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00508-第五章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
100508-第五章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
行政事实行为 定义 行政主体以不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 行为。如工商局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交警拖走抛锚的车辆,测 绘局树立测绘标 志,公安干警打人等。 特征 (1)行政性,它不是行政行为,但它是行政主体借助行政权实施的一种 行为 (2)可致权益受损性,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 对相对人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仍然可能产生事实上的损害。 (3)多样性。
授益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 划分标准 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直接效果 划分意义 (1)作出的宽严条件不同 不利行政行为——法定 不利行政行为——法定 授益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授益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2)信赖利益的保护 不利行政行为——溯及既往 不利行政行为——溯及既往 授益行政行为——不溯及既往 授益行政行为——不溯及既往
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划分标准 意思效力 划分意义 行政合同的作用
三、规范范畴-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规章 行政规定(规范性文件)
三、规范范畴-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 定义 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又没有达到犯罪 程度的个人或组织,给予的制裁性措施。 特征 违法但未达犯罪 制裁性 法定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划分标准 对象 权益 划分意义 救济方式不同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削弱 (军队、监狱、学校、机关)
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 划分标准 行政行为最终效力的确定 终局行政行为的种类 出入境管理处罚 自然资源确权裁决 国务院的复议裁决 划分意义 司法最终裁决,消除终局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分 (1)行政强制措施是独立行政行为,行政强 制执行是依附性行政行为; (2)先执行,后诉讼——先诉讼,后执行的区别; )先执行,后诉讼——先诉讼,后执行的区别; (3)时间界限——行政行为最终生效与否 )时间界限——行政行为最终生效与否 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行为最终生效 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行为最终生效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行为没有最终生效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行为没有最终生效
种类 (1)补充性行政是事实行为,工商局销毁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公安局 抓人等; (2)即时性行政事实行为,拖走抛锚的汽车,清理横倒在公路上的树木 等; (3)建议性行政事实行为,优质产品的推荐,市场行情的预测等。 (4)服务型行政事实行为,交警在路岔口安装交通标志、工商局为律师 提供企业登记档案材料等。 意义 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对行政相对人的影响却 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上为收到行政事实行为损害的相对人 提供救济。建议修改行政诉讼法,把行政事实行为也纳入受案范围中。
行政征收 定义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 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 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法定性;处分性
种类 税——流转税、资源税、所得税、财产税、 ——流转税、资源税、所得税、财产税、 行为税 费——排污费、公路养路费、机场建设费等 ——排污费、公路养路费、机场建设费等 等 土地征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 土地征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 意义 (1)国家财政的来源 (2)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需要 (3)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有效手段,如社会 福利。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行政处分,行政主体对与自身有隶属关系的组织或 个人,在轻微违法或违纪的情况下,所给予的制 裁。 是内部行政行为。 区别: (1)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2)方式不同 (3)救济的途径不同
行政许可 定义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依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 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拥有可以从事为法律一般禁止的权利的 资格的法律行为。 特征: (1)依申请行政行为 (2)授益行政行为 (3)解禁行为 (4)要式行政行为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意义 现代行政法中合作、协商的民主精神的体现 尊重相对人的主体地位,人权张扬 灵活完成行政任务。 优益权 监督权 单方变更、解除合同权 制裁权 (同时要承担承诺兑现义务;赔偿义务等) 救济 行政合同的纠纷应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
行政指导 定义 行政主体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引 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 政管理目的的一种非职权行为。 特征 行政性(准行政行为) 多样性(引导、劝告、建议、示范、发布官方信息等) 自愿性,行政指导以相对人的自愿为条件,是单方行划分标准 对象 时间 适用 划分意义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作出的条件、程序以及救济方式都不同
依申请行政行为与依职权行政行为 划分标准 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主动性 划分意义 行政主体履行职责的要求不同 不作为违法的认定
