 (相对于“写意
画”而言,画法比较工整
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 的准确形象为准则。总 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 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 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 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故称“工笔”。)
写意画(相对 “工笔画”而言, 用豪放、简练、 洒落的笔墨描绘 物象的形神,抒 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 象上是运用概括、 夸张的手法,丰 富的联想,用笔 虽简但意境繁邃, 具有一定的表现 力。)
兼工带写
融合了工笔和写意两种 技法,既有工笔画的精 致,又有水墨写意的韵 味
• • •
2.3 中国画的特点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 (1)“写意”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 传统的中国画强调作画不以单纯模拟物象的真实为满足,而强调“写意”、 “写心”,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究“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 不似之间”的感觉。
4、传统国画和油画的区别
国画 工具 载体 媒介 颜料 透视法 颜色 画面 形态 文房四宝 宣纸、绢、帛 水 中国画颜料、墨 散点透视 颜色相对淡雅,以墨为黑 讲究造景、意境,“似与不似之 间” 油画笔 木板、油画布等 油 油画颜料 焦点透视 颜色更加眼里浓烈 讲究真实再现,“像” 油画
东西方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在艺术表达上的截然不同,中国画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 客观。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一)中国书画
1、书法 书法是以书写 汉字为前提的线条 艺术,以书写汉字 为基础,通过布白、 结构、用笔及点画 运动来表现蕴意、 情感的艺术。 字体演化过程
2、中国画
• 2.1 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 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 2.2 中国画的分类 (1)从题材上分: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绘画主体,出 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 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 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 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 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用笔讲求粗细、疾
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具有高
度的表现力。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 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 •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 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
1.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社会财富因为对外贸易的发 达而迅速积累。收藏热源自统治阶级的尚文风气。其中最著名的收藏家及 艺术家就是宋徽宗赵佶。 2.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使得统一的明王朝在百年战乱后重新富裕。 考据学的兴起又促成了收藏古玩字画风潮的形成;因为书画家和收藏家纷 纷崇尚古代的艺术,所以,收藏文物成了必然的行为。 3 清朝康雍乾三代,因为社会安定、国富民强及统治者的爱好而影响到 了古玩艺术品的收藏。自康熙皇帝始,重视中原文化,保护历史遗存,为 这个时期的收藏创造了土壤。热衷艺术追求的乾隆帝更是将收藏推向一个 高潮,于是全民效仿。 4 最近一个收藏热是晚清民国时期。这是个特殊的乱世收藏时期。由于 社会动荡,朝代更替,许多文物艺术品流散到民间,成为民众追逐的对象, 而这次收藏热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掠夺东方艺术品的西方人引起的。收 藏行为已然以一种纯粹的市场经济现象展现,艺术和收藏价值成了艺术品 能不能卖上好价格的主要参照条件。
3、西洋绘画
主要包括: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丙烯画等。目前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流 通的西洋绘画,以油画为主。 • 3.1 什么是油画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 颜料,在画布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 种。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 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 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 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 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 画种之一。
三、艺术品的基础知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品,是指艺术活动产生的有 形产物。主要有:架上绘画(书法、绘画)、雕塑、陶 瓷、玉器、金属器、竹木牙角、钱币等。同时还包括现 代艺术中的装置、摄影、音频、视频等艺术作品。 佳竞艺术品所经营的艺术品以架上绘画为主。
一、架上绘画
架上绘画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分为中国书画与西洋绘画。 中国书画是我们熟知的传统艺术种类。泛指传统书法和中国画。
人物
静物
风景
•
3.3 油画的特点
•
(1)“写实”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 传统的油画强调“写实”的艺术观,在画面中强调尊重客观世界,真实还原 和再现客观世界,讲究画得“像”,擅长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一个三维的“立 体空间”。
•
(2)观察方法 在透视的方法上,油画采用的是“焦点透视”的透视法,符合人的视觉真实, 讲究科学性。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 现空间的规律。
一、艺术品的概念和价值 二、艺术品的收藏 三、艺术品基础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一、艺术品的概念和价值1. 什么是艺术品? 艺术品简言之,就是艺术家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
2.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经济 价值和收藏价值。艺术品价值的确立不同于一般商品,在 其创造过程中,具有事先不确定性,是艺术创作者自由的 精神产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哥德哈伯认为:除了艺术价 值和历史价值,艺术品的瞩目程度(吸引力和大众接受面) 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因此,艺术品的 价值是个综合概念。
二、艺术品的收藏
“乱世黄金‘盛世典藏”。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和经济价值,因此始终是收藏和投资的对象。每当社会的物 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收藏艺术品便会成为一种风气,目 前中国正进入自宋代以来又一个全民收藏的高峰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国家日趋富裕、民众基本实 现小康,收藏热潮又一次轮回,加上无处不在的媒体推波助 澜,收藏书画古玩等艺术品似乎已成了全民运动。相对自由 的艺术品贸易,使得艺术品经济价值被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 之一。
•
•
(2)独特的观察方法
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 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 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 视。
• 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
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
•
3.2 中国油画的历史 油画作品西方舶来品,早在16世纪 (明朝时期)就经由传教士传入中国, 但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鸦片战争后, 中外交往较前频繁,西方的宗教绘画 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中国,西方 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较前显著。 但真正掌握西方绘画技法的中国画家, 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
•
3.3 油画题材(人物、静物、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