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竖井内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方法的创新
竖井内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方法的创新
方案四
预留方形槽,套管与管道 同时安装法
技术特点
1、必需二次支模 浇筑管洞。 2、楼板底混凝土 平整度较差。 3、混凝土浇筑过 程中立管容易受 到污损。 4、套管安装较简 便。 5、在浇筑混凝土 时应加强巡查。
安全性
1、预留洞口处 必须设置可靠 封堵。 2、工人进行后 期管道安装时 有可供站立的 安全操作平台, 施工安全基本 有保障。
二级方案比选:
套管组制作及 整体定型
套管定位
用套管固 定耳固定
套管固定
一级方案比选:
套管整体定型一次就位法
六、制定对策表 对策措施表
次支模浇混凝土,新浇混凝土与原楼板底混凝土结合部位的混凝土平 整度低,观感差,难以满足本工程的质量要求。
课题选定
竖井内管道穿楼板套 管安装方法的创新
四、设定课题目标
确定目标
质量目标
由于本工程是创优项目,根据公司要求,小组确定如下质量 目标:1、竖井内管道穿楼板套管安装合格率达95%。 2、套管安装位置偏差不超过8mm,套管出楼板面高度误差 不超过±5mm,套管穿楼板处混凝土平整。
经济性
1、不需二次支 模浇筑管洞,节 省人工、材料。 2、套管定位及 固定工作量减小, 节省人工。 3、可回用工地 废旧螺纹钢筋头 或角钢,材料费 增加量少,经济 性好。
方案三
竖井楼板暂不浇筑,套管与 管道同时安装法
技术特点
1、必需二次支模 浇筑管洞。 2、楼板底混凝土 平整度较差。 3、混凝土浇筑过 程中立管容易受 到污损。 4、套管安装较简 便。 5、在浇筑混凝土 时应加强巡查。
文化 程度 大专
本科
职务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技术职称 工程师 工程师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组内分工 策划、指挥
组织实施
3 禤 战 女 研究生 主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4 裴幸洲 男
大专
项目总工
工程师
副组长 组员
技术指导 施工协调
5 毛如薪 男
大专
质检员
工程师
组员
实施及质量检查
6 劳新晟 男 7 徐泽健 男 8 黄林 男 9 梁雪群 女 10 廖建德 男
安全目标
施工全过程安全零事故,且能为后续施工创造安 全的施工条件。
施工成本低于传统施工方法。
成本目标
目标可行性 分析
目标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是创优项目,企业的关注度高,公司对施工工艺改进 和创新给予支持,为本课题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本小组在以往施工的多项工程中均坚持开展QC活动,积 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经验。
技术特点
1、不需二次支模 浇筑管洞。 2、楼板底混凝土 平整度有保障。 3、施工难度及工 人劳动强度降低, 施工质量有望提 高。 4、定位精度要求 高。 5、在浇筑混凝土 时应加强巡查。
安全性
1、安全防护工 作简单易行。 2、后期管道安 装有可供站立 的安全操作平 台,施工安全 有保障。
施工工效
1、无二次浇筑 管洞工序,提 高了工效。 2、套管定位及 固定效率高。 3、工人后期安 装管道方便, 整体施工效率 高。
2012年4月5日下午,小组成员召开方案分析会,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并归 纳整理出以下四种方案:
方案一: 套管逐个安装一次就位法
方案三:
竖井楼板暂不浇筑, 套管与管道同时安装法
竖井内管道穿楼板
套管安装方法的创新
方案二: 套管整体定型一次就位法
方案四:
预留方形槽,套管与管道 同时安装法
(二)方案分析论证
安全性
1、进出竖井的 通道口要设置 安全防护栅栏。 2、工人进行管 道及套管施工 时危险性大。 需搭设可供工 人站立的临时 操作平台。施 工安全性差。
施工工效
经济性
1、需二次支模 浇筑楼板混凝土, 施工工期较长。 2、管道安装不 便。 3、清理污损管 道耗费工时,施 工效率低。
1、须二次支模 浇筑竖井楼板混 凝土,人工、材 料费消耗大。 2、保护及清理 立管消耗的材料 及人工费较大。 3、进行竖井安 全防护及设置工 人操作平台的费 用高,经济性差。
竖井内管道穿楼板套管质量情况调查表
工程名称 检测情况
检测数量
A工程 80
B工程 95
C工程 75
D工程 90
合格点
61
71
59
70
不合格点
19
24
16
20
合格率
76.2% 74.7% 78.7% 77.8%
合计
340 261 79 76.7%
