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二及答案

法理学_周永坤_试卷二及答案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B卷)
院系专业法学成绩
年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
1、重要事项只能由议会以法律形式规定,这一原则称为
()
A.合法性原则B.法律保留原则
C.法律位阶原则D.合理性原则
2.表明法律责任的归责从复仇过渡到为了预防违法和惩罚非道德行为的归责要素是
()
A.行为B.过错C.因果关系D.损害
3.“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法律规则的功能上看,这一规则属于
()
A.客观性规则B.裁量性规则
C.调整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4.下列组织中,不是司法机关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司法局D.军事法院5.“一件事件的陈述就是对另一事件的排斥”这是法律解释方法中的
()
A.反对解释B.当然解释C.目的解释D.整体解释6.对法律强制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
A.法律的强制性源于正当性
B.不是所有法律都具有强制性的
C.法律的强制力就是指国家强制力
D.法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强制
E.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之一
7.填补法律空白的方法通常有
()
A.引用习惯法B.类推适用C.目的性扩张
D.引用公认的价值观念E.目的性限缩
8.属于可以由国际社会予以强力制裁的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A.劫持人质B.酷刑C.非法剥夺人的生命
D.发动侵略战争E.奴隶买卖
9.有关英美法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继承古罗马法传统发展来的
B.它的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
C.制定法不是英美法系的正式法源
D.它的庭审方式有职权主义的倾向
E.法学家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生成活动中影响最大
10.下列行为中应追究王某相应法律责任的有
()
A.税务局稽查员王某查处一公司漏税1万元事件时,拿了公司的1000元钱后只往上报漏税金额3000元
B.王某的小孩(11岁)在学校将同学张某打伤
C.王某在自己的日记中丑化、侮辱同事张某
D.监狱管教队长王某的妻子与刑满释放人员成某合伙做生意。

E.王某在街上溜狗时,由于张某上前逗狗并踢狗,致使张某被狗咬伤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法系
2、法典编纂
3、正义相对主义
4、司法审查
5、义务
6、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法律权力的内涵及其与权利的区别。

2、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如何?法律推进道德是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3、有学者认为“法治就是法官之治”,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4、对法律问题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是什么?
5、试述法律解释的涵义及其与立法的区别。

三、论述题(25分)
1、晚清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西方法学名著《法意》时(现译为《论法的精神》),在译文的第一篇的按语中就提醒读者:“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人则通谓之法。

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夫如是,虽有法,亦造成专制而已”。

如何理解严复的论断?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的法与西方文化中的法的主要差异何在?(13分)
2、试述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

(12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1.18岁的法维尔(下称法某)和16岁的希格里斯特(下称希某)一边喝酒一边等一个朋友。

几个少女走过时,他们两个试图跟女孩搭讪。

后来女孩向她们的
朋友说及此事,她们的6个男同学因此一起追打法某和希某。

希某侥幸逃脱,而法某遭到痛打。

后来,希某在一辆轿车底下发现了被打伤的法某,并把他扶入车后排躺着休息。

希某开车转悠了两个小时后停在一家餐馆前。

法某在后排座上“睡着了”没去用餐。

到半夜时希某把车开到法某祖父家,试图唤醒法某,但没有成功,于是希某就把他留在了轿车的后排座上。

三天后,法某死亡。

证据表明,当时如果采取及时的医疗照顾,法某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

因此,法某的家人对希某提起了侵权行为诉讼。

你认为本案中希某有无救助法某的义务?希某要承担侵权责任吗?为什么?
苏州大学法理学课程试卷参考答案(B卷)
(仅列答题要点,不踩点给分)
选择题(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6——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分)
1.B 2.B 3.C. 4.C 5.A 6.AB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E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法系
法系:是指具有相同法文化传统(1分)的数个国家(1分)法律所组成的法律“家族”或法律“族类”(1分)。

2、法典编纂
法典编纂:是指将现有法律规则和原则集中起来,消除冲突、重迭部分,进行修改、补充,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编订成法典的活动(2分),它是重要的立法活动(1分)。

3、正义相对主义
正义相对主义:将正义的相对性绝对化,否定存在最低限度的正义共识(2分),在理论和实践中正义相对主义存在严重危害(1分)。

4、司法审查
司法审查是司法机关(这里仅指法院)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所作的审查,是审判权的体现(2分)。

司法审查包括合宪性审查和合法性审查两种。

前者是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所作的审查,后者是指对行政机关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所作的审查。

5、义务
义务:是由于法律规定或合法约定的当事人必须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2分),强调受约束性和强制性(1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法律权力的内涵及其与权利的区别。

答:权利是为社会或法律所承认和支持的自主行为和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表现为权利人可以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为、不作为,其目的是保障一定的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权力是合法确认和改变人际关系或处理他人财产或人身的能力。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性质不同;
(2)对立面及其与对立面的关系不同;
(3)影响力不同;
(4)行使的自由度不同;
2、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如何?法律推进道德是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答:观点有一元论、二元论、折衷论等,我们认为,法律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着紧密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有相互促进作用,但有时两者间也会产生抵触或脱节。

法律在推进道德方面是有作用的,但也要受到限制。

道德强调自律,法律只能推进维系社会存在的道德,对于增进社会幸福的较高道德要求,不能运用法律强制。

3、有学者认为“法治就是法官之治”,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从法治与法官的关系角度阐述,强调法官在解释法律、创造发展法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对法律问题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区别是什么? 答:事实判断强调法律是什么,价值判断追问的是法律应当如何;事实判断强调法律问题的客观性,价值问题强调人的主观需要出发。

5、试述法律解释的涵义及其与立法的区别。

答: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内容的说明。

狭义的法律解释仅指与个案相关的对法律内容的说明与选择、确定适用规范的推理过程。

法律解释具有司法性、个案性、被动性等区别于立法的特点。

五、论述题(25分)
1、晚清著名学者严复在翻译西方法学名著《法意》时(现译为《论法的精神》),在译文的第一篇的按语中就提醒读者:“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人则通谓之法。

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夫如是,虽有法,亦造成专制而已”。

如何理解严复的论断?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中的法与西方文化中的法的主要差异何在?(13分)
答:中国的法突出惩罚暴力是统治者治民之具,不具有至上的权威性,统治者的好恶可以改变法律。

西方法律具有至上的权威,是客观的规范,任何人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法律。

2、试述法律原则的识别和适用。

(12分)
答:(一)法律原则的识别标志包括六个方面。

(略)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情形
1.作为法律解释和推理的依据。

2.作为纠正法条失误的依据。

3.作为弥补法律漏洞的依据。

(三)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
1.适用法律原则进行价值判断时必须依据客观标准。

2.法律原则必须在实践中具体化并充分说理的基础上方可适用。

(四)法律原则适用的限制。

1.在有具体法律规则可得适用或类推适用时,不得径直适用法律原则,即“禁止向一般条款逃逸”。

2.适用法律原则而放弃或突破成文法作为例外,应受到极为严格限制。

3.建立法律原则适用的类型谱,提高原则适用的确定性和统一性。

此外,还应注意不能将脱离法律背景的道德原则以法律原则的名义直接适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1、希某原本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但是由于希某的先前救助行为,使得他必须把好事做到底,也就是说产生了进一步的救助义务,由于希某没有履行及时救助的义务,应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