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氨涉氯企业安全检查表
设施的电器开关宜设置在远离防火(护)堤处,不准将电器开关设在防火(护)堤内。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下水池情况
检查制冷系统宜装设紧急泄氨器,在紧急情况下,可将系统中的氨液溶于水中(每1kg/min的氨至少应提供17L/min的水)排至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贮罐、水池。
《冷库设计规范》
贮液器设在室外时,是否有遮阳棚。
《冷库设计规范》
场所通风及工艺放空情况
氨压缩机房应设置泄压管,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最高建筑物的屋脊5m。防止雷击、防止雨水、杂物进入泄压管。
《冷库设计规范》
消防器材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冷库库房外部、氨制冷机房外部是否设置消火栓,并配备移动式喷雾水枪,并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储罐和管道的检测情况
查阅检验检测报告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作业场所安全疏散通道设置情况
检查场所内是否设置两个安全疏散通道,且门向外正常开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储存条件
检查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是否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检查是否设置氨气浓度报警检测仪,安装位置是否合规
氨压缩机房应安装氨气浓度自动测量装置,预报值为GBZ2.1所规定的MAC的1/2或PC-STEL的1/2(氨PC-STEL为30mg/m3)
警报值为GBZ2.1所规定的MAC或PC-STEL。
高报值:180mg/m3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存设施及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
检查各种压力容器(设备)是否按产品标准要求设安全阀。
《冷库设计规范》
防雷设施情况
有防雷检测报告;
防直击雷引下线每根所直接连接的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防感应雷接地体,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
氨放散管、安全阀、取样口等,安装在生产设备易受直击雷的顶部和外侧上部,并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放空口,应设置接闪器加以保护。此时,放空口外的爆炸危险气体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且接闪器的顶端应高出放空口3m,水平距离应远离4m~5m。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储罐区消防设施情况
室外液氨储罐应设置固定消防水喷淋系统;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卫生防护措施情况
检查液氨储存、装卸、使用场所是否设置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现场救援、抢修、应急、防护器材的配备情况
检查液氨储存、装卸、使用场所是否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配氨气专用滤毒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备两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
室内检测报警点设在释放点1m以内,室外设在2m以内,竖向设置位置应高于释放点。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现场电气设施是否为防爆电器
液氨储存、装卸区域的照明灯具和控制开关应采用防爆型、密闭型的,电气线路在液氨储存、装卸区域内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在特殊情况下,线路需设中间接头时,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分线盒)内连接和分路。
是否达到规范规定的耐火等级
液氨钢瓶储存仓库和用氨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液氨机组控制台紧急停车和阻断制动装置及室内照明现场防爆情况
每台氨压缩机应在机组控制台上装紧急停车按钮。氨压缩机房的事故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电动机,当制冷系统发生意外事故而被切断供电电源时,应能保证事故排风机的可靠供电。事故排风机的过载保护宜作用于信号报警系统而不直接停排风机。事故排风机的控制按钮箱应在氨压缩机房门外侧的墙内安装。动力配线宜采用铜芯绝缘电线穿钢管埋地暗敷。氨压缩机房的照明应选用防爆类型的荧光灯具,在设备间操作平台部分也可选用防爆类型的白炽灯具。氨压缩机房宜设置应急照明,可选用自带蓄电池组的防爆类型的应急照明灯具。
《冷库设计规范》
重大危险源情况
日常储存量(500米范围内)超过10吨构成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液氨单位安全检查表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据
检查情况
输送管道、设施设备的防静电跨接及静电导出情况
检查金属设备与设备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储罐内各金属构件(搅拌器、升降器、仪表管道、金属浮体等),必须与罐体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检查静电导出装置(如在扶梯进口处,应设置接地金属棒,或在已接地的金属栏杆上,留出一米长的裸露金属面)。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液氨储罐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液位报警仪等)情况
检查氨压力表和真空压力表是否是液氨专用(其量程不得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压力表的安装高度距观察地面不应超过3m)。低压循环贮液器、氨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及正常液位自控装置。低压贮液器应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贮液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器、排液桶、集油器等均应设氨用液位指示器或防霜液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