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数学中考已经结束。
从考题内容和成绩来看,试题难易适中,考察内容全面,成绩保持了几次月考的水平。
由于没有见到学生的中考试卷,我只能把这次中考成绩和学生过去的学习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以下点滴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从教与学的因素说起: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要上场考试的人是学生自己,老师就是再有水平,一堂课准备得再充分,知识总结得再经典,学生不认真学也是白搭。
因而,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1.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热爱学习。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得有一次我在九年级第四次月考监考中,当时考的是语文,有一个学生正在悄悄地研究一道数学压轴题,并把图画在了桌面上,我一笑而过,没有打扰他。
在后来的中考中他的数学考了147分,他的数学成绩在全校是最高的。
由此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学习兴趣确实很重要,一定要贯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2.勤学好问不可少。
其实,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仔细想想就是要多问问题。
勤学好问四个字取中间两个是学好,即学的好,必须问的好,取首尾二字——勤问。
我喜欢爱问问题的学生。
只要学生有这点精神就足够了,这样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就是会学习的学生。
张路凡就是这样的学生。
3.学数学要有思想,有思想才能产生解题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很多,有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
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用字母代替数的思想,对称的思想,建模的思想,等等。
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思想用于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靠说教是不行的,应该是渗透给学生的,去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思想。
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核心,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努力去反应和体现数学思想,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4.养成纠正错题的好习惯。
纠正错题是杜绝问题再次出现的好做法,面对问题要彻底解决,否则问题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跟不上,导致班级学困生越来越多,成绩很难提升。
我们只能从七年级新生抓起——养成纠正错题的好习惯。
5.少讲,精讲,多练,做要精,精要通。
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情,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确实不会的要讲,精讲,讲一道题或者两道题。
把课堂主要时间留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对每个题要精做细做,力求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遗症。
6.强化基础知识记忆。
基础知识包括公式,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是帮助学生形成思路方法的源泉,是解题指南。
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开始。
7.只有审好题,才能解好题。
审题就是要搞清楚题目的已知条件,清楚之后要干什么的问题。
审题就显的尤为重要,也只有认真审好题,解题时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避免不该出现的失误。
我们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差学生在做同一道题时,好学
生做错了,差生反而做对了,究其原因好学生审题出了问题。
8.练好数学计算基本功。
俗话说的好,语文要念,数学靠算。
在每一次考试当中,绝大多数的题目要靠计算完成。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有体会:学生算的太慢,又不准确;尤其是口算跟不上,笔算又半天,这样一节课的收效甚微。
练好数学计算基本功刻不容缓。
此外,练好各种运算就足够了。
9.教无定法,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捉住老鼠都是好猫。
10. 解题方法要多变,一题多解,这样可供学生有选择性的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11.对常见题型一定要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模型,即建模的数学思想,这类题型特点是题目结构固定,问法也固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一定要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总结为一个公式一样的东西让学生牢记,在解题实践中去套公式一样的去套就行了。
这样的做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一会百会。
12.老师要常反思,常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除过写课后反思,还得写一些教学心得方面的东西,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钻研,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教师要积极向这个方向引导。
14.避免题海战术,开夜车的不良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用脑,使大脑保持清醒状态。
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否则就是徒劳。
15.学生要养成研究月考试卷纠错的习惯,尤其是解决出错的题目,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出现,避免在同一个题目中二次犯错。
16.作业量要适当,可选做课后习题,也可以选作配练上的题目,一页过一点即可。
17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18:作为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包括教材,教学内容,教法,解题方法,研究学生,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
曾几何,有人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不知过了多少年,又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桶水,老师要有一条河。
也许若干年以后,又有人会说,要给学生一桶水,老师要有大海那样的深,大海那样的广。
可见,老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不断的发展。
此外,加大学校学习环境的治理,为教学保驾护航。
尤其是学生在校带手机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最后,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须大家共同努力。
201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