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学总论
成。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黄骨髓可转化为红 骨髓。
• 骨髓移植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骨髓移 植是指把骨髓细胞从一个人体内移植(一般是通过静脉输入)到另一个人 体内。确切地说,“骨髓移植”应该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是人体内所有血细胞的“种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 (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 化发育而来的。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即产生新的造血干细胞),进 行自我补充。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
(一)骨的形态和分布 颅骨
骨按位置分为:
颅骨
躯干骨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躯干骨 四肢骨
骨按形态分为:
Classification of Bones
Figure 6.2
1.长骨( Long bone ),呈管状,分布在四肢
骨干(体) diaphysis
骨髓腔(medullary cavity) 滋养孔 (nutrient foramen)
第二节 骨学
一 骨学总论
骨 Bone
颅骨
成年人骨的总数:206块
躯干骨 51块
躯干骨
颅 骨 29块 (包括6块听小骨)
上肢骨 64块
下肢骨 62块
头躯四肢三部分。二九、五一、一二六 脑颅八块面十五,中耳鼓室内藏六。 胸骨一块肋二四,椎骨骶尾二十六。 上肢六四下六二,全身总数二零六。
四肢骨
(一)骨的形态和分布 (二)骨的构造 (三)骨的理化性质
障diploe。
板障
颅骨外板 颅骨内板
2. 骨 膜 periosteum
构成:紧贴在骨表面(除关节面)的
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
血管、神经。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含有致密的胶原纤维 ,内层
含有不同功能的骨细胞,如成骨
生和感觉等的功能。对骨折的愈 合和形成新骨有重要作用。
80年代末,人们开始认识到来自脐带和胎盘的血是造血干细胞的丰富来源。 这些组织在孕期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脐带血来源广泛,富含造 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强、有体外集落形成能力、动员后进入细胞周期的速 度和自泌生长因子的能力均强于骨髓。
• 造血干细胞移植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现在很多人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了解,认为
•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复制能力,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的早期未分化细胞。虽 然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广泛深入地研究各种干细胞的 生物特性和分化机制,以及对干细胞在体外进行改造和修饰从而用来治疗疾 病的“干细胞生物工程”只是在最近三年才蓬勃展开。 造血干细胞好比人体造血器官的"种子",我们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都是由它分化、成熟而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 为有效的方法,此外,许多恶性肿瘤和遗传性疾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也 可通过此方法获得治愈。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与骨髓移植完全相同,只是造血细胞的采集方式不同。 造血干细胞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髓中,骨髓移植是需要通过骨髓穿刺从骨髓腔 中抽取骨髓,然后采集造血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干细胞移植则是采用促使 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外周血中采集造 血细胞。施行骨髓移植术,志愿捐献者需要上局部麻醉,并在髂骨上多次钻 洞抽取骨髓混合液数百毫升;干细胞移植术只需从志愿者的静脉中采血,并 通过机器富集,将血液回输人体,只需50毫升的干细胞,由于进出的总量平 衡,采集后供者不会产生循环系统的紊乱,对人体很安全。
㈢ 其它实体瘤:乳腺癌、卵巢癌、辜丸癌、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 肺癌等。
㈣ 免疫系统疾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 什么是干细胞 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失去了再分裂的能力,
最终衰老死亡。机体在发展适应过程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保留了一部分 未分化的原始细胞,称之为干细胞(stem cell)。一旦生理需要,这些干
• 2、骨面的凹陷:小的凹陷称小凹;大的凹陷称窝; 长的凹陷称沟;浅的凹陷称压痕。
补 充:
• 3、骨的空腔:骨内腔称腔、窦、小房。长形的腔称 管、道;腔或管的开口称口或孔,边缘不完整的孔叫 裂孔。
• 4、骨端的标志:圆形的称头或小头;头下方较狭细 处叫颈;椭圆形的膨大叫髁;髁的最突出部分叫上髁。
• 5、平滑的骨面称面;骨的边缘称缘;边缘的缺损称切 迹。
造血干细胞的适应症有哪些 ㈠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急性髓细胞白血
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 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㈡ 血液系统非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地中海贫 血、镰状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重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无巨 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
