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学04运动系统ppt演示课件

人体解剖学04运动系统ppt演示课件

起自第3~5肋骨前面, 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收缩时,可牵拉 肩胛骨向前下.
22
肋间外肌(ex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起自上位肋
下缘,肌束斜向 前下,止于下位 肋上缘。收缩时 提肋,扩大胸廓, 助吸气;
23
肋间内肌(in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位于肋间外 肌的深面,起止 和肌束方向恰与 肋间外肌相反, 作用是降肋助呼 气。
24
➢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紧贴胸 廓外侧壁,起自 第1~8肋,肌束 斜向后上,止于 肩胛骨内侧缘和 下角.
收缩时拉肩 胛骨向前紧贴胸 廓,其下部肌束 拉肩胛骨下角外 旋,助臂上举。
前锯肌
25
胸部和腹部肌肉
26
3.膈(diaphragm):向上膨隆,呈穹窿状;收缩时,膨隆部下 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膨隆部升复原位, 胸腔容积缩小,引起呼气。若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腹压增 加,协助排便、分娩等功能。

27
三个裂孔:主动 脉裂孔(T12) 、食管 裂孔(T10) 、腔静脉 孔(T8) 。
周围部为肌性部 分,附于胸廓下口; 中央部为腱膜,称 中心腱。
收缩时使肩胛向脊柱 靠拢。
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13
➢背阔肌(broadest muscle of back):全身最大的扁肌。起 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 椎的棘突及髂嵴后面,止于 肱骨小结节嵴。
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 和后伸,如背手姿势。 上肢 上举固定时,则上提躯干, 如引体向上。
背阔肌 14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 束向前内横行,延为腱膜, 经腹直肌后面终于白线。腹 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游离, 呈弓形跨过精索(或子宫圆韧 带),弯向后下止于耻骨梳。 在男性,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最下部发出一些细散的肌束 随精索降入阴囊,包绕睾丸, 称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 丸。
宽阔的扁肌,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 起自第5~12肋的外面,自外上斜向前 内下方,在近腹直肌外侧缘处和髂前上 棘水平以下移行为腱膜,经过腹直肌前 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下缘张 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增厚并向后 卷曲形成腹股沟韧带。
31
➢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二、全身骨骼肌配布概况
躯干肌、头颈肌、四肢肌 (一)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和腹肌
1.背肌:位于躯干后面,分浅、深两群。浅群肌有斜方 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深层肌有竖脊肌。
背 肌
12
➢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 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 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 胸椎的棘突,止于锁骨的 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竖脊肌(骶棘肌, erector spinae) :位于背 部深层,棘突两侧的纵 沟内,为两条强大的纵 行肌柱。起自骶骨背面 和髂嵴后份,向上分别 止于椎骨、肋骨及枕骨。
收缩时使脊柱后伸, 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 肌。
竖脊肌
15
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竖脊肌,形 成该肌的鞘;后层在腰部显著增厚。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 起自腹股沟韧带的外侧2/3, 髂嵴及腰背筋膜,上部肌 束行向前上与腹外斜肌的 肌束交叉。全部肌束行至 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 并分为两层,包绕腹直肌, 止于白线。
腹内斜肌32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直肌 33
➢腹横肌(transverse muscle of abdomen):

28
4.腹肌(abdominal muscle):
腹肌参与组成腹腔 的前壁、侧壁和后壁, 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腹直肌 29
前外侧群 ➢腹直肌(abdomen):位于腹前 壁正中线两侧,长带状,表面 被腹直肌鞘包裹。由3~4陈横 行的腱划分隔成多个肌腹。
腹直肌 30
➢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2. 按刺激特点: 单收缩(single twitch) 强直收缩(tetanus) 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 tetanus) 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anus)
6
记纹鼓(kymograph)
7
单收缩曲线
8
不 完 全 强 直 收 缩 和 完 全 强 直 收 9缩
(四)骨骼肌的能量代谢
20
胸大肌(greater pectoral muscle) : 位于胸前壁的浅层。
起自锁骨内侧份、胸骨 和第l~6肋软骨,肌束 向外汇集,止于肱骨大 结节下方。
收缩时使肩关节内 收、内旋和前屈;如上 肢固定,可上提Hale Waihona Puke ,扩 大胸廓,以助吸气。21
胸小肌(lesserpectoral muscle) : 位于胸大肌深面,
动范围较大的一端。 肌的起止点是相对的,有
的可相互变换。如胸大肌。
4
二、肌肉的特性
1.物理特性: 1)伸展性。
2)弹性。 3)粘滞性。 2.生理特性:
1)兴奋性。 2)传导性。 3)收缩性。
5
三、骨骼肌的收缩
1.按张力变化: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等长收缩 (isometric contraction)
教学课件之四
人体解剖生理学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学斌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续)
2
第三节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一般形态和构造
(一)形态和分类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
(二)构造 肌腹 肌腱
(三)肌的起止点: 起点(定点):运动时固
定的一端。 止点(动点):运动时活
1. 无氧代谢和需氧代谢 肌肉在无氧代谢条件下也能进行收缩,但只有
在需氧代谢条件下才能解除疲劳。 2. 直接能源和最终能源
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来自肌肉内的ATP; 最终能源则分别来自糖类的无氧酵解和营养物质 的彻底氧化。
10
(五)肌肉收缩的疲劳
1.收缩性疲劳: 2.传递性疲劳: 3.中枢性疲劳:
11
胸腰筋膜
背肌 16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起自上4个颈椎 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
17
➢菱形肌(Rhomboids): 位于斜方肌深面,起 自6、7颈椎和1-4胸椎 的棘突,止于肩胛骨 的内侧缘。
18
背肌深层
19
2.胸肌(thoracic muscles): 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和内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