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签订法律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法律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法律风险与防范
主讲:马洪闯
企业运营离不开合同
合同签订的目的 各类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 实现企业交易利益最大化 实现企业交易风险最小化
合同签订法律风险与防范
主要内容
合同与企业法律风险 合同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合同法律风险审查与防范
一、合同与企业法律风险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
3、交易程序的合法性问题 合同必须按规定的方式生效、变更、解除并 办理手续,除非法律对相关合同或交易程序 另有规定。 “本合同自签订后至履行完毕之前,任何一方 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与合同法矛盾。比如委托合同,规定双方均 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4、其他合法性问题 各类术语,必须符合法律规范、技术规范等 方面的权威解释。 定金与订金、押金 石家庄市仲裁委员会与石家庄仲裁委员会
2、交易内容的合法性问题
一份合同可能涉及多重法律关系,而要使约定完全合法就必须 核对所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作出足 以引起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作出明确说明,否则该 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 保险人必须尽到说明、提示义务,否则,将导致违反法律规定, 增加败诉风险。
企业的主要法律风险源于合同
50%
二、合同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内容相对简单
保险合同:投保人、受益人、险种、基本保额、保
险金、赔付比例、重大疾病、询问事项等等。
2、滥用合同范本
合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本
3、缺乏结构安排 注意结构安排的合理性,不能随意罗列
4、表述精度不足 表述不需要词藻多么华丽,而是追求精准度
(三)双方约定是否实用 1、条款是否实用,应当从交易的目的来考虑。
比如:公司电子软件管理设备的目的是为了方便 管理员工和保险合同,但我们购买的不单单仅是 个软件,还包括安装、知识产权、培训、售后服 务等问题,而这些实现交易目的所必不可少的内 容,便是实用性条款。
2、识别管辖地点。
争议管辖地一直是当事人的必争之地,也是合同签订 过程中必须判明的问题。
3、从业人员资格的合格性问题
当合同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时,有必要审查从业人员是否 具备相应的资格,以核实合同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履行合同的 能力。
律师执业资格证
监理工程师岗位证
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4、合同主体的其他资格问题
保险代理人代签名的法律效力
保险代理人代激活的法律效力
防范建议:
实践中,法院比较倾向于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因此建议公司在给保险 代理人进行培训或者开会时强调代签名和代激活的法律效力,以避免 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诉累。
5、忽略版面质量 写合同修边幅,内容形式相统一
6、未充分行使约定权 法律不可能包罗万象, 需要穷尽所有细节
三、合同法律风险审查与防范 合同主体是否合格 条款内容是否合法 双方约定是否实用 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交易需求是否满足 合同订立时的特殊工作
(一)合同主体是否合格 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签订及履行合同的合法资 格是合同审查中的首要问题。 主体资格上存在法律缺陷,将是合同无可回 避的根本性缺陷。
(二)条款内容是否合法
在合同内容合法性方面,交易内容、交易模式以及术语等均应 尽最大可能与法律规范的规定相一致。这类审查也比较严格, 主要包括合同名称、交易内容、交易程序三个方面的审查内容。
1、合同名称的合法性问题
《合同法》15种合同,即有名合同。保证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 相符。 防范建议:
符合有名合同特征的合同,应当采用标准的合同名称或者不会使人误 解的通称,无名合同也不能张冠李戴,防止合同名称影响对合同性质 和法律关系的判断。
(四)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2、交易方式。 交易方式代表着义务履行方式,方式的不同 影响履行的质量及成本。 电子卡单的生效时间。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购买人购买电子卡单,交易完成,合同即成 立。但此时并未生效,一直到激活后才会生 效。
保险公司在实践诉讼中已经成为弱势群体, 因此我们自身要去规避种种风险,在销售电 子卡单时,必须要附上完整的保险条款,对 于免责事由也务必用显著字体予以标识。
(五)交易需求是否满足
保险产品的类别、保险金、基本保额、 规格、说明书等内容需要由企业的专业 人员审查,法务或者律师一般只审查权 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管辖等与当 事人的需求是否相符。
谢谢大家
《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约定原告住所地、被告住 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标的物所在地法 院管辖。
(四)权利义务是否明确 1、条款内容表述不当。
保险人对本保险产品有关的广告、宣传制品视 为保险合同的一部分,对保险人具有约束力。
广告,既可以是对于保险产品的介绍,也可 以是对其服务的介绍,有的与公司的义务或 承诺根本无关。将广告或宣传材料包含在合 同内,势必会因外延过大而增加了保险公司 的责任。
1、合同主体资格的有效性
合同主体不局限于企业法人,还包括个体户、合 伙企业、自然人等也可以是合法的合同主体。 审查内容: 自然人:身份证 10岁以下、10-18岁、18岁以上 企业: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经营期限、年检。
2、许可、资质的合格性问题
最高院司法解释: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 人民法院不能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 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 的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