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古诗二首

12古诗二首

1.出示学习要求。
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二读:画出生字, 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2.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三、再读感悟,解决疑问。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过渡:《池上》这首诗,写的 就是图上的事情。让我们看看图,请大家用几句话说说你 看到了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12古诗二首《池上》




《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米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 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诗中小主 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小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 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 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2.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一、二句诗意。
3.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你看看池塘里有什么诗 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
4.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三、四句诗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古诗。
1.组织全班比赛背。
2.引导学生说说: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样子。
第一课时
目标:学习古诗《池上》,会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 课要求会写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感受诗中儿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回顾引入。
1.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说出图画大意。
二、初读课文,自学质疑。
3.板书课文题目,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组织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
3.组织展示读古诗。
4.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三、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
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冃诵古诗;感受诗中儿童的机灵活 泼,天真可爱。
3.学习古诗《小池》,会认诗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 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 重点
1、学习古诗《池上》,会认诗中的生字,会与本课要求会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冃诵古诗;感受诗中儿童的机灵 活泼,天真可爱。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 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初备复备
学情
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古 诗《池上》和《小池》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 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本课设计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提高 学生的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感 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
目标
1.学习古诗《池上》,会认诗中的生字,会与本课要求会与的字。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目标:学习古诗《小池》,会认诗中的生字。正确、流 禾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五、指导书与。
1.指导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字词。
2.指导写字:“立”字共五笔,要写得舒展、立体, 一横短,二横长,中间的点和小撇要立起来。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作业 设计
必做题:抄写生字
选做题:试着说一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2.播放音乐,教帅范读。
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4.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5.组织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6.指导朗读:全诗语速平缓,轻松活泼。要读出小娃 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形象。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有 什么特点与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