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拌和站施工方案【详细版】

拌和站施工方案【详细版】

目录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1.3编制范围 (4)2工程概况 (4)2.1项目简介 (4)2.2 主要工程数量 (4)2.3主要技术标准 (4)3施工组织机构 (5)3.1组织机构 (5)3.2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分工 (5)4资源配置 (7)4.1人员机械配置 (7)4.2主要材料配置及调配计划 (7)5施工准备 (8)5.1 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 (8)5.2 物资准备工作 (8)5.3 技术准备工作 (8)6工程进度计划 (8)7拌和站施工方案 (9)7.1拌和站概况 (9)7.2施工机具 (10)7.3施工工艺流程图 (10)7.4 场地施工 (10)7.5 拌和站基础施工 (12)7.6 料仓建设 (12)7.7 主机安装 (13)7.8 生活区建设 (18)8质量和工期的保证措施 (18)8.1质量保证 (18)8.2工期保证 (20)9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1)9.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1)9.2安全保证体系 (21)9.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4)10 文明施工 (26)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 编制依据⑴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指南和铁道部最新规章制度等;⑵沪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临时设施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的通知》;⑸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2010年一季度重点工作的通知》(宁安综发[2010]24号)及上海铁路局颁发的工厂化生产指导意见(上铁建函[2010]170号);⑹ 2010年1月份现场调查资料、与相关部门签订的协议及工作成果;⑺中国路桥宁安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⑻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审批的三分部大临规划方案1.2 编制原则⑴符合性原则。

必须满足建设单位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

⑵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安排施工便道大临工程的工期,组织均衡、连续生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⑶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利用沿线可用资源,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水平,保证施工便道大临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1.3 编制范围中国路桥宁安铁路3-1#拌和站建设工程。

2 工程概况2.1 项目简介新建宁安铁路第三项目分部的施工管段为DK113+000—DK133+909.35,全长20909.35m。

桥梁12366.8m,占线路总长的58.89%,其中特大桥4座,大桥3座、框架桥(立交桥)5座。

路基长度8347.2m,占线路总长的39.75%,其中含繁昌西站及涵洞39座。

隧道长度286m,占线路总长的1.36%,为明挖隧道。

公跨铁立交桥2座。

全线跨321省道两次,跨芜铜铁路既有线一次,跨军事专用铁路线一次。

施工线路长,便道建设标准高,所经地段塘多,地下水丰富,都为施工便道的建设造成很大的难度。

拌和站拟建在DK119+100附近,在主线右侧,临近321省道,距321省道约100m,距离施工便道约2.5Km,平均运距7Km,混凝土最大运距17Km,占地面积约44亩。

我管段混凝土总量约为28万立方米,我管段日最大混凝土需求达600立方。

我拌和站拟准备装三台HZS120型机组,以便满足施工时混凝土最大需求量。

2.2 主要工程数量2.3 主要技术标准⑴拌和站以满足建设单位要求为准,⑵ 合理的规划拌和站用地, ⑶ 站内道路满足重型车行走要求, ⑷布置一定比例的绿化, ⑸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3 施工组织机构 3.1 组织机构根据大型临时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结合宁安城际铁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我们单独成立了“大临工程”施工组织机构,负责管段的临时工程施工,同样管理拌和站工程。

详见:中国路桥宁安铁路第三项目分部大临工程组织机构3.2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分工 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管内全部大临工程的施工组织及安排,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环保等负责。

管理组织机构中国路桥宁安铁路第三项目分部大临工程总 工:张红杰工程部安质部综合办计合部物资设备部试验室项 目 经 理:邱立群土建施工队便道土方施工队搅拌站安装队板房安装队钢结构安装队书记:潘溱琦副经理:张斌副经理:杨斌财务部2、项目总工:全面负责管内大临工程的技术方案,组织大临工程的编制与审查,对施工期间的技术、质量负责。

3、副经理:负责各自管内的施工便道、拌和站、临时居住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与施工,对施工期间的安全、质量、环保负直接责任。

4、工程部:负责及时编制各大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图纸,向各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负责安排测量放线等工作。

并在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负责施工期间的技术资料收集工作。

5、安质部:负责对现场施工质量、作业安全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将上级部门有关要求落到实处。

6、计合部:负责外部劳务队的施工任务安排,及时掌握人员动态,监督架子队的生产运作情况,及时测算成本。

7、财务部:做好施工期间的资金计划,保证临建设施施工期间资金充足。

8、物资设备部:与地方料场单位进行协调和沟通,完成相关合同的签订,并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完成设备物资采购和管理。

联系厂家完成重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保养培训工作。

负责全部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项目部的物资供应方案,积极配合做好“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的物资采购工作,按时上报主要物资申请计划,在现场进行物资的验收、现场物资信息的反馈。

确保施工生产需要。

9、试验室:负责施工期间试验、检测、计量工作。

协助有关部门确定施工工艺、进行技术指导。

进行质量监控、监督和检查施工质量。

选定混凝土、砂浆配合比。

4 资源配置4.1 人员机械配置人员机械表4.2 主要材料配置及调配计划根据大临建设工期的安排,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主要材料的采购计划,并根据现场的实际进度,随时调整材料的进场计划,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由于目前不具备生产条件,大临工程所用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外购商品砼。

