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这个总结是按照蔡老师划定的考试范围,主要以讲义为蓝本,同时参考了课本和其他少量资料,按照我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增删。
希望对大家有参考意义。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1、总产出(GDP)(1)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2)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2、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3、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形成原困、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成本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4、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1、支出法:从产品使用出发,计算一年内在购买的各项最终商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总和,从而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流量的货币价值总和。
包括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G、净出口NX。
2、收入法从收入角度,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具体项目有:3、增加值法:GDP计算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因此,相加的应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
三、GDP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GNP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吗?)1、不能衡量不进入市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2、地下经济无法统计入GDP;3、只反映人们所得最终产品和劳务增减,但不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减;4、不能反映某些提供产品、劳务经济活动的负作用,如环境污染等;5、不能说明构成GDP经济成果结构;6、不能反映商品质量改进带来的福利水平的提高。
7、计划经济与转轨经济容易制造GDP泡沫;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四部门三市场循环经济流量图由NI=C+S+T N X+M、AE=C+I+G+(X-M),可得 S+T N X+M=I+G+(X-M)NI(National Income):家庭支出角度AE(Aggregate Expenditure):企业最终产品使用角度。
T N X:政府净税收T N X=T X-T RT X(Taxes) :政府税收T R(Transfer) :政府转移支出第二部分增长理论一、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资本积累与储蓄决策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y=f(k)是人均产出与资本—劳动比率之间的关系。
(一)索洛模型1、基本假设:(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其中s为储蓄率(2)劳动增长率n不变(3)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劳动与资本可以相互替代。
(4)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生产报酬不变。
(5)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率与利率分别等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2、索洛模型增长函数方程:Δk=sy-(n+d)k3、稳态分析:(1)稳态的原理: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的状态。
当人均收入与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就处于稳定状态,人均收入与人均资本的稳态值y*和k*就是向新工人提供资本和重置损耗机器所必须的投资与经济产生的储蓄相等时的值。
(2)稳态的条件:Δk=0,并且在y*和k*的值满足sy*=sf(k*)=(n+d)k* 稳态增长率:ΔY/Y=ΔK/K=ΔN/ N=n 如下图:(4)储蓄率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储蓄率的增加不影响稳态增长,但是能够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5)人口增长对产出的影响:A、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进而降低了人均产出的稳态水平;BC、短期内生产增长率为负,长期内逐渐调整到更高的增长率。
(6)具有外生技术变量的增长:外生技术变革的影响。
A、外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引起生产函数和储蓄曲线的上升,从而在更高的人均产出与更高的人均资本处达到新的稳态;B、人均产出增长率和总产出增长率稳定于n+g,独立于储蓄率。
(7)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论:A 、稳态中的产出增长率是外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它等于n ,独立于储蓄率。
B 、尽管储蓄率的增加不影响稳态增长率,但是通过提高资本-产出比率可以提高稳态收入水平。
C 、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保持外生。
稳态的人均收入增长率由技术进步率决定。
总产出的增长率是技术进步率和人均增长率之和。
D 、趋同是新古典理论的最后判断:如果两国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生产函数相同,那么他们最终将达到相同的收入水平。
如果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储蓄率,那么他们会在稳态中达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是如果他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那么他们的稳态增长率也将相同。
