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安全知识培训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思想及意识,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
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本公司属印刷特种行业,所用原材料主要是纸张,以及油墨、汽油、酒精等,属易燃易爆品。
要严格控制领用、回收,应专人管理,统一存放。
对进入厂区的所有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带火种进入。
公司内的消防器材及灭火设备未经许可,严禁挪位、损坏,并保持显而易见、道路畅通。
员工进出厂要遵守门卫制度,物资出厂要有仓储、财务、行政部等各相关部门办理的出门证。
在工作中,当不幸发生电气安全事故时,要保持冷静,首先应切断电源,实施紧急救护,确保救护者的人身安全。
然后采取其他救护措施,并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公司领导进行处理。
如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道德明确是电气设施失火还是其他不导电物资失火,对电气设施失火应先断电源,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性物质灭火,以防触电。
此时,要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如发生失盗及治安事故,拨打110报警;发生火灾,拨打119;医疗救护,拨打120;交通事故,拨打122,并马上通知领导,保护好现场。
发生事故进行处理时,应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和周围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落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一、用电常识、机械操作和消防安全常识1、设备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扩罩,避免发生意外缠绕、拖拉等伤人事故及设施受损事故。
2、对人体致命的电流为50毫安,而人体电阻一般为1000-3000欧姆之间,因此国家规定交流电压不超过36V为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24V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的防护措施。
3、各种用电设备必须要有接地、接零保护措施。
在启动使用前必须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使用。
非自己操作的设备或使用的工具,未经培训合格,不得随意开动使用。
4、检修设备时必须悬挂标志牌或加锁,并有人现场监护;设备维修结束后,确认无人后方可通电试车,“断电牌”应该谁挂谁取。
5、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一般有三个:A、短路;B、过载;C、接触电阻过大。
6、常见的点火能源可分为四大类:(1)机械火源:如摩擦、撞击、绝热压缩等。
(2)热火源:高温表面、热射线(包括日光)等。
(3)电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
(4)化学(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学能、发热自燃等。
7、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A、隔离法;B、抑制法;C、冷却法;D、窒息法。
不同的火灾必须采取不同的灭火办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8、发生火灾需报警时应注意三个问题:A、讲明准确的起火地点;B、起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有无爆炸危险品,是否有人被困;C、到路上接应消防车。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碱、清水、卤代烷灭火器。
9、灭火器的使用——以干粉灭火器为例:发现火情后迅速取灭火器到现场,距着火点3-5米处,将灭火器保险梢拔下,左手持灭火器喷管头部,对准火焰根部,右手压下灭火器压把,进行灭火。
灭火器使用前上下颠倒数次,效果更好。
扑灭油火时要灭射左右摆动,由远及近。
10、公司消防员是职工参与安全消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消防员要具备“四会”技能:A、一会宣传消防知识和报警器;B、二会使用灭火器;C、三会发现消除一般火灾隐患;D、四会扑救初起火灾。
11、引发火灾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内含还原剂和氧化剂)或可燃物(可燃气、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起爆能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采取措施避免或消除上述条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这就是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
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1)预防性措施。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
我们可以把预防性措施分为两大类: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物质条件(即点火可燃物与氧比剂的结合)及消除导致火爆灾害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
(2)限制性措施。
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限制其蔓延扩大及减少其损失的措施。
如安装阻火、泄压设备,设防火墙、防爆墙等。
(3)消防措施。
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在万一不慎起火时,能及时扑灭。
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初期将火扑灭,就可以避免发生大火灾或引发爆炸。
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4)疏散性措施。
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飞机、车辆上设置安全门或疏散楼梯、疏散通道等。
当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时,能迅速将人员或重要物资撤到安全区,以减少损失。
12、企业职工的岗位安全职责一般为:A、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各项安全学习活动;B、爱护和正确使用设备、工具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现隐患及时上报;C、不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D、拒绝违章指挥。
二、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安全常识(1)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当日用量领用,不得超限量领用,使用必须有确定的责任人、专人控制,明确灭火方法,能够处理应急情况;(2)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长时间敞口使用,严禁有明火作业,热源、火源、防止产生电火花的因此存在;(3)配电盘、控制柜、高温区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