5 施工准备5.1 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管理人员在2010年1月20日前已进驻现场,各施工队在2010年2月20日开始陆续进驻现场,并展开工作。

机械设备依据临时要求,按计划调配进场。

5.2 物资准备工作在2010年2月20日已经完成了本工程所用主材的市场调查和料源的选择,并做好了拌和站大临工程材料计划和购置。

5.3 技术准备工作5.3.1 施工现场调查在2010年2月20日前对线路沿线进行了实地勘察,根据地方和工程需要实际情况,确定了拌和站用地的位置并完成了临时用地的征迁工作。

5.3.2 施工设计由项目经理部组建测量组,精测队负责统一进行拌和站大临工程的施工放样工作。

测量成果报经监理和业主批复后交施工现场技术部测量班。

测量班负责对测量成果进行保护,施工放样和施工过程的控制测量。

在2010年2月15日前完成了拌和站建设的设计工作,并交与上级部门审查和批准,可以用于指导施工。

6 工程进度计划2010年2月20日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2010年2月15日完成拌和站的技术设计工作。

2010年2月20日人员、机械设备进场。

2010年2月25日完成场内清表、清淤。

2010年3月10日完成场内的回填、平整。

2010年3月15日完成地面的硬化。

2010年3月15日完成主机的安装。

2010年3月10日完成生活区的建设。

2010年3月25日完成料棚和清洗设备的安装。

2010年3月31日剩余工作的清理。

2010年4月05日完成报验并投入生产。

7 拌和站施工方案7.1拌和站概况拌和站拟建在DK119+100附近,在主线右侧,临近321省道旁,距321省道约100m,距离施工便道约2.5Km,平均运距7Km,砼最大运距17Km,占地面积约44亩。

我标段砼量大约45万立方米,日最大砼需求达1000立方米,准备安装三台HZS120型机组,以便满足施工时砼最大需求量。

7.2施工机具选用18-21T光轮压路机1台,推土机1台,挖掘机1台,自卸车4台,混凝土运输车3台,50#插入式振动棒4台,钢模板100m,提浆机1台,切缝机1台,挖掘机1台等。

7.3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附图一。

7.4 场地施工a、机械进场施工机械推倒废弃厂房墙体,进入拌和站施工区域。

为了不妨碍百姓用水,区内水沟埋用φ50cm*2m*5根的涵管,以方便机械暂时进出。

待外侧水沟挖好后将水沟改道,然后将区内水沟填平。

b、清表由于拌和站大部分为农田和荒地,施工时首先清表,清表至无膨松腐殖土及软土时为宜。

将清掉的表土外运到弃土场。

测定该区域土的最佳含水量和地质初探。

在用压路机辗压基床,如出现地基出现反弹土(弹簧土)时,要尽量用石渣土翻填使基床密实。

c、调坡场地地势较低,为方便排水,坡度要仔细规划。

料仓坡度从仓底至仓口,坡度为1‰,以利于仓砂石料水外排。

仓口间21m宽的路,设成路拱形式,以利于路面内水排向两侧,通过仓口集水井进入排水暗沟。

搅拌区域拟设成单面坡,向生活区方向外排水沟排水,坡度设成1‰。

d、整平表土清除完后,根据断面测量数据测出平均断面高程。

(以水泥厂门口避雷针埋设点标高10m为准)根据标高数据,预设规划填挖地点,将高出断面高程的土清除至低洼区。

在分层填筑每层填筑松铺厚度不能超过30cm,填完用压路机辗压3-5次。

先从一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边缘带,以60~70m/min 的速度,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中心,再从另一侧边缘同样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静压,碾压一遍以后,应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

e、排水根据平面图站内挖设矩形排水暗沟,水入口沟净深60cm,净宽60cm,在两侧及底部砌砖加固,用砂浆抹面,上部约30cm浇筑砼,水沟出口与沉淀池相连。

拌和站外侧挖设排水明沟,用来疏导拌和站四周山坡汇水,外侧排水沟为梯形沟,坡度1:1。

底面和侧面用浆砌片石抹面,排水沟纵向坡度大小为1%,挖沟时注意排水坡度。

f、场地硬化场地按规定坡度平整压实后,上铺设40cm石渣土再铺设10cm碎石层。

拌和区、主便道碎石层上采用25cm厚C25砼硬化,生活区碎石层上采用15cm厚C25砼硬化,拌和站场地硬化时注意预留出拌和站基础和水池及料斗位置。

场地硬化施工工序及要求:立模板,测量人员抄平,调整模板标高,支撑加固。

清扫地面杂物,洒水湿润。

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人工找平混凝土面,提浆机滚动2遍,收光2遍,初收光在初凝前,终收光在初凝后、终凝前。

洒水养护,表面用草带覆盖。

混凝土在浇筑的第二天进行切缝,预防不规则裂纹的产生。

g、料仓隔墙的砌筑要求料仓隔墙采用37cm实心砖墙,砂浆标号为M10,隔墙墙体高度为2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