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代码:580403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三、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五、职业面向1.主要就业领域: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2.初始工作岗位: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六、人才规格(一) 综合素质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职业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3.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健康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 职业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能力:(1) 一般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读写说能力。

(2) 专业能力: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机械、电工、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及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拓展能力: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的使用能力。

(4) 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能借助网络、文件资料等手段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能力;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

(三) 证书1. 考取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级别证书及外语级别证书。

a. 计算机一级或二级b. 英语B级或四级(四) 学分要求本专业实行学年学分制,毕业时要求修满126学分。

七、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八、课程结构(一) 课程体系构架感谢你的观看(二)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 新能源汽车材料与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从《新能源汽车材料与应用技术》领域组织教学。

参考学时:90参考学分:5开设学期:2课程目标: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材料类型,并且能识别各种材料的性能;主要内容:教学建议:本课程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相对复杂,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辅以实训教学,令学生在冗杂的知识体系中理出自己的思路,整体全面地掌握知识要点。

2. 混合动力汽车原理与检修本课程按《混合动力汽车原理与检修》学习领域进行组织教学。

参考学时:90参考学分:5开设学期:3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建议:本课程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相对复杂,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辅以实训教学,令学生在冗杂的知识体系中理出自己的思路,整体全面地掌握知识要点。

3.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参考学时:72参考学分:4开设学期: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检修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工、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电路的基本运算能力、电路故障的基本分析能力、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电工与电力电子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主要内容:常用电工、电力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汽车技术有关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交流发电机与电动机、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等电工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和测试方法;新能源汽车常用电力电子控制电路。

教学建议:本课程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相对复杂,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辅以实训教学,令学生在冗杂的知识体系中理出自己的思路,整体全面地掌握知识要点4.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及检修参考学时:72参考学分:4开设学期:4课程目标:学生能够制定新能源汽车底盘部件检测和修复的计划,并实施该计划;分析和描述新能源汽车底盘部件的工作过程,并诊断相关故障;对新能源汽车底盘部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正确的修复措施;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能利用专用检测维修工具、设备、仪器进行新能源汽车底盘诊断;根据诊断记录、结果进行分析,界定故障区域;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相关技术资料;按规定使用工具、设备,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使用维修手册等资料,核查、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

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维修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维修资料的使用和查询;工作场所的准备、工作安全与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部件的维护检测与修复;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部件的维护检测与修复。

教学建议:底盘对于学生而言相对复杂,电控系统尤其存在如此问题,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辅以实训教学,令学生在冗杂的知识体系中理出自己的思路,整体全面地掌握知识要点5.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参考学时:72参考学分:4课程目标:能够制定车身电控系统的检测和修复计划,并实施该计划。

能够分析和描述车身电控系统的工作过程,能识别车身电控系统的类型,能利用技术资料和检测工具、设备、仪器检查诊断车身电控系统技术状况,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

能按照正确操作规范对车身电控系统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保证维修质量。

能检查修复后车身电控系统工作情况,向客户介绍修复过程和结果。

遵守劳动与环境保护规定,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以及损坏的零部件。

主要内容:、汽车巡航控制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电子仪表与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电控舒适与娱乐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其他车身电控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以及通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等。

6. 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参考学时:126参考学分:7开设学期:4.5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自律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建构)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新能源汽车检测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传授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环保性能的检测和整车技术性能检测方面的知识,重点是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整车技术性能状况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整车技术性能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

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布置类型,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有关资料的查询;工作场所的准备、工作安全与环境保护;前照灯的检测及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教学建议:汽车电控系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理论内容较多,繁琐复杂,因此必须要因材施教,简化重点难点,为学生打下一个系统框架,以便日后工作可以更快地接受汽车电控系统的新发展。

7. 综合实践参考学分:10开设学期:5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将书本内容带到工作上,能够有条理、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初步地进行汽车电气系统作业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故障排查、汽车电气系统维修教学建议: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根据故障车辆表现出来的现象,运用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科目以实践为主要教学课程。

1、学历表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2、周数分配表3、实践与技能环节安排表4、学时分配表毕业总学分及总学时统计表课程结构比例感谢你的观看九、教学安排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感谢你的观看十、专业教师任职资格要求1. 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组成。

专业教学团队人数按生师比24:1配置,专兼职教师比例一般为2:1,校企合作条件和专业特色特别适宜的可以为1:1,专兼职教师任专业课学时比例一般不超过3:1。

2. 教师任职资格(1) 专业带头人:1-2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水平,有3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和5年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一定影响力。

具备运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的能力;具有主持和组织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高职特色教材编写、制定教学标准制定、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能力。

(2) 专业骨干教师:4-6人,讲师或工程师以上水平,有1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和3年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

富有创新协作精神,能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设计和实施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主持和参与高职教材编写、教学标准制定、课件、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习题题库、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

(3) 专职实践教师:4-6人,实验师或技师、工程师以上水平,有3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具有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具备实践教学能力。

能承担生产性实训项目设计开发、实训指导书编写的工作。

十一、基本实训条件要求(一) 校内实训室(备注:校内实训基地至少有2个)为了能够达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具备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下表列出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设备配置要求。

(二) 校外实训基地为了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与企业接轨,必须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十二、说明1.执笔人:江信广2.审核人:彭培福3.审批人:汪富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