如何扑灭初起火灾火灾刚发生时,火势一般并不很大。
只要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把火扑灭在初起阶段,避免酿成大祸。
1.发现火灾时,应大声呼救,争取周边人的帮助,同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2.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之前,应设法灭火自救。
灭火时可就地取材,有灭火器最好,也可用沙土、毛毯、棉被等物品覆盖灭火。
3.着火时不要随便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蔓延。
4.在有人被围困的情况下,要先救人。
5.油锅起火时,要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绝不能用水扑救。
如果油火洒在灶具或地面上,可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或用湿棉被、湿毛毯等捂盖灭火,并马上熄灭炉火。
6.燃气灶具着火时,如果使用的是液化气,要迅速用毛巾、抹布等盖住钢瓶护栏,用衣服、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总阀。
如果使用的是管道燃气,也要抓住关阀、灭火两个关键,防止火势蔓延。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水是一种来源丰富,取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灭火剂,因为水的蒸发既能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又能使燃烧物隔绝氧气。
所以,每当有火灾或者火险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用水来灭火。
然而,并不是每一种火都能用水来扑灭。
所以,在扑救火灾之前,一定要根据起火物质来采取有针对性的灭火措施。
1、电器起火发生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在无法断电和无法确定是否已经断电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扑救,用水扑救电器火灾很容易发生触电。
电器火灾应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者干沙土进行扑救,而且扑救者要与电器设备和电线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2、油锅起火油锅起火时,容易发生烫伤。
正确的扑救方法是,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了。
也可以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其他非易燃品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因缺氧熄灭。
3、燃料油、油漆起火油类物质比水轻,用水浇灭时油会浮在水上扩大燃烧面积,加重火势。
可应用泡沫、干粉或沙土进行扑救。
4、电脑起火电脑着火时先断开电源,然后迅速用湿毛毯或者棉被等盖住电脑。
不要用水浇失火电脑,因为电脑温度突然降低会使电脑的硬盘、显示器荧光屏发生爆炸。
也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5、化学危险品起火有些化学品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燃烧或爆炸,使火灾的损失扩大。
因此,应根据着火物质的化学特性采用适宜的灭火剂或干燥的黄沙进行灭火。
安全生产应做到“三个一样”在企业生产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三令五申的习惯性违章总是屡屡发生。
究其原因,不是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而是大家遵守制度的不连贯性和不一致性造成的,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白班和夜班不一样。
夜班时,人身体疲劳易打瞌睡,也易产生偷懒心理。
许多员工在白班能遵守的规章制度到了夜班却打了折扣,巡回检查能省则省,遇到复杂的操作,也图省事简化操作步骤。
甚至有员工认为夜班没有领导监督,应该放松一下。
为此,夜班成了思想麻痹、纪律松散的违纪高发期。
检查和平时不一样。
在迎接上级检查时,大家都争取顺利过关,因此操作起来认真精心,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细则也面面俱到。
但检查过后,就思想松懈。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容易掩盖存在的问题,让检查蒙混过关。
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不一样。
因为有领导在现场,员工能严格按规程操作,生怕出现差错被领导发现。
但领导不在场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工作降低标准,违章操作行为不断出现。
在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环节,员工们抱着侥幸心理,采取“你严他就严,你松他就松”的弹性做法,会给企业带来纪律涣散、令行禁不止的恶性循环,也会让安全管理降低了实效。
事实上,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和花架子。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白班还是夜班,检查还是平时,领导在与不在场,每个人都应保持“一个样”的工作状态,善始善终、不折不扣的按章行事。
只有这种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扫除安全意识上的“盲区”,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安全生产拒绝“差不多”在工作中,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的现象:安全措施都做完了吗?答曰差不多。
设备检修结束了吗?答曰差不多。
乍一听,感觉工作像是完成了,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问题。
这差不多其实只是完成了工作的大部分,还有一些环节被施工者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收尾,或者是无关大局的之末细节,被“差”掉了。
“差不多”现象反映了不认真的态度,包含了心存侥幸的投机心理,感觉工作中留点小尾巴不会有事吧!这是敷衍偷懒的工作陋习。
差不多到底差多少呢,其实是差很多。
差的是按章操作的规范习惯,差的是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差的是精益求精的更高要求。
安全生产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为一个螺丝没拧紧,因为一个阀门没关严,这些在看似微不足道的疏忽麻痹,很有可能成为事故的导火索。
过季的服装可以打折,商品的促销可以降价,但对于安全生产来说,却不能有“差不多”这种缩水行为。
工作中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有它的必要性和针对性,这些严格的要求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甚至是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因此,在安全生产中,必须要百分百的执行好每一个环节,做到向细节要安全、向全程监控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