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对口高考期中试卷及答案试卷 I(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渣滓(zǐ)嫉(jì)恨锲(qì)而不舍B.累(léi)赘谛(tì)听生吞活剥(bāo)C.寥(liáo)廓颤(chàn)动自惭形秽(huì)D.粗犷(kuàng)喋血(xuě)众口铄(shuò)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bA.安排炒鱿鱼无遐顾及坐无虚席B.诞生点击率稗官野史老羞成怒C.斑斓摇控器信手拈来妍媸必露D.被褥禽流感相形见拙游目聘怀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白天拼命赶路)B.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意境和韵味)C.郭沫若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引用成例)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①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和头饰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②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和升华.③昨天;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床上用品质量▲结果;抽取的25种品牌中;安全指标全部过关.A.原形锤炼检查B.原型提炼检查C.原型锤炼检测D.原形提炼检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bA.建设和谐社会与加快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B.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在价格上休养生息了近一年时间之后;已积蓄了足够的降价能量;车市价格战一触即发.C.受飓风影响;国际油价飚升;美国四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利润随着其行业收入的猛增而水涨船高.D.又到了菊茂蟹肥的时候;料想长安市上;车水马龙;正不少欢乐的宴聚.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A.连日来;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约旦爆炸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B.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振奋了民族精神.C.市长在会上指出;这次全国卫生城市评比我市位列最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职责不明确;行动不落实造成的.D.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A.“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B.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C.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D.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8.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d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时;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拥有诚实;;拥有充实;;拥有踏实; .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的拥有;不也是一种境界吗?A.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浮躁B.就舍弃了浮躁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无聊C.就舍弃了浮躁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虚伪9.将下列5个语句填在下面文句的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_______c____(1)他生怕被人笑话(2)阿Q伏下去(3)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4)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5)立志要画得圆A.(1)(5)(4)(3)(2)B.(3)(2)(1)(4)(5)C.(3)(2)(4)(1)(5)D.(1)(3)(2)(5)(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1题.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例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A.我想此时此刻;两位老人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B.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C.“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D.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11.对上面这一语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A.“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 B.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等浓淡相间地勾勒出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C.热闹的蝉声和蛙声使作者得到了一种难得的安宁;引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D.通过对荷塘四周景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12.对《长亭送别》中【一煞】这支曲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和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B.莺莺目送张生于烟霭残照中远去;这一怅然痴立的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C.“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D.“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句;看似平淡;实际上表现了莺莺的惆怅和依依不舍.1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C.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竖子不足与谋!A.①③不同;②④不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评价.B.《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C.中国文学史上所称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李贺和杜牧. D.“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中的“学士”是指苏轼.试卷Ⅱ(共45分)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8分)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肉.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我自己在作文时;如果碰上兴会;筋肉方面也仿佛在奏乐;在跑马;在荡舟;想停也停不住.如果意兴不佳;思路枯涩;这种内在的筋肉节奏就不存在;尽管费力写;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吱咯吱咯的;像没有调好的弦子.我因此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我们放弃了古文来做语体文;是否还应该讲声音节奏呢?维护古文的人以为语体文没有音调;不能拉着嗓子读;于是就认为这是语体文的一个罪状.做语体文的人往往回答说:文章原来只是让人看的;不是让人唱的;根本就用不着什么音调.我看这两方面的话都不很妥当.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古文和语体文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古文的声音节奏多少是偏于形式的;你读任何文章;大致都可以拖着差不多的调子.古文能够拉着嗓子读;原因也就在它总有个形式化的典型;犹如歌有乐谱;固然每篇好文章于根据这典型以外还自有个性.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自然流露;不主故常.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谈话一样.但是语体文必须念着顺口;像谈话一样;可以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古文好比京戏;语体文好比话剧.它们的分别是理想与写实、形式化与自然流露的分别.如果讲究得好;我相信语体文比古文的声音节奏应该更生动;更有味.(节选自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16.第一段中加点“此”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17.第二段中说“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读语体文;正如我们不能拉着嗓子谈话一样”;从文中看;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分)18.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字阐述的主要内容.(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12分)绵绵土牛汉①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由于我的家族的历史与故乡人们走西口的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②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③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即使在辞典里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④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乎乎的.