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图形题复习整理
1000
i=s 750 500 。
45
0
2000 2500 3000
y
0
500
750
1000
I
r
3 2 1 0
IS i(r)=y-C(y)
r
3 2 1 2000 2500 3000 y 0
i=i(r)
500
750
1000
I
r
IS曲线的移动
IS1 IS2
y
r
10
8
流动偏好
6
4
流动性陷阱
2
M1
M2
M3
古典区域
凯恩斯区域 中间区域
0
Y
LM曲线的移动
货币的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的供给量的变化,都会使LM曲 线发生相应的移动。 (1)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使LM曲线发生反向移动 (2)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使LM曲线发生同向移动 (3)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的变动 上述三个因素要特别注意货币供给量这一因素。因为国家货币 当局可根据需要来调整货币的供给量,这正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内 容。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将会使LM曲线向 右移动;反之则相反。 上述三个因素要特别注意货币供给量这一因素。因为国家货 币当局可根据需要来调整货币的供给量,这正是货币政策的 主要内容。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将会使LM曲 线向右移动;反之则相反
。 45
0
y2 y0
y1
y
储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S
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 E
S = - + (1-)Y
I
y
0 -
y0
S
边际储蓄倾向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S1 S0
S2
E1
E0
E2
I
0 -
y1
y0
y2
y
AD
[C+I]
乘数理论的几何说明:
c+i´ E1
⊿i
c+i
E0
⊿y
⊿y Ki = ⊿i
。 45
=
1-
平衡预算乘数Kb
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以相同数 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 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y 1- = ⊿g 1-
=1
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 需求相等的产出。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c+i 其中c,i 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剔除价格因素)。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条件为i=s,它是指经 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4、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5、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6、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 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
1
货币市场的均衡模型: m=L 均衡条件 L=L1(y)+L2(r) 货币需求 m=m0 货币供给
线性货币需求1函数 : L1 = kY K—货币需求1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 度 线性货币需求2函数 : L2 = -hr h—货币需求2函数对利率的敏感程 度, m=L =L1(y)+L2(r) m0 = ky -hr
CS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Y=C+S
C=C(Y) S=S(Y)
。 45
0
-
Y
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假定投资为自发投资,即不随国民收 入的变化而变化。 ∵ C=+y ∴ AE = c+i = ( + i ) + y
总支出 自发总支出 引致总支出
∵ y= c+i
c=+y ∴ y=( + i ) + y y- y=+ i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政 府
税 收
转 移 支 付
政府购买 关 政府购买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 投 蓄 税 税
国
收
出 口
外
进 口
居民户
储
厂 商
资
金融机构
AE
收入—支出曲线
y=AE
100
。 45
0 100 y
AE IU(非计划存货Unintended Inventory ) IU>0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 厂商和居民户。 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基本恒等关系: 总支出总收入
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购买最终产品
厂
商
中 间 产 品
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y=AE=c+i+g0 =+[(y-t)+tr]+i+g
+i+g - t+tr y= 1-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理论
y= +i+g - t+tr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
⊿y ⊿g
=
税收乘数Kt(定量税的情况) - ⊿y = 1- ⊿t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y ⊿tr
1 1-
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c APC= y
C
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c(y)
。 45
0
y
线性消费函数
c= + y [>0, >0]
—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
(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
1
IS曲线
——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利率 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r
∵利息率与投资反 方向变动; 投资与总需求同 方向变动; 总需求与国民收 入同方向变动; ∴国民收入与利息 率反方向变动。
IS
+e 1- r = - y d d
0
Y
S
S
1000
S=y-C(y) 750 500
s APS= y
S
储蓄曲线[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S =S(y)
0
Y
S
线性储蓄函数 s=y-c =y-(+y) =- + (1-)y
S =- + (1-) y
0
Y
-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 + y s =- + (1-) y ∴c+s= + y- +y-y=y ∵y=c+s ∴APC+APS=1 ∵⊿y=⊿c+⊿s ∴MPC+MPS=1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储 蓄
厂
商
投 资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加进政府收支的作用。 三部门: 厂商、居民户和政府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税
政
转移支付
府
税 收
收
居民户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购买最终产品
政 府 购 买
厂
商
储
蓄
金融机构
投
资
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再加上国际收支的作用。 四部门: 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外国部门
S+T
s+t
E
i+g
0
y0
y
税收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S+T
(S+t)1 (S+t)0 (S+t)2
E1
E0
E2
I+G
0
y1
y0
y2
y
AE
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E1 E0 E2
。 45
(c+i+g)1 (c+i+g)0 (c+i+g)2
假定c和i不变。
0
y2
y0
y1
y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假定投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均不受 收入的影响。
• ①货币需求1对国民收入变化的反应越 敏感 [即k越大], LM曲线的斜率的绝对 值越大,反之则越小。 • ②货币需求2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即h越大] , LM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小,反之则越大。
r
r=
- M0 k + hY h
LM1
LM2
0
Y
k - M0 r= + hY h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LM r
100
IU<0
E
AE
。 45
0 100 y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概念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递增函数。 c=c(y)
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c 或= dc MPC()= ⊿y dy
M3
M5 M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1
L1 ——实际货币需求1 货币需求1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预防需求 货币需求1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L1= L1 (Y) k——货币需求1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L1=ky
货币需求2
L2 —实际货币需求2 货币需求2——货币投机需求 货币需求2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L2 = L2 (r) h——货币需求2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L2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