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赠刘景文》
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赠刘景文》优质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等6个生字,会写刘、枝、记、首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中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和对朋友的敬佩与鼓励。
3、培养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古诗教学,我定位于学生在会认,会读,
会背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进入
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中,了解诗意,体悟情感。
《赠刘景文》这首诗描写出秋末虽然萧条冷落,却是个丰收的季节。
诗人志在通过景物的对比、转化等手法间接表达对人的
敬佩之情,鼓励刘景文重拾自信,坚忍不拔,勇于面对
困难。
可这样的意境学生是不容易体悟的。
因此,在设
计时采用了故事串联,诗画结合,诵读强化,拓展积累
等环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刘等4字。
2、练习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赠刘景文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理解课题。
1、苏轼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刘景文,刘景文是一个有学问、不怕
困难的人。
当时刘景文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苏轼就
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
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
就叫《赠刘景文》。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教学生字赠、刘(生字卡片赠、刘)。
3、书写刘字。
(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标注的拼音。
2、检查朗读整首诗。
3、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以读诗时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生口头汇报)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板书:荷尽菊残)
4、欣赏图片,理解诗句。
(1)荷字的教学。
①出示夏季的荷花荷叶图,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
②出示秋季荷叶干枯图,体会荷的了无生息。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
理解:擎雨盖
③反复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④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2)同样的方法进行菊字的教学。
①出示菊花图,欣赏菊花的美。
②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③荷、菊对比朗读。
④ 书写枝字。
5、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过渡: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①出示橙黄橘绿图。
师:除了橙子、橘子,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这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
(板书:橙黄橘绿美在秋天)
②书写记字。
(三)读中悟情,孰能成诵。
师:同学们我们不但要理解诗意,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1、教师范读,生划停顿线。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个人展示读。
4、小组赛读,齐读。
5、指导背诵。
师:孩子们,学到这里,我们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送给一个朋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赞美秋天的景色。
在欣赏秋天的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更通过菊
花的傲霜,揭示做人要有坚韧的品格。
(板书:坚忍不拔)在故事中,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
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
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美的寻觅。
孩子们,像《赠刘景文》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们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
如:刘禹
锡的《秋词》就是其中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请孩子们读一读,能干的试着诵一诵)孩子们,这一课共有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下一首是杜牧的《山行》也是写秋天的,他笔下的秋天又将是怎样一番美的景象呢?我
们下节课就走进它。
(书写生字首)
(五)全文总结
孩子们,菊有菊的风韵,荷有荷的魅力,苏轼赞美
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
作为一
名求学的少年,我们更该努力学习,生生不息。
让我们
在诵读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诵读全诗)
(六)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荷尽菊残
美在秋天(乐观向上)橙黄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