我的湿润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少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老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⑤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甲].⑥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子绵绵土回来!”“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⑦“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乙]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⑧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扑棱棱地[丙]它们的羽毛.⑨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的奶名就叫“红汉”.⑩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11)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12)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有删改)19.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3分)神妙神秘真诚虔诚清理梳洗20.第③段中说“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结合上下文说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21.此题有两道小题;请选择一道小题作答(5分).(1)作者对绵绵土有着深深的眷恋;但他却又祝福今天的孩子们不再降生在绵绵土上;对作者的这种情感你是怎样认识的?(2)“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这是一种传统习俗;联系今天的社会生活;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传统习俗.(三)、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节选);完成22-24题.(11分)①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据我看来;如果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②首先来说研究现状.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则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是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空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真理.③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④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⑤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22.节选文字中;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展开论证的?(3分)23.在第②段中;“闭塞眼睛捉麻雀”和“瞎子摸鱼”反映出在“研究现状”方面存在哪些缺点?(3分)24.在第④段中;作者认为“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需要“消化”;其实;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也应该如此.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的体会.(5分)(四)、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完成22-26题.(10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A.位在廉颇之右右:上B.徒以口舌为劳劳:功劳C.独畏廉将军哉独:难道、偏偏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因为26.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d)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B.相如闻;不肯与会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D.恐惧殊甚2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A.且相如素贱人.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C.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8.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①不忍为之下/为刎颈之交②徒慕君之高义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A.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C.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29.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廉颇以战功卓著而鄙视蔺相如的“口舌为劳”;不愿与之同朝;蔺相如则认为只有两人俱在;强秦才不敢犯赵.B.面对廉颇的恶语伤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完全不考虑个人所蒙受的诋毁和委屈.C.廉颇在蔺相如言行的感召下;知过悔过;负荆请罪;表现了他的坦率和真诚. D.文中的人物对话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展开;也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30.根据课文原文;在下列横线处写出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句)(4分)①;?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②唯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③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④江山如画; .(《念奴娇·赤壁怀古》)⑤;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三、作文(一)应用文2010年6月;王二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跟他的好朋友李四借1500元;李四说:“可以;但你的给我立个字据.”请你以王二的身份;给李四写个欠条(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老木匠“功德圆满”后准备告老还乡;老板不舍之余要求他最后再建一幢房子;无心工作的木匠以粗活草草收场.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无地自容;自言自语道:“现在我得住在一幢自己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了!”……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常常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时;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精彩;每个人生活的墙上都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请你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三、参考答案:1-5、cbacb 6-10、bcdcd 11-15、ccddc16.读文章时会受到音调节奏的影响;写文章时也会受到音调节奏的影响.17.语体文的声音节奏就是日常语言的自然流露.18.无论是古文还是语体文;都离不开声音节奏.(评分细则:19-21题共8分.19题3分;全对给3分;只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20题2分;意思对即可.21题3分;意思对即可.)五、本题共12分.19.【甲】神秘【乙】虔诚【丙】清理(3分.每空1分)20.答案示例:“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这种习俗的形成是无法解释的;其中所包含的一切是不可怀疑的;然而这种习俗却又世代沿袭.(4分.共三个要点;每点1分;语言表述1分)21.选作题(1)作者对绵绵土深深的眷恋和对今天孩子们的祝福并不矛盾.作者一方面感到孩子生活在新时代的幸福;另一方面仍不能忘怀故乡的绵绵土带给自己的美好的一切.(5分.认识正确2分;分析恰当2分;语言表述1分)(2)答案示例: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往往包涵着人们的某种愿望和祝福.有的习俗虽有继承的价值;但确有不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因素.例如过年放爆竹;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又传说有祛邪的作用;但容易污染环境;甚至造成危害;所以要有所节制.(5分.对传统习俗的认识2分;举例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三、本题共11分.22.作者开头提出要论述的问题: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然后从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三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一段总结上文;指出这些问题的危害.(3分.共三个要点;每点1分)23.①不是在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研究;②缺乏对客观实际状况做调查研究.(3分.共两点;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24.“学习别人经验”中的“消化”;指的是把握别人经验中的精髓;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例如;既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也要尊重中国国情;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又如;要借鉴同学词语积累的经验;不能单纯地模仿;而应汲取其中科学合理的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5分.能够将“消化”的意思阐述清楚2分;举例恰当2分;语言表述1分)25-29、ddaab30.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②恐美人之迟暮③渚清沙白鸟飞回④一时多少豪杰⑤落霞与孤鹜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