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划分标准:行政主体的意思程度 划分标准: 羁束行政行为:在法律对行为适用条件有明确而详 细规定的条件下,行政主体严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 政行为。行政主体无法参与主观意志,没有裁量的 余地。 裁量行政行为:法律有时只规定一种行为原则,或规定一 种行为幅度,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主体作出行为有一定的 裁量余地。
划分意义 合法原则与合理原则的适用不同 ①羁束行政行为——合法原则 羁束行政行为——合法原则 ②裁量行政行为——合法原则与合理原则 裁量行政行为——合法原则与合理原则 救济的途径也不同 ①行政复议——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 ①行政复议——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 ②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 ②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
意义 (1)它既是现代行政法中合作、协商的民主精神发展的结果 (2)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双重缺陷的一种 补救方法 (3)弥补成文法的漏洞 (4)积极行政的体现 (5)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现代行政中,行政指导据有了行政职权行为无法替代的法律 地位。 救济 行政相对人基于对行政主体的信赖而接受行政指导,如果产生不利后 果,行政主体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要承担,也要先行政程序,向行政主体先提出,再复议和诉讼程序。
行政裁决 定义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 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 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特征 解决纠纷;特定的民事纠纷;法律授权;行政行 为;依申请行为
种类 (1)行政裁决包括权属纠纷的裁决(自然资源的 权属纠纷) (2)侵权纠纷的裁决(商标、专利侵权纠纷) (3)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治安管理、食品卫 生、 环境保护等) 意义:简便、迅捷地解决纠纷。 问题:救济途径应如何进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强制措施 定义 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和实施行政管理秩序,预防与制止社会危害事件 与违法行为的发生与存在,依 照法律、法规规定,针对特定的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行为及财产进行临时约束或处置的限权性强制 行为。 特征: 紧急性 实力性(直接国家暴力) 非处分性 临时性 种类 强行进入;查封;冻结;扣押;强制隔离、强制治疗等。
行政合同 定义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或行政主体与 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某些 目的,而依法经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特征 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 目的;协商一致;行政主体具有优益权
种类 (1)根据范围分为内部合同和外部合同; (2)根据内容可分为承包合同、转让合同 (如个人向政府捐款,要求用于特定公共 事业)、委托合同(公安机关之间的委托 调查) 方式 行政合同一般采取招标、拍卖和协议的方式,要遵 循公开竞争的原则。
第五章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
引言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应该赋予行政权哪些手段 不同行政行为的内容、条件和程序都不同 不同行政行为的救济方式也不同
一、分类方法
分类的标准一定要统一 同一标准下,子概念应并列而不交叉,且子概念 的外延总和应等于属概念的总和, 的外延总和应等于属概念的总和,即要周延。 分类要有意义 分类的标准不仅要符合逻辑科学,而且更重要的 是有行政法上的现实意义。作到逻辑意义、规范 意义和问题意义的统一。 比较的方法 比较出相关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行政计划(行政规划) 定义 行政计划,也称行政规划,是指行政主体为 达成特定的行政目的,就所面临的所要解 决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对有关方法、步 骤和措施等所做的设计与规划。 特征 综合性;裁量性;程序规范;法定性
种类: 根据对象分,综合规划和专门规划; 根据地域分,全国的和地方的; 根据时间,长期的、中期的和短期的 意义 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综合协调各种资源 现代行政的计划化使使行政计划越来越重要
行政征用 定义 是指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对非国家所有的财物进行强 制有偿地征购和使用。 特征 强制性 有偿性 法定性
种类 对文物的征购 对车辆船舶的征用等。 意义 集中社会资源 治理社会的一种必要手段
行政给付 定义 行政给付,即行政物质帮助,是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失业、年老、疾病或 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 政策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权益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 政行为。 特征 无偿性 对象是社会弱者或遭遇灾难的人或组织等 依申请行为 法定性和裁量性
种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抚恤金; 离退休金;社会救济、福利金等; 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质 意义 社会福利;弱者的人权,人性关怀; 社会稳定
行政奖励 定义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 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 国家、人民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 对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 特征 依职权行为 对象为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法定性与裁量性(如自然科学奖励条例) 单方性但没有强制性 意义:表彰、激励作用。
行政命令 定义 通俗说法,行政命令泛指政府的一切决定活措施;这里的行 政命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的意思表示。(令或禁令) 特征 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行为 为相对人设定具体的行为规则(为或不为) 不具有制裁性(违反了才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