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操作规程一、检测的基本流程及安全防护要求1、熟悉掌握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雷电分布情况,确立重点检测范围。
2、到受检单位开展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首先要了解被检测单位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建筑物及配电系统的分布,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有无雷击历史记录等,按国标规定确定防雷等级。
3、采用检定合格仪器对防雷装置进行测试。
检测计算机系统时一定要先看有无接地装置、接地引下线、设备是否接地等,后再用仪器测试,否则不能进行下一步检测。
检测石油库、加油站时,首先要看引下线与接地装置搭接是否牢靠,否则,应向受检单位说明情况。
4、检测易燃易爆场所时,应当使用按键式或脉冲测试仪,严禁使用手摇式测试仪。
5、严禁从业人员酒后从事检测工作;检测人员患有不能从事检测工作的疾病的,患病期间不得从事检测工作。
6、在雨天和雷电天气时,严禁开展防雷检测工作。
7、检测易燃易爆场所时,禁带火种,不准穿带金属钉鞋,不准随意敲打。
8、高空防雷检测时,必须配带安全带及有关防护措施。
带电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作业的基本制度,严格按照带电作业制度实施作业。
二、检测报告检测站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图纸审核报告和附加的设施图纸,一律用微机规范打印、填写、绘制。
1、检测结果根据原始记录按检测报告表的要求逐项填写。
2、检测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情况。
(1)、被检测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合格。
(2)、被检测项目中任何一项不完善或不合格者,判定为不合格。
(3)、检测结果合格,应当出具鉴定为合格的检测报告。
(4)、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按国标条款要求在检测报告中具体指出,写清必须进行整改或增设(完善)的某项措施。
三、严格资料的档案管理1、检测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在检测中发现的雷击事故,必须作好其时间、地点、损害程度的记录,且附注事故原因。
3、必须严格做好检测报告及其它资料的档案管理。
水质检验作业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1.1所有药品都应有标签;试剂配好后要立即贴上标签,禁止倒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1.2 水质化验品物品必须远离火源,分开存放,专人保管。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各种药品。
1.3使用玻璃仪器及各种蒸馏瓶应检查确认无破裂、堵塞,禁止使用可能造成危险的仪器。
1.4严禁携带食品进入检化验场所。
1.5 电器设备要接地良好,严禁湿手操作仪器设备,发生电气故障应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2.工作中2.1加热溶液时,溶液体积严禁大于容器的三分之二。
2.2使用挥发性的化学药品,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2.3使用电炉盘时,严禁直接放置金属器皿,电炉丝出槽时严禁使用。
2.4严禁使用烘箱烘烤过氧化物、有机物。
3.工作后3.1认真向接班员工交待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存在安全隐患。
3.2清理责任现场定置卫生,完善各项记录。
3.3工作完毕后离开试验室时应用肥皂洗手。
3.4参加班后安全会,汇报本岗位存在隐患,下班途中注意交通安全。
二、工艺技术规程1.装置概括电导率仪、浊度仪、酸度计、生化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电子控温万用炉、显微镜、干燥箱、电子分析天平、玻璃仪器等。
2.化验工艺原理2.2.1总碱度的测定(酸碱指示剂滴定法)2.2.2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2.2.3钙离子的测定(EDTA滴定法)2.2.4铁离子的测定、酸碱度测定、浊度测定(专业仪器测定)3.流程叙述2.3.1接收样品2.3.2化学分析2.3.3填写原始记录2.3.4数据上传4.关注指标5.操作指南5.1岗位职责及隶属关系5.1.1提前十分钟到岗,了解上班运行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5.1.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
5.1.3对工作认真负责,化验结果如实填写上报。
5.1.4对异常及突发性事故积极处理,设备隐患及时排除,按规定向上级汇报。
5.1.5每班打扫设备和环境卫生,做好现场5S。
5.2基本操作原则5.2.1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女工戴好女工帽,加工试样的女同志还应戴工作帽。
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经常接触浓酸、浓碱的工作人员还应戴胶皮手套,试样加工时不得戴手套。
5.2.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操作室内严禁吃东西,不准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并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
5.2.3实验室停止供气、供电、供水时应立将气源、电源、水源开关全部关上,以防止恢复供气、供电、供水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气及各种压缩气管道是否安全。
实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与内容相符的标签、标明试剂的名称及浓度。
5.2.4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浓氢氧化铵等)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湿布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及他人,以防气液冲出引起事故。
5.2.5取下正在加热至近沸的水或溶液时,应先用烧杯夹将其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防止其爆沸,飞溅伤人。
5.2.6高温物体(如刚从高温炉中取出的坩埚和磁舟等)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磁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需称量的坩埚待稍冷后方可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5.2.7实验室的室温,除特殊设备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保持在13-35℃之间,室温过低或过高应采取调温措施,否则对安全不利(如冻裂、易燃、易爆试剂的保存),对仪器的准确度、化学反应的速度、有机溶剂的挥发及萃取均有直接的影响。
