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9——2020 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贵族宗法血缘关系有所松动B.君主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有限C.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基础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天命”、“天道”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3.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出土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50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15个省区。
由此可知,东汉时期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北民南迁推广了农业技术C.牛耕技术已遍及全国D.边疆地区与内地联系密切4.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
这一制度A.有利于官员结构的调整B.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制度5.宋朝时期,音乐的教化功能逐渐减弱,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逐渐让位于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通俗化、面向生活的风俗画也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这反映了宋代A.世俗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B.文化发展日趋平民化C.理学兴起丰富了艺术的内涵D.艺术形式日益多样化6.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
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他们的这些做法A.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C.确保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D.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7.据史料记载,自19世纪50年代始,上海茶叶出口数量大多保持在5000万磅以上,较之1845年增长了10余倍。
19 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出口有增无减,1867年中国供给了欧美国家茶叶消费总量的约90%。
这表明中国A.茶叶物美价廉受欧美欢迎B.当时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D.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开始出现8.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粵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
据此可知,该报刊的创办旨在A.引导人们开始关注国际局势变化B.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人民觉醒C.激励人们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宣传民主科学启发国民自觉9.1902年7月,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则征婚广告。
在征婚广告中,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这表明当时A.婚烟自主习俗成为社会主流B.简约文明的结婚仪式受民众推崇C.个性化的征婚方式开始出现D.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10.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
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
由此可知,当时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B.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人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D.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1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A.扫除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B.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管理C.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D.积极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12.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根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
这些做法A.开创了政治协商民主的新形式B.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C.缓和了根据地严峻的经济形势D.动摇了根据地的政治基础13. 1948年,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
这表明A.解放战争决战时机成熟B.中共组建联合政府的条件成熟C.国民党的统治日益孤立D.民主协商建国的雏形已经初现14.建国初期国家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人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
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
这一学制的调整A.确保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D.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15.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
1992 年后,挂靠的企业通过明确产权,重新注册为私营企业。
这一变化说明我国A.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成效突出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私营企业已与世界经济接轨D.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16.下表为1998—2002年我国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工业产值的比较。
这三种类型企业产值B.国营经济失去主导地位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形成D.私营企业发展比较缓慢17.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旧氏族贵族专权,工商业阶层有财无权,普通民众一不小心就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为缓和矛盾,雅典A.确立了十将军委员会B.按财产多寡调整权利分配C.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D.以地区部落单位进行选举18.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至前354年)曾这样告诚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
这反映出当时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已蔚然成风C.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扰D.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民主制的局限性19.斯多葛派对于罗马法的贡献,“并不在于他们提供给罗马法的特殊论点的数量,而在于他们给予它的单一的基本假设”。
这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
由此可知,罗马法A.以自然法精神为基础B.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C.受希腊人文精神影响D.法律渊源主要来自于斯多葛派2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们对艺术需求的日益广泛且多样化,使艺术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
这主要是由于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C.古典文化艺术的继承D.宗教神学权威的丧失21.法国的思想家托克维尔说:“当我目睹绝对命令的权利和手段赋予任何力量时……无论它被称为人民还是国王,无论它被称为贵族政体还是民主政体.我都会说,它播下了暴政的种子。
”托克维尔意在指出A.任何政体都无法实现民主B.要对绝对的权力进行限制C.宪政的理论只是一种空想D.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渊源22.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但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2倍多。
这一变化A.导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B.巩固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C.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D.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23.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讨和论证,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
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C.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D.人们对理性王国普遍失望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D. 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25.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
1870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佣童工劳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A.反映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赖于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C.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26.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利用国内因发生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独裁政权的政治运动。
但是在1889年的众议院大选中,共和派仍获得了366个席位,保守派仅获得168 个席位。
这场运动最终瓦解。
这表明法国当时A.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B.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C.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D.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27.1921年5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允许自由交换、买卖农民缴纳实物税之后剩余的农产品。
”但是自由贸易(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限于“地方流转”;允许产品交换,交换主要由政府组织或由政府监督。
这些做法A.打击了小生产者的积极性B.有利于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C.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说明新经济政策具有局限性28. 1945年9月22日,美国公布了《初期对日方针》,指出占领日本的两个最终目的:一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二是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负责任的日本政府。
为实现这两个目标,美国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日本解除武装且实行非军事化”。
战后日本的非军事化A.体现了美国的霸权政策B.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C.铲除了军国主义的势力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29.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
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30.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中总值的比重变化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