(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及相关数学推导结论:1、αα-==1),(L K L K F Y 其中α介于0和1间。
(1)生产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
厂商进行生产的目的是实现最大化利润,111(1)(1)(1)(1)F K K L Y Y K L MPL w K L L L L L L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同理KY K F r α=∂∂=由以上两式有()1Y Y wL rK L K YLKαα-+=⨯+⨯=(2)人均产出随人均资本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减少,换言之,资本存在边际产出递减。
αααααααk y LK y L L K L Y LK Y =⇒=⇒=⇒=--11(3)资本积累方程dK sY K -=•表示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总投资减去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损耗,式中,s 是储蓄率,d 是折旧率。
dtdKK K K K t t =⇒-=•-•1(4)索洛图αk y =,k n d sy k )(+-=•稳定状态:当0=•k ,即劳动力人均资本量保持不变时,为稳定状态。
2、相关结论(1)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即为劳动对产出的贡献份额;同理,可证得: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为θ,即资本对产出的贡献份额。
L w L MPL w L AK LYMPL ⨯=⨯⇒=-=∂∂=-θθθ)1( θθθθθθ-=-=⨯=⨯⇒--1)1(11LAK L AK Y L w Y L MPL (2)=⨯⨯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11()()()()log ()log ()log ()log ()(1)(1)(1)Y A K L Y t A t K t L t Y t A t K t L t dY dA dK dL dt dt dt dtY A K L Y A K L g g g g Y A K Lθθθθθθθθθθ--••••=⇒=++⇒=++-⇒=++-⇒=++-(3)人均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率+资本份额×人均资本增长率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111y A kY AK L y Ak y A k L Ly t A t k t dy dA dkdy dA dk dt dt dt y dt A dt k dt y A k y A kg g g y A kθθθθθθθθθ-•••===⇒=+⇒=+⇒=+⇒=+⇒=+⇒=+ (4)假定劳动力与总人口比例是一常数,即人口增长率为常数n 。
人均资本的变化,取决于人均产出、储蓄率、折旧率、人口增长率、以及人均资本存量。
⇒-=⇒-=⇒=dtdLL dt dK K dt dk k t L t K t k t L t K t k 111)(log )(log )(log )()()((5)稳定状态与人均消费:()k K L K K sYdK k k nk nk k K L K L KsYk dk nk k sy d n kL •••••••-=-⇒=⨯-=⨯-⇒=--⇒=-+消费的高低取决于人均产出、储蓄率、折旧率、人口增长率、以及人均资本存量。
(6)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决定k n d sy k )(+-=•()100()s k sk n d k sk n d k kn dααα•-=⇒=-+⇒=+⇒=⇒+ )1(*)1(1*])([])([)(αααα--+=*=⇒+=d n s y d n sk k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水平,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折旧率、以及资本的产出弹性(资本份额)。
(7)比较静态分析储蓄率提高的影响:较高的劳动力人均资本对应的劳动力人均产出也比较高;经济体比以前更富裕1。
(8)水平效应:投资率上升会产生水平的效应。
向新稳定状态的调整3、对经济增长的展望(1)人均产出没有增长:α)(**k y =,因为在稳定状态,0k •=。
*************()(())log ()log(()),00y y t k t y t k t y k k y g y k k yααα=⇒=⇒==∴==(2)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中,劳动力人均产出保持不变;当然产量本身是增加的,只不过它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相同而已。
()()ln ()ln ()ln ()()0y Y L y Y L Y t y Y L y t y t Y t L t L t y Y L g g g g g g n•••=⇒=-⇒=-⇒=-⇒=⇒==曲线斜率为dyy dt=, 更精确地讲,YYYYY 应为g =产出增长率原本等于人口增长率,但在外生冲击初人均产出最初有所增长,但增长会在新的更高水平(3)转型动态分析:1()()()k sy n d k sk n d k ksk n d kαα•-=-+=-+⇒=-+结论:某经济体k 值低于其稳定状态值越远,增长率越高;某经济体k 值高于其稳定状态值越远,则衰退得越快。
索洛认为穷国和富国最终人均收入水平将趋同,因为前者所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后者。
(三)引进外生技术进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为使经济系统能产生持续增长,引入技术变量Aαα-==1)(),(AL K AL K F Y ,被称为“劳动增强的技术进步”或“哈罗德中性的技术进步”,经济体无关,而是独立于经济体外自动产生。
1、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d n +1,(1)0sysk a kα-=-〈 *kk k g k•=K sYK sY dK d K K•=-⇒=- 资本积累方程11()Y K AL y y k A L Lαααα--==⇒= AA k k y y •••-+=)1(αα (式4-1) 由资本积累方程K sYd K K •=-可知,当且仅当KY 比值为一定值时,K 的增长率是一常数;此外,若KY一定,则ky 也一定,更为重要的是:y 和k 以相同比率增长,结合AA k k y y •••-+=)1(αα,有 ()1y k y k A y k g g g g g g g g αα==+-⇒==由于且劳动力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的增长率等于外生的技术进步增长率g ,从而得出结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