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去参观了自然博物馆。
虽然一直搞不清它的具体方位,但可以肯定小时候去过,并且在那次参观之后按老师的要求写了一篇观后感。
当年的那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尤其是关于恐龙化石的描述十分传神,我甚至清楚地记得班主任在那段文字下面划了一串的小红圈,并将其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诵读。
在小孩子心目中,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由此可见,鼓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就因为那段被表扬的习作我能一辈子对恐龙化石、对自然博物馆充满了好感。
事隔十几年,馆楼还是那么沧桑(建筑风格最好还是保持不变,越像出土文物越好),恐龙好像也还是那只恐龙,只是多了些多媒体器材和酷似海鲜大排档的水族陈列厅。
现在去集体参观的孩子们恐怕还是被强迫着写些大同小异的观后感吧。
但愿他们的运气好,都能受到表扬,酱紫自然博物馆的收入或许能增加点儿,馆藏也就能再丰富点儿。
有一点实在受不了,就是从主馆迁出的“人体的奥妙”展厅。
里面陈列的多是人体标本,看着那一张张被福尔马林浸泡得扭曲的脸,居然想起七三一部队的恶行来。
真的很敬佩那些把遗体捐献给博物馆的先驱,如果自己的器官摆成那样儿给世人瞻仰好几十年(据个人考证至少十几年没有换过)真是会死不瞑目。
别的不说了,难道就不能把他们整的有点儿美感吗?
如果我当年的观后感里有这样的句子,不知道班主任该做何感想?唉,我真是越活越没劲,对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丧失了洞察力,总是在抱怨和不满。
这种心态真不健康,以后还是继续歌颂恐龙化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