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少版美术八上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word教案
苏少版美术八上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word教案
4.审美情趣
在画面中,共有40个人物,每一个形象都是画家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成。他们好像彼此毫无关系地被摆放在一起,但整幅画面却洋溢着一种宁静而幽雅的秩序美。
5.教法建议
比较赏析。与印象主义比较,了解他们不同的艺术主张。
十、示例作品《风景》
1.基本信息
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3.表现技法
洛朗运用娴熟的技法,重视自然光色的变化。用城门似的建筑渔船以及将要出海的渔夫来衬托海上日出的景色。构图完整,布局协调,笔法细腻,用色鲜明亮丽,运用了温暖的橙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海上初生的太阳的光辉笼罩了海面,天空、建筑、渔船、渔夫……体现了洛朗的艺术风格。
4.审美情趣
洛朗革新古典风景画,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思想相结合,开创了以表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为主的新风格。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画家对光线的高度敏感,加之对人物细腻的描绘,使他中年时期的画风达到了澄净和谐的境界;晚年则更有个性,物体造型刻意拉长,色彩带有银色光芒,流露出神秘且严肃的气氛。他曾被誉为“出色描绘日出日落的杰出风景画家”。19世纪画家康斯太勃尔也感叹道:“迄今洛朗仍被认为是目前最完美的风景画家,他当之无愧!”
画面一片皑皑白雪,给人寒凝萧瑟之感。在两块结了冰的池塘上,有人在滑冰、捕鱼,点景的小人物打破了荒凉与沉寂。天空阴沉,寒鸦啼叫,一切都很朴实,蕴含着那笼罩人生的悲凉气氛。
3.表现技法
这是一幅深远的有人物活动的风景画,画家似乎是站在山顶上看着山下的猎人,透过猎人远视全景。山坡和地平线都以对角线形式交叉组合画面,从而构成伸向低谷的变化多端的斜坡。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动静处理十分巧妙。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白雪覆盖着沉睡的大地,肃穆宁静,而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机灵的猎狗、远处冰河上的溜冰者身影以及空中飞翔的小鸟,使沉静的山野充满生机。
1.基本信息
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2.画面内容
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
4.审美情趣
善于借物抒情,突出大自然的美与诗意,这些和这位画家热爱故乡的感情是分不开的,家乡的美丽风景时刻在感染着他。
5.教法建议
比较欣赏。与霍贝玛的风格进行比较,鲁伊斯达尔的风景画情调倾向于忧郁和悲凉,而霍贝玛的画面则显得明朗和素朴些,也洋溢着一种较为欢快的气氛。
■用色彩唤起情感
七、示例作品《日出·印象》
3.表现技法
从艺术上看,这幅画有两个特色:第一,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画家有意提高画面的明亮度,造成鲜明夺目的视觉冲击力。第二,画家大刀阔斧地运用刮刀作画,形成粗犷的“库尔贝式”笔触,使造型更为简洁概括,更富有力度感,从而增加了形式意味。
4.审美情趣
库尔贝天生喜好体积庞大和气派庄严的事物,这使他对无尽的大海有了一种莫名的喜爱之情。为了表现海,库尔贝感到必须使用更亮一些的颜色,但是,在使光线不失去作为色调统一手段的意义这一前提下,他加强了个别的颜色。他越是不受题材的约束,就越是集中注意于海和天的光线,而效果也就越成功。这幅画给人以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它对印象派画家莫奈产生了很大影响。
2.画面内容
苍翠的绿树掩映下的磨房,静谧并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有许多的故事情节会从这间磨房中倾泻出来。一切都以静态为主,惟有奔流不息的溪水充满了动感的韵律,给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溪水流淌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3.表现技法
构图宏伟,景物的容量较大,通过抒情的笔调做一些精细的描写。笔法坚实,色彩纯朴,有时用伦勃朗的明暗法来抒发他对自然的深沉感受。因此,他的风景画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深沉和悲剧性的激动。
2.画面内容
作品描绘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
3.表现技法
在这幅作品中,修拉采取小心翼翼的点彩画法,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原色小圆点,用一年的时间点满在画布上。前景一大块暗绿色表示阴影,中间黄色调子的亮部,表现午后的强烈阳光。阳光透过树林投在草地上的阴影,被强调得界限分明。人物服饰的色彩与树林、草地互为呼应,给人以地毯式的装饰特点。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4.审美情趣
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5.教法建议
设疑探究赏析。引导学生探究风景画的透视问题,领悟画家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在风景画中渗透的情感。
六、示例作品《辛格拉温的磨坊》
1.基本信息
鲁伊斯达尔(1628~1682),荷兰风景画家。出生于荷兰西部邻海的哈雷姆。在鲁伊斯达尔的500余幅风景画中,以树为主题的要占绝对的优势。代表作品有《林中水塘》《埃克河边的磨坊》《波涛汹涌的海岸》《辛格拉温的磨房》等。
5.教法建议
