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科培训计划表

急诊科培训计划表

急诊科培训计划表篇一: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

其服务于任何急性病症(包括心理急症)和急性创伤病人,业务范畴涉及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急(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观察、诊断抢救及治疗。

急诊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时间依赖性,即:在有限的临床资料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

现代急诊医学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在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归纳、总结自身特点和基础理论中得到发展,目前在急诊医学中逐渐分化出创伤医学、急危重症医学、中毒医学和紧急救援医学等亚专业,有些医院也分化出执行急诊病人紧急手术的急诊外科或创伤外科医学。

因此,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需要掌握更加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

培养合格急诊科医生的途径就是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

一、培训目标(一)掌握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急诊医师独有的“四步(判断、处理、诊断、治疗)”临床思维模式;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的独立的判断和快速诊治,并能够基本具备独立诊治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能力。

(二)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鉴别诊断;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三)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

二、培训方法采用以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采用在临床轮转的同时进行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养方法,通过参加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

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应当着重于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学科,以在急危重症出现几率较高的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专科。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EICU)轮转时间为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7个月,自选轮转(或机动)1个月。

详细安排如下:表:急诊科住院医师培训临床轮转安排表轮转科室内科:麻醉科呼吸内科/呼吸监护室(RICU)心血管内科/心脏监护室(CCU)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其他(血液、内分泌、肾内等)时间(月)2 2 1 1 1 1 15 2 1 1 1 11 1 1 32急诊科(含EICU 3~4个月;院前急救0.5个月)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外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急诊)机动合计医学影像科(以放射为主,可选择超声科)(可选择输血科、儿科、皮肤科等)三、急诊科培训内容与要求(15个月,其中含EICU3-4个月,院前急救0.5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心脏骤停、急性昏迷、各种大出血等危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发热、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晕厥、意识障碍等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急救处理;急性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血肿,脑血管意外、颅内高压症,呼吸骤停、呼吸衰竭、肺性脑病、ARDS、哮喘持续状态、急性肺栓塞,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肾功能衰竭,各种内分泌危象,中暑、溺水,阴道大出血、急产,各种休克,各种创伤,急腹症等常见急症的诊断与急救处理;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适应证、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方法;常用急救设备与诊疗技术(如心电图、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急救呼吸机、电除颤与经皮心脏起搏、洗胃术等)的操作、适应证和临床意义。

熟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急救处理;急诊介入治疗。

了解:各种急救的最新技术与治疗方法。

2.基本要求:(1)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急性中毒心脏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血肿脑血管意外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ARDS 哮喘持续状态急性肺栓塞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状态肾功能衰竭各种内分泌危象中暑溺水阴道大出血急产各种休克各种创伤急腹症例数(≥)10 5 10 10 10 10 2 10 10 4 5 3 3 5 3 5 2 5 3 3 2 2 1 8 10 10(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操作技术名称心肺复苏技术洗胃术电除颤/心脏起搏气管内插管外科清创缝合术(助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包括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骨折复位固定止血包扎脊柱固定术球囊呼吸器使用呼吸机应用院外急救出车3.较高标准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学习以下疾病和技能。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临床医学相关能力培养内容专业外语文献读书报告或笔记协助临床教学(理论课和实习课)参与临床科研活动病例报告或论文综述例次(≥)5 2 5 5 10 1 5 10 5 5 15 10最低数量 1篇 1次 3次1~2篇(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篇二:急诊科培训及考核计划滨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救技能技术及三基培训考核计划(XX年)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降低医疗风险,加大急诊急救技术技能及“三基三严”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

根据《医务人员分级培训计划》,以医学临床“三基三严”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分级培训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特制定XX年急诊科急救技术技能及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加强对急诊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及急救技术技能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

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技术技能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

完成对全科室人员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三基考试每月一次,三基考核合格率力争100%,急救技术要求人人过关。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1) 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

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急救原则,危重病人的营养、热量供应等理论。

(2) 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

如: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 基本技能:包括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

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 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 急救技术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心肺脑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及电除颤;创伤的急救技术;三、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

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一切培训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

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

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第一季度:1.心肺脑复苏其中包括危重病人的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及操作培训,通过对模具的模拟操作,进行相关方面的操作培训,对心肺复苏病人的复苏后处理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我院急诊科的急救水平。

2.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

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

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 第二季度:1. 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2.培训各种药物及毒物中毒的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需明确掌握各种药物及毒物中毒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急救处理流程等知识。

? 第三季度: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及电除颤;2.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

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 第四季度:1. 创伤的急救技术;2.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

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

科室要举办相关医疗法律及法规的学习,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急诊科XX-01-05篇三:急诊急救培训计划茶店镇中心卫生院急诊急救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计划为了全面提升我院卫生应急人员及应急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我院深入开展以“急诊急救适宜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为保证活动切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提高所有医务人员急救应急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法、科学应对紧急事件;积极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急救成功率。

二、成立急诊急救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组长:陈世华副组长:徐荣伟王良英成员:冯西荣徐朝云饶友翼孙林扬王敏蒋林明刘银华田红艳胡金梅姚华杨湘许晟慧张康苏小芳郑艳詹子琳陈红杜丽亚张小倩李茂珍饶祥英肖阳王绍方胡江霞胡兰杨维罗应芝谢继竹徐晓兰三、院科两级要强化职责、明确分工1、卫生应急大练兵领导小组负责本项活动的整体领导工作,组织协调医疗、医技、护理等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大练兵,并督促落实。

2、院办公室负责制定我院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并负责编制紧急医学救援技术等相关知识题库。

3、院组织开展医疗、医技、护理相关技术人员的卫生应急医疗救援培训工作。

4、各科主任是科室这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按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安排好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四、活动时间安排(一)准备阶段XX年11月15日,成立急诊急救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制定培训计划,编制卫生应急救援知识题库和学习培训资料。

(二)培训阶段XX年11月16日在本院各系统内进行急救知识、专科技能、应急能力、应急素质培训。

五、活动内容(一)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主要内容1、临床医师(包括内、外科系统医师)。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疾病诊断、治疗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病历书写;医疗查房,病例讨论;各种检验检查报告的判读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的调节;医患沟通技巧、知情同意等。

XX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开放性伤口的止血,脊柱损伤搬运,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等基本技能。

2、急诊专业医师(1)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咳血、休克、急腹症、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血尿、抽搐、晕厥、头痛等)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2)掌握下列心脏病和心率失常心电图诊断: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等;(3)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处理原则和基本技能;(4)掌握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救治原则;(5)掌握暂时未明确诊断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技能;(6)能掌握XX版心肺脑复苏术,气道开放技术,电除颤,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心、胸、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7)熟练使用呼吸机,各种监护仪等;3、医学影像专业医师放射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超声影像学基础和相关设备操作、阅读(审阅)影像、报告单书写、告知义务的履行等;4、麻醉专业医师气管插管、呼吸机和麻醉机使用、不同麻醉方式操作等基本技能,麻醉前准备、全身麻醉、区域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麻醉恢复期间的监测和术后镇痛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