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影响

高等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影响

高等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影响
1引言
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政F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而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力资本人投资的主要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但鲜有学者研究XX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曾定义经济增长为:“对国民提供日益增长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这种增长的能力以技术进步及所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为基础”。

经济增长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以及伴随着产量增加的长期生产能力的提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常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发达地区,对于教育的投资数量较多,且在经济支出指标中所占比重较大,反之同理。

当然,高等教育对经济也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是直接影响,是通过社会中其他因素间接产生。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产出高等人才及优质的科研成果
3教育投资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XX省的教育经费支出逐年提高,从19XX年的89亿元提高到20XX年的920亿元。

19XX年以来,XX省的教育投资增长率呈波动增长态势,教育投资稳步提高。

然而教育投入经费支出增加,XX省的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却很低,由图1得知,最高的是20XX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294%,最低19XX年
的06%,之后比重有所提高,直至20XX年的232%。

20XX年间逐年
降低,于20XX年降至186%。

表1反映出教育经费筹集渠道较多,
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重,从20XX年的6509%上升至20XX年的8349%,20XX年后略有下滑,但20XX年仍然占到8088%,可见政F
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和提供者。

排在第二位的经费来源是事业
收入,20XX年最低为1522%,20XX年最高为2359%,其中学杂费占
主体地位。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赠经费及其他教育经
费都显著降低,20XX年三项经费总共不超过1%。

4政策建议
第一,政F应逐渐提高高等教育投资力度,注重各个阶段教育
财政投入比例合理均衡,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

我国对高等
教育的重视程度较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落后,而高等教育投入对XX地
区经济发展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积极作用。

因此,对高等教育的经
费投入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相适宜,形成良性循环过程。

XX地区政
F除了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外,还可开拓高等教育市场,发动社会团体、群众个人,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优化高等教
育融资环境,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减轻财政负担。

第二,提高高
等学校教职工福利待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质教师驻足XX。

高等
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师资比较缺乏,利用率有待提高。

由于XX近年经济发展较不乐观,许多硕士、博士优秀毕业生毕业后
选择异地择业或前往国内其他高校任教。

亦有一些高校不注意高等
教育师资分配,出现机构繁杂、人员冗余、工作效率低等情况。


要精简高校行政人员,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培养教育学生、研究科
学成果方面的作用;又要完善高等教职工福利待遇,不断壮大高素
质教师队伍,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

第三,建
立有效的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和审计审查制度。

一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制度,可以监督政F财政的投入,使预算投入既能符合实际,又能落到实处,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使用问责制度,规范经费使用,防止有限资源的浪费和滥用,防止教育经费被挤用、挪用、占用等现象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