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政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②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③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④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或名言。例如( )
在大灾面前,国人挺起脊梁,展现出强大的抗灾自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是一个国家伟大之所在,中国呈现给世界和国民一个有力、有序、有效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请结合材料说明,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什么?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09海南卷15)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回标反馈】
【巩固练习】
1.(2011高考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 B. C. D.
5.(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海南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2009年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
A.善良朴实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D.艰苦朴素
3.(08海南卷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夸父逐日 ②大禹治水 ③愚公移山 ④精卫填海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时代内容。下列属于这一内容的是( )
①雷锋精神 ②两弹一星精神 ③大庆精神 ④抗洪精神 ⑤西柏坡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6.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导学案
【最新考纲】
1.了解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4.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问题情境】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如何?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有哪些?
5.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我的疑问】
【易错易混点归纳】
【自主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惨烈,举世震惊。但中国表现出一个更加强大和成熟的国家形象: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镇定的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灾区人民稳定沉着,没有出现秩序混乱而是积极自救。灾区到处是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行为。胡锦涛等领导人带头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抗震救灾。在全国各地,一个个捐助点前,普通老百姓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献血,涌动着一片真情。
(2)为什么要让“民魂”“发扬起来”?
(3)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发扬我们的“民魂”?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2010年高考·江苏卷2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