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重点知识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重点知识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
•电视艺术类:运用电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 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电视戏剧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 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屏幕艺术作品。
电视也叫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则指电视。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1、喉舌属性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2、艺术属性
• 电视艺术,使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 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 型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广播电视传播的功能分析 广播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传播受众的需求;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窄播化; 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大容量。
专题五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3.摄像机的分类: 按质量分类,可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
(1)广播级(标清): 广播级(高清):
(2)业务级(专业级):
(3)家用级:
三、电子编辑系统:
(2)1949年接管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成立中央广播事业 管理处,与新华社,共同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
(3)建国后,1949年12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名为广 播事业局,是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长期的管理机构。
(4)50年代初办的两档影响最大并延续至今的节目:1950年4 月,开办的 《首都报纸摘要》(1955年更名为《新闻和 报纸摘要》);1951年5月,开办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 联播》(1993年更名为《全国新闻联播》)。
(2)民营。 主要在上海,新新公司设立的商营广播电台于1927年3月 18日正式播出,这是我国第一台民营电台。
4、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1)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这一天被确定为 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1949年12月5日,经中央批准, 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经过电视二度创作,呈现 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作品。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3、产业属性
电视媒体————>观众(注意力资源)————>广告主
专题二 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本专题要结合教材)
第一节 广播的诞生与发展
二、无线电传送信号的成功
绪论
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修订一稿) 中,对学科门类以及具体专业作出了相应 调整。
A.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B.网络与新媒体 C.艺术学学科的独立
1.广播电视概论与广播电视实践:
–广电节目编播: 包括广播电视采访、编辑、文艺创作、播音主持等; –广电技术: 包括录音、录(摄)像、编辑制作、播控、传送、发射等; –广电经营管理: 广播电视体制、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监管、媒介经营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第二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制度
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 是从80年代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四 级办”广播电视体制的形成开始的。
四级办电视、四级覆盖:
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省、直辖市所属电视台 市级所属电视台 县级电视台及企业自办电视站
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新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引进商业电视的运作 模式,尝试制播分离。具体地说,就是电视台以宣 传为中心,把工作重点放到播出上,电视节目的制 作则推向市场,对节目生产实行企业化管理。
• 广播是依靠无线电波或者通过导线传播, 诉诸人的听觉的一种传播媒介。 • 广播是一种高情感媒介,它可以运用声情 并茂的语言,深深拨动听众的心弦。 •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 信息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 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第三节 电视传播的制式
电视制式: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 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NTSC制:美国、墨西哥、日本、台湾、加拿大 等国和地区采用 特点:成本较低,兼容性能较好,彩色不稳定
PAL制:德国、中国、香港、英国、意 大利、荷兰、中东一带等国和地区采 用;
特点:电视机性能最佳,成本较高, 彩色闪烁
的文化样式。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的内容
内容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专题二 广播电视的发展简史 专题三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专题四 广播电视的传播理论 专题五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专题六 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 专题七 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2)开洛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中国开办的时间很长、影响较大的广播电台。 1924年5月—1929年10月,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在上海开办,联合《大 晚报》、《申报》、 《大陆报》等新闻机构播报当日的新闻,吸引不少 听众,还组织几个团体,付费点播各种音乐戏曲节目。
2、早期中国人创办的电台
(1)官营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 座广播电台。 刘瀚被称作“中国广播之父”。
1.什么是电子编辑:
电子编辑的特点(——相对于手工剪辑来说) • 编辑速度快; • 精度高; • 画面和声音可以同时编辑,也可单独编辑; • 可以对画面进行特技处理、叠加字幕。
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 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 • 1960年---美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回声号”上天
第三节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概况
一、中国广播电视的早期活动
1、早期外国人在华办电台
(1)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借用日本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成立中国无线电 公司,并与美资英文报纸《大陆报》合作,创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 电公司广播员电台”,呼号为XPO,于1923年1月23日晚间首次播出节目, 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 口菜饼子》。
三、文革挫折时期(1966-1976)
1.政治压倒一切。 2.1973年5月1日,面向北京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1974年
10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宣布彩电播出。标志着中国电 视彩色化的进程全面展开。
四、电视事业建设新时期(1977-)
第二节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二、电视的萌芽状态
• 1900年,波依科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使用了 “television”这个名称。
• 1926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1月26日在 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
• 1927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传送,自斯高 传送图像到伦敦,全程640余公里。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四、电台广播的诞生
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台 首次作试验性广播。从广播工程技术标准看,广播 从此诞生。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试验电台广播了该州 (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 的广播新闻。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 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 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诞生。
• 电视,传播图像的一种广播通信 方式。他是应用电子技术对静止或活 动的景物的影像进行光电转换,然后 将电信号传递出去,使远方能够即时 重现影像。
• 电视,不仅是一种向广大群众传 输电视信息的手段,还能够把从审美 上加工过的,有关现实世界印象传到 四面八方的一种新的艺术。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第一节 世界上几种管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
也称广播电视制度,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所 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 广播电视制度包括制度和体系两个部分,它 既包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 营的内容。
目前全世界主要有如下几种体制类型:
国有国营; 私有私营; 公私合营; 国有公营
(本知识点结合教材部分章节加深理解)
(5)1950年,正式开办对外广播。广播局成立国际广播编辑 部,于4月10日以“北京广播电台”的呼号正式开办国际
广 播,用英日、越南语、缅甸语、泰语、印尼语和朝鲜语 播音。
二、艰苦创业时期(1958-1966)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验开播。同年的10月一日,中 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问世。
五、电视产业发展时期(1993年以来电视节目的转折)
转折之一:《东方时空》的开办“让老百姓有了有了上电视 的机会”。
转折之二:《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令电视娱乐化成 为引发热烈讨论。
转折之三:《南京零距离》、《7日7频道》让“民生新闻” 喧哗至今,地方台在央视面前不再卑微。
专题三 广播电视管理体制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 大众传播媒介。
行业性质
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 工作内容和根本目的
➢按照传播信号 • 只传送声音,称为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Radio) • 传送声音和图像,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Television)
专题一 广播电视的媒介属性 一、广播是什么?电视是什么?
SCEAM制:法国、前苏联及东欧和非 洲各国采用。
特点:抗干扰,效果介于中间,成本 较高,兼容性差
专题四 广播电视的传播理论
本专题尽管考试题目中未涉及客观性题目,但“广 播电视的传播”属于本门课程以及本专业的重点知识构 成,需要在本专题广泛涉猎媒介信息,提高学术研究和 创新研究。
本专题的重要子题目包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