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材线虫病检测和普查

松材线虫病检测和普查


松材线虫病简介
分类地位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 界:动物界 门: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纲:线虫纲(Nematoda) 目:垫刃目(Tylenchida) 科: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 属: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 )
口针基部厚。 雌成虫阴门位 于虫体3/4处。 雌成虫尾端宽 圆呈指状。 尾尖突2微米以 下。 雄成虫交合刺 大,近端喙突 明显。 雄成虫交合伞 卵形,透明包 括于尾端。
松材线虫病普查方法
• 每次调查结束后,各级森防站要及时对普查资 料进行汇总,逐级上报到省森防站。 • 各县上报时间: • 每年分别于6月15日、11月15日前上报至市森保 站。 • 上报材料:松材线虫病普查总结,附《松材线 虫病监测普查统计表》、《松材线虫病发生情 况统计表》。
生活史及侵染循环
雌雄成虫 4龄 产卵(1龄幼虫) 3龄 2龄
L4龄
• •
L3龄
L3龄幼虫又称分散型幼虫,集中于天牛蛹室周围,形态上为角质层增厚,尾 端圆,无尾尖突。 L4龄幼虫又称耐久型幼虫,体表有粘胶物,有利于附于天牛体表。特征为口 针及食道退化,尾尖突长。
传病昆虫
新疫区工作的开展——
清除枯立木或濒死木
• • • 工作在12-2月开展,2月底前清除完毕。 先派专业人员进行普查、记录和标记。 伐木时,残留伐桩要低,伐桩进行剥皮后用杀螟松乳剂涂 抹,并用塑料代包扎。 • 除原木外枝条也要清除干净。 • 原木可集中用溴甲烷24小时熏蒸处理;也可加工成薄片, 或用水浸泡100天以上。 • 枝条集中烧毁或加工成薄片。 这一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消灭树皮中的天牛幼虫
松材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西南林业大学
一、发生概况 二、病原 三、致病机理 四、传播途径 五、鉴别技术
六、防控技术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及普查方法
• 松材线虫病简介 •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 • 松材线虫病普查方法
松材线虫病简介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 虫引起的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该 病已成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之首。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易混淆之处 部分地区的松材线虫也有较长尾尖突。如加拿大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老龄幼虫也有较长尾尖突。 因为雄虫的交合伞和交合刺特征不容易 掌握,雌成虫尾部是鉴定的主要依据。
拟松材线虫
• • • • 雌成虫尾端较尖细。 尾尖突3-5微米。 雄成虫交合刺较小, 近端喙突不明显。 雄成虫交合伞方形 或铲状。透明包括 于尾端。
• • • • • • • 成虫虫体细长,约1mm,雌成虫热杀 死后体态呈阔“C”型,雄成虫呈 “J”状。 头部唇区高,口针细长基部厚。中 食道球卵圆形,约占体宽的2/3 。 雌成虫阴门位于虫体3/4处。 雌成虫尾端宽圆呈指状,尾尖突2微 米以下。 雄成虫尾端尖细,侧观呈爪状,向 腹部弯曲。 交合刺大,弓状,成对,近端喙突 明显,远端膨大如盘状。 雄成虫交合伞卵形,透明包括于尾 端。
松材线虫病
寄主
松材线虫主要危害松科中的松属(Pinus)植物,已报道在 自然界发病的松树种类达40多种,此外在北美洲偶有危害雪松、 北非雪松等非松属植物10多种,除自然界可感染的50多种树种 外,通过人工接种还有20多种树种可以感病。 在我国自然感病的有9种: 赤松(Pinusdensiflora)、黑 松(Pinusthunbergii)、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黄松 (Pinusmassoniana×Pinusthunbergii)、 海岸松 (Pinuspinaster)、火炬松(Pinustaeda)、湿地松 (Pinuselliottii)、琉球松(Pinusluchuensis)、白皮松 (Pinusbungeana)等。 在我省主要是黑松和赤松。
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
• 检疫:严禁松木及其产 品外运对可疑木材用溴 甲烷(40-60g/m3) 等24小时熏蒸处理。 • 建立隔离带:清除5-10公里内的松树,改种其 他树种。(重要风景区周围) • 伐除病株,铲除疫点:及时普查及时发现新的 疫点,彻底清除病株,注意发病但没表现明显 症状的植株。 • 防控天牛:(化学农药、白僵菌,鸟等) • 抗病品系种植: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生物学特性
分布: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和我国, 我国在北京以南 各省。 寄主:各种松、杉类和雪松。 世代:广东、台湾等南方地区一年2代,其他地区一年一代。 习性(以北方地区为例): 卵:6月份产卵,产于生长衰弱的松树或林间倒伐木的皮下,8-9 月卵孵化。 幼虫期:幼虫共5个龄期。1龄在韧皮部取食,2龄以后钻入边材 蛀道。 蛹期:3-4月化蛹。(蛹期天牛释放出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刺激 线虫向蛹室移动)。 成虫期:6月天牛羽化并交配产卵。体表携带有几万条线虫,天 牛补充营养时在健康松树上取食,传播线虫。2-3周后天牛产卵。 卵产在生长衰弱的松树树皮下。
• • •
和松烂皮病症状比较
与松烂皮病症状比较
注入清水侵没。注入清水后要注 意使水充满漏斗和下面的乳胶管 ,不要产生空隙。镜检时,用载 玻片接取一滴线虫分离液即可。
松材线虫检测技术病原——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Nickle
树干注射
松材线虫病
• 分布与危害 在世界上的分布:日本、韩国、葡萄牙、美 国、加拿大、墨西哥
松材线虫病
• 分布与危害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013年疫区:江苏、浙 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 等15个省市(港、澳、台未统计)。 山东省林业厅公布的2013年疫区:青岛市 、淄博市、烟台市、威海市、潍坊市。
• • 日本: 松墨天牛、 云杉天牛(3种)、锦天牛、二斑色 天牛、褐梗天牛、长角天牛(2种)、红花天牛 象虫、叩头虫、大谷盗 美国: 罗莱纳墨天牛、梗天牛、脊鞘幽天牛、(美国 无松墨天牛) 象虫 中国: 松墨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台湾长角天牛、 小蠹虫、象虫、白蚁等 注意:所有松树蛀干害虫均可传播线虫,所以在 检疫时不能只注意松墨天牛。
老疫区工作的开展
• 控制天牛的种群密度: 1. 用引诱剂引诱天牛。 2. 生物控制天牛数量。( 肿腿蜂寄生、白僵菌等 ) • 抗病树种的栽植: 1. 抗病品种选育工作的来自 展 2. 栽植雪松等抗病树种
风景区工作的开展:
• 在5月底至6月初(天牛羽化初期)用噻虫 啉喷洒植株,杀死天牛。 • 夏秋季用杀螟松乳剂喷洒树干(400-600 ml/m2),杀幼龄幼虫。 • 6月初,用天牛引诱剂,引诱杀灭天牛。 • 用虫线光400毫升/立方米,或注入虫线清 1:1乳剂400毫升/立方米等在松树发病前 注射树干进行保护。(直径25cm的树,注 射100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