制表人:毛如薪
制表时间:2012年3月25日
QC小组发现: 按传统方法施工,套管安装合格率低,且管洞与套管之间需二
针对拟定的四种方案,小组从技术特点、安全性、工效、经济性等方 面进行分析评估。
方案一 套管逐个安装一次就位法
技术特点
1、不需二次支模 浇筑管洞。 2、楼板底混凝土 平整度有保障。 3、工人劳动强度 较大,套管固定 难。 4、定位精度要求 高。 5、在浇筑混凝土 时应加强巡查。
安全性
施工工效
1、安全防护工 作简单易行。 2、后期管道安 装有可供站立的 安全操作平台, 施工安全有保障。
套管组制作及整体定型方案对比分析
套管组制作及整体定型方案对比
方案A:在模板上放样定型 方案B:采用辅助定型模具
优点:
能够保证套管组整体 定型的精度。
缺点:
工序复杂,耗时多、 效率低。需现场操作,易 受其它专业施工干扰,不 能实现车间批量化制作。
优点:
能够保证套管组整体定 型的精度,操作简便,可 以在加工车间内实现批量 生产,施工效率高。
缺点:
需制作专用模具。
综合评价及结论
1、虽然方案B需要制作专 用模具,但模具加工工序简单、 造价低,且基本上均可以重复 使用。
2、方案B与方案A相比较, 具有操作简单、工效高,可以 在车间内批量化生产,不易受 其它专业施工干扰的显著优势。
选择:
方案B:采用辅助定型模具 进行套管组的制作及整体定型。
套管定位方案对比分析
方案分解图
套管整体定型一次就位法
套管组制作及 整体定型
方案A
在 样模 定板 型上
放
方案B
采 型用 模辅 具助
定
制图人:周卫
套管精确定位
方案A
吊 线 定 位 法
方案B
激 光 定 位 法
安装固定套管
方案A
用 钉铁 固丝 定与
铁
方案B
螺 杆 固 定
用 圆 铁 片 和
方案C
用 耳套 固管 定固
定
制图时间:2012年4月12日
2012-10-1
GXYJTQM-2012-31
创新型
1).小组每周活动两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小于1h; 2).提倡踊跃发言,坚持按PDCA循环程序办事; 3).小组全体成员出勤率要达到85%以上;
4).平均接受TQC教育时间要达到64小时以上。
2、成员简介:
序 号
姓名
性别
1 周卫 男
2 罗伟伟 男
优点:
套管固定牢固,不 易移位。施工操作 简便。
缺点:
需加工、焊接套管 固定耳。
方案评价:
方案A.固定效果 差,成本低,工 效高; 方案B.固定效果 好,成本高,工 效低。 方案C.固定效果 好,成本低,工 效高。
选择:
方案C:用套管 固定耳固定套管。
(五)确定最佳方案
采用辅助 定型模具
激光 定位法
每栋楼内设有2~4个水暖竖井,每个竖井内设有给水立管、污水立管、 消火栓立管、自动喷淋立管5~8根,整个工程需在竖井内安装的管道穿楼 板套管总数为6720个,主要规格为DN200、DN150型。
二、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小组人数 小组活动时间
小组注册号 小组类型
小组制度
10人
2012年3月-2013年1月
套管固定方案对比分析
套管固定方案对比
方案 A: 用铁丝与铁钉固定
方案 B: 用圆铁片和螺杆固定
优点:
优点:
成本低,施工操作 简便。
缺点:
套管固定牢固,不易移 位。
缺点:
固定不够牢固。在 工序复杂,配合人工投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 入较大,套管加工成本 容易发生套管移位。 高。
综合评价及结论
方案 C: 用套管固定耳固定
本小组是一支知识化、年轻化的团队,成员文化层 次高,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
公司在设备、物资、资金、人力上鼎力支持, 为活动实施提供了后勤保障。
我国已有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高精度放线 的成功做法,如加以借鉴和改进,应能取得关 键技术的突破,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一)方案提出
1.00
1.00
——
制表人:罗伟伟
制表时间:2012年4月9日
根据小组成员的综合评估、计算,方案二的价值指数 V1最高,选定为“最佳实施方案”。
套管整体定型一次就位法
(四)方案细化
为了有效达成目标,小组围绕方案二实施过程中需要实现的:套 管组制作及整体定型、套管精确定位、牢固固定套管三方面工作进行 分析讨论,绘制出方案分解图。
套管定位方案对比
综合评价及结论
方案A:吊线定位法
方案B:激光定位法
优点:
优点:
操作简便,不需专业设备。 操作简便。施工精度高,
缺点:
精度较低,受风力等
外界因素影响大。施工层
一般每百米垂直度误差可 控 制 在 4-8mm 以 内 。 测 设 距离远,可达100m。
与基准层的垂直距离一般 缺点:
以30m以内为宜,超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