5.3安全事故处理方法5.3.1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并经常检查,保证齐全无缺。
箱中应有:消毒沙布、消毒棉花、消毒绷带、消毒棉花球、止血带、紫药水、碘酒、橡皮膏、烫伤油膏,乙酸(3—4%)的水溶液、2%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硼酸饱和溶液、95%乙醇溶液、冼眼杯、消毒镊子及剪刀等。
5.3.2当眼睛里溅入腐蚀性药品时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但注意水压不要太大,以免眼球受伤、待药物充分洗净后再到医务室就医。
5.3.3当眼睛里进入玻璃或其它固体异物时应闭上眼睛不要转动,立即到医务室就医,不要睁眼睛,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擦伤。
5.3.4使用氢氟酸后如感到接触部分开始疼痛,应立即用饱和硼砂溶液或冰与乙醇混合溶液浸泡,并去医务室进一步处理。
5.3.5浓酸或浓碱洒在衣服上或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将烧伤处的衣服尽快脱下,继续用大量水冲洗,再分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3-4%乙酸溶液轻轻擦洗,必要时去医务室就医。
5.4化验开始5.4.1确定化验设备无异常。
5.4.2确认玻璃器皿有无损坏。
5.4.3化验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5.4.4确认各个方面无异常开始化验工作。
5.5化验结束5.5.1玻璃器皿清洗完成后放置原位。
5.5.2各个化验设备确认无异常后关机操作。
三、设备维护规程3.1电子天平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方法2.1 检查天平是否洁净,天平是否水平,确认天平状态良好。
2.2 接通天平电源,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按去皮按钮,应显示0.0000/0.00,检查调零。
2.3 将待测样品加在天平表面皿中心,关闭天平门,待天平平稳后读数。
2.4 打开天平门,将样品从表面皿内倒出,擦干净表皿,关闭天平门。
2.5 天平长时间不用,应关闭电源。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称量物温度必须与天平温度相同。
3.2 湿的和有挥发性的物质,应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
3.3 操作过程注意关门,保持室内气流稳定。
3.4 操作过程中用力要轻柔。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仪器不工作时盖好防尘罩。
4.2 天平内硅胶必须保持干燥,吸水后及时烘干。
4.3 使用仪器设备要在检定周期内。
4.4 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天平。
4.5 严禁随意拆装天平,严禁超过量程使用天平。
3.2电热鼓风干燥箱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通电前必须检查烘箱电器性能,是否存在短路及漏电现象。
2.2 把需干燥处理的物品放入烘箱内,上下四周应留有一定空间,保持工作室内气流通畅,关好箱门。
根据干燥物品的潮湿程度,把风门调到合适位置,一般旋到“Z”处,比较潮湿的旋到三处。
2.3 打开电源及风机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电机运转,控温仪显示经过“自检”过程后,pv屏显示工作室内测量温度;SV屏显示需要干燥的设定温度。
2.4 设定所需温度,按SET键,调整到合适温度,按SET键,PV 屏显示ST。
2.5 定时的设定:当PV屏显示ST时,SV显示0;用TIME键设定分钟,设定完毕后,按SET键,使烘箱进入工作状态。
2.6 干燥结束后,将物品放入干燥器内,到室温备用。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物品放置不要过密,以免影响热气对流,发生局部高热现象。
3.2 干燥箱安放地点应水平。
3.3 取出干燥物品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避免烫伤。
3.4 不准带电用铁柄,毛刷,湿布清扫烘箱。
3.5 不准烘烤易燃品、食品、挥发性药品。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下班前切断电源,清扫。
4.2 电器系统异常,找维修人员修理。
3.3酸度计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仪器的标定:仪器使用前需先标定,一般情况下仪器连续使用时,每天标定一次。
2.2 测量PH值:经标定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不同需分别测定。
2.3 测量时电极的引入导线应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测量不稳定。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仪器经标定后,定位调节旋钮及斜率调节旋钮不应再有变动。
3.2 甘汞电极用毕应戴好胶皮套。
3.3 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拆装酸度计,非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准操作。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仪器的测量电极插座必须保持清洁。
仪器不用时,将短路插头插入插座,防止灰尘及水汽浸入。
在环境湿度较高的场所使用时,应用纱布将电极插头擦净。
4.2 带夹子连线的插头及电极转换器为配用其他电极使用,平时注意防潮防尘。
3.4分光光度计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自动波长校准。
2.2 进入主菜单选择用户程序,在用户程序中选择选项,进入菜单栏,选择其中的新建,建立曲线方程,命名程序名称。
2.3 测量前,仪器需预热30分钟,进入测量程序进行测量。
2.4 将被测物放入比色皿中,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比色瓶上的白色三角标志对准仪器上的三角标志,对号位置盖好盖。
2.5 按读数键,即可测定结果。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仪器的工作台要平稳防震。
3.2 禁止非本岗位人员操作仪器。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仪器不用时盖好防尘罩。
4.2 使用仪器在检顶定周期内。
4.3 不得将溶液洒在仪器内。
4.4 样品池要保持清洁干燥。
4.5 不可用尖锐物体使用触摸屏。
4.6 仪器要远离高温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3.5电导率仪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接通仪器电源,让仪器预热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