展示一组透纳描绘天空的画面,让学生了解画家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色彩,进而更好地理解绘画是照相不能替代的。
■创造于心——用风格定义自然
九、示例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1.基本信息
修拉(1884~1886)是法国风景画家。《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207厘米×308厘米,布、油彩,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2.理解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性”,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特质。
3.自主整合本课所学知识,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师准备:外国风景画相关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作课件于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一、示例作品《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3.表现技法
透纳以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强度、云彩和风雨的活动,在色彩上,他培养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感情的特殊手法、创新色彩。
4.审美情趣
大自然给予透纳无尽的激情与灵感,他不仅仅喜欢一个人深入自然,更醉心于古老城市的悠久历史,深入前代大师的杰作,在它们中间寻找自己的创作源泉。他注意的不仅是自然本身,更是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抛弃冷静的、自然主义的描绘,而代之以充满感情与想象的笔法。透纳独特的风格和丰沛的情感在他的作品里长存。
2.画面内容(略)
3.表现技法
《树间小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地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像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成行的树枝错落有致,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风景画的示范作品。
创新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现代派美术作品的能力,并学会一两种现代派画家的艺术语言,尝试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19世纪写实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2.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3.抽象主义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自然风光的美与艺术的关系。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思考画家为什么这样表现?它有什么意义?通过交流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野兽派作品。
■自然的镜子——重新认识的世界
三、示例作品《雪中猎人》
1.基本信息
彼得·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不仅发展了凡·埃克和博斯的艺术成就,而且成为了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斯艺术的先导。
2.画面内容
设疑探究赏析。引导学生探究风景画的取景,以及尼德兰风景画独有的抒情性与宁静纯朴的乡野风格。
四、示例作品《海港日出》
1.基本信息
《海港日出》作者洛朗,生于1600年,逝世于1682年。
2.画面内容
开阔的海平线给天空留出了大片位置,天空澄明平和,有一种氤氲的气息。近景带有罗马式建筑、船只、人物于逆光的海滨,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海空一色、宁静优美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5.教法建议
比较莫奈油画《日出·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同一景点不同画家的不同表现方法。
五、示例作品《林间小道》
1.基本信息
霍贝玛(1638~1709),荷兰画家。早年从师雷斯达尔学画风景画。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代表作《林间小道》《磨坊》等。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
八、示例作品《莫特莱克台地》
1.基本信息
透纳(1775~1851)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毋庸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
2.画面内容
初夏的傍晚,泰晤士河静静地流淌着,树木在微风中摇曳,船只向远方驶去。河边的人,跳上矮墙的小狗以及横在马路中央的树影……画面祥和却又充满了勃勃生机。
5.教法建议
比较分析:通过比较莫奈的油画《埃特雷塔海面的风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同一景点不同画家的不同表现方法。
二、示例作品《威斯敏斯大桥》
1.基本信息
德朗(1880~1954)出生于法国沙东,是法国野兽派先驱者。1906年3月,德朗来到伦敦,并在透纳的海景画激励下,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威斯敏斯特大桥》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