造血干细胞的经典来源是骨髓,外周血中干细胞和祖细胞数量很少。但研究 发现,如果对供体注射一种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动员干细胞从骨髓 迁移到外周血。临床治疗时,对供体注射GCSF进行动员,使干细胞迁移至外周 血。收集时在静脉中插入导管,使血液通过分选系统,分选出CD34+白细胞,让 红细胞返回供体,以便收集动员后的造血干细胞。利用此方法分选出的细胞中大 约5-20%是造血干细胞。采用高纯度的、被动员的、具有CD34+/Thy-1+表面标志 的外周血细胞移植,无并发症。
分布于颅底和脊柱。
上颌骨
椎骨
(二)骨的构造
骨质 bony substance
骨膜 periosteum
骨髓 bone marrow
血管和神经
关节软骨 骨质 骨膜
骨髓
1. 骨 质 bony substance
由骨组织构成,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密质和松质 两种。
密质(compact bone) 既致密又坚硬,耐压性 较大,类似象牙。
第一节 概述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 ——杠杆作用 骨连结——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运动的动力
被动部分 主动部分
• 运动系统对人体起着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和运 动等作用。
• 体表标志——在体表能看到或摸到的肌和骨的突起 及凹陷等,分别称肌性或骨性标志。 作用:确定内脏器官、血管、神经的位置以及针灸 取穴的部位。
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如何 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须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最大限度地
杀伤肿瘤细胞,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长期生存率分别 为50%- 70%、70%-80%和60%-80%,明显高于常规化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率也达到70%-80%。另外近年来在 乳腺癌等实体瘤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重点
• 掌握:骨的构造:—— —— —— —— —— —— ——
• 熟悉:骨的形态:——、——、 ——、——。
补 充:
骨的表面形成(结构):骨的表面由于肌腱、肌肉、韧带 的附着和牵拉,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 各种形态的结构。
• 1、骨面的突起:由于肌腱或韧带的牵拉,骨的表面生 有程度不同的隆起称为突;尖的突称棘;尖的棘称茎 突;基底部较广的突称凸隆或隆起,粗糙的隆起称 粗隆;圆形的隆起称结节;有方向扭转的粗隆称转子; 长线形的隆起称嵴;低而粗涩的嵴称线。
3.骨 髓 bone marrow
红骨髓
• 定义:充填于骨髓腔和松 质的间隙内的疏松结缔组织, 具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
• 分类:骨髓可分为
– 红骨髓 red bone marrow:是指胎儿和幼儿的 骨髓腔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血细胞的骨髓。
– 黄骨髓 yellow bone marrow:是指6岁以后长 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而
• 第一步 对白血病患者先进行超大剂量化疗和放疗。主要目的: 1.最大限度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 2.全面摧毁病人体内正常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使免疫细胞不能攻击
植入的异体细胞,为新植入的细胞提供生存空间。
• 第二步 将正常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输入白血病患者体内,让白血病患者 恢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到20世纪70年代,骨髓移植技术逐步成熟,众多白血病、某些恶性肿 瘤和血液病患者得到救治,大约5O%一70%的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可 以长期生存。为发展这项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医学家托马斯 (E.D. Thomas)获得了1990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三)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磷酸钙 碳酸钙 氯化钙
胶原纤维 粘多糖蛋白
7 3
幼儿 成年人 老年人
有机质 50% 30% 20%
无机质 50% 不易骨折,易变形 70% 弹性和硬度都好 80% 脆性较大,易骨折
因此,幼儿骨折又有青枝骨折之称。
新鲜骨密质的生物力学性能:
弯曲强度160Mpa, 剪切强度54Mpa, 拉伸强度120~150Mpa。 新鲜骨抗压性能比砖块大30倍, 比花岗岩大2.5倍。 在建筑材料中只有钢筋、水泥在弹性与坚固 性相结合方面能与骨相比 。
骨松质
松质(spongy bone) 由互相交叉成网的骨小 梁构成,近似海绵,弹 性较大。
骨密质
骨小梁
• 不同形态的骨其密质和松质的配布不同。
• 长骨的密质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形成厚的 骨管壁,中有骨髓腔。长骨的两端和短骨的
表面也有一薄层密质,其内部则为松质。
• 颅盖骨由内外两层密质板(内板和外板)和 中间的松质构成。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特称板
骺(端)epiphysis
关节面
长骨的干、骺之间,在幼儿为骺软骨, 成人为骺线。
骺软骨
骺线
幼儿
成人
2.短骨(Short bone):
呈立方形,分布于稳固而稍灵活的部位, 如腕骨和跗骨。
跗骨
腕骨
3.扁骨(Flat bone):呈板状,分布于颅腔、
胸腔 和盆腔的壁。
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