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鞋培训
可以做宽口鞋,罗口自然宽可 达到12CM左右
可以根据鞋子各部位的要求做到局 部加热熔丝。
袜面立体效果
立体结构,目前我们做过很多方式的立体结构,如 图是鞋舌,还有鞋面纹路的凹凸感。我们尝试过, 通过打跟的方式做的凹凸感,有用粗细线形成对比 的凹凸感,有用集圈形成的凹凸感,也有用通过橡 筋或氨纶的拉伸力形成的凹凸感等等。
机型,即我们的三代机,能做什么?其中,
以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平针、集圈、提花、 仿罗纹、嵌花、挑孔、立体结构等的结合 运用织造样品。
三代机器的优点:
•
针筒口径是4英寸,针筒有120枚针,梭子在针筒上方,第一路和第三路有5把梭子, 第二路和第四路有4把梭子,一共有18梭子。在第四路梭子的工作区域,还有一把橡筋梭子, 但是由于这把橡筋梭子一般只作用于做罗口的扎口加固,做鞋面基本不会用到,因此忽略。
3、开发阶段所需要的资料
为更好的制作出客户满意产品需业务提供以下几项事物。 1.楦头2.透明PU膜3.后跟卡板4.龙骨板5.中底板6.鞋垫
1.楦头(必须)
2.透明PU膜
3.后跟卡板(必须)
4.龙骨板(必须)
5.中底板
6.鞋垫
二 、 3D鞋面的编织过程
1.罗纳地 2.高乐斯
1 、 二代机(罗纳地)
本机口径为3.75‘’和4‘’口径,针数为120N、 132N 144N 156N,针距约10-13针每英寸、 单路进线,有6组添纱色口,两个橡筋梭子。1 个主纱口,有9个梭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代机器产品优点及不足之处
• 主要产品特点:一体编织的立体鞋面,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管形的外层鞋面 和内层鞋面,外层鞋面和内层鞋面的鞋头封闭,内、外层鞋面在鞋口部返折 穿套成双层立体鞋面并且粘合成一体。 • 外层鞋面和内层鞋面编织时织有热融丝,内、外层鞋面在鞋口部返折穿套成 双层立体鞋面后通过蒸汽熨烫使热融丝融合,从而使内、外层鞋面粘结成一 体。 • 鞋口部加织有弹力纱,鞋口部具有弹力,穿着舒适,包裹性好,成品鞋面挺 括、塑形质感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边角余料,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 高,鞋面尺寸版型标准统一。
2.两个颜色或两个颜色以上填纱,类似下图排列分布密集的花型, 会影响级放,反面线线头多,会影响到穿着的舒适度;
同一圈做三个颜色以上的或者大面积做提花的的就会反面剪纱 如上图,第一张的是正面,第二张是反面。
宽口袜:二代机器编织的宽口鞋
第一图为圆筒罗口的 的宽口袜,此宽口袜 罗口是可以添加弹性 纱的,使罗口更有弹 ,但此种宽口袜受到 针筒口径、针数的影 响较大,目前最宽口 能做到12CM左右。 图二图三的宽口 是利用不停的往 返运动编织的半 截面折叠而成的 罗口,此种宽口 鞋的罗口可以做 到无限长。缺点 是此种鞋面的内 外腰高目前只能 做到4.2CM左右, 罗口边缘折叠处 明显,而且罗口 边缘暂时加不了 弹性双包。
以下是意大利LONATI中国区总代理商 ----中大贸易有限公司引进的机器,从2015 年的GL615棉袜机用于开发一体袜鞋到专用
的GK616D3的鞋面机。其中,以各种不同
的组织结构平针、集圈、提花、仿罗纹、 立体结构等的结合运用织造样品。这款机器 最大的特点就是正反转可以做提花。
二代一体编织鞋面机特点
• 2.右图红色圈出部位为平纹后跟编织,编织时间会缩短,产能相对较高。
二代机对纱线要求:1.鞋身可以做500D-500D以下耐磨材质的纱
线,比如:普通涤纶、仿锦纶、锦纶等等 2.内袜可以选择一些 手感好,抗菌防臭,吸湿排汗,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材质。
2 、 三代机(高乐斯)
以下是意大利Colosio中国区总代理商 ----中加贸易有限公司,在2016年推广高乐 斯S1机型推出的一份样品图册,展示了S1
先不管图片中的文字,第一眼看上 去,颜色蛮多的,然后有锯齿形,还有就 是黄色,可能因为黄色的毕竟亮一点,一 条条的。 然后,请注意看红色的区域和浅蓝 色(灰色或者黄绿色)的区域的连接处, 有较明显锯齿形,这一块就是拼接处,两 把梭子的拼接处,当然,这个拼接处的锯 齿型并不是因为拼接才产生的,而是因为 弧度和斜度,但是由于颜色区别,更突出 这个锯齿型。 锯齿型其实在袜子机上都是会存在 这个问题的,就像我们用电脑自带的画图 软件画图的时候一样,你图片放得越大, 其小方格越多,锯齿型就越不明显(你图 片放得越大,其小方格越少,锯齿型就越 明显)。同理,针数越多,针越细,形成 的锯齿型就越小,所以同样的情况,三代 机就比二代机的锯齿形更明显。
• 1.业务下达开发单至跟单员。
• 2.跟单员安排版师依据开发申请单进行首版制作。 • 3.首版制作完成后生成工艺及问题点。 • 4.跟单员将所产生的问题点回馈至业务并追踪进展。 • 开发周期为:1款3天
• 纱线采购周期:涤纶: 现货3天、 定染5天、 深加工3天。 锦纶: 现货3天 、定染10天、 深加工4天 。 双包 :定染10天 、深加工5天 仿锦纶 :定染7天, 深加工4天。 机包 :定染7天, 深加工5天。
实际上这个鞋带自动编织,编织 出来,只是一条长条,而且由于单面纬 编产品的卷边性,鞋带会卷起来。而且, 图中的鞋带,是人工穿进去的。
一体编织鞋带:机器在编织时候把鞋孔和鞋带一体编织成型,后续鞋带经人工穿 好,这样的工艺编制耗时长。而且一般,这种鞋型的罗口,要么不做罗口,但是可 能会卷边等其他情况。要么就是做反罗口。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做常规的罗口。
3D鞋交流会
一 、 速织事业部介绍 二 、 3D鞋面的编织过程
三 、 3D鞋面成鞋的制作流程
四 、 3D鞋的发展前景
一 、 速织事业部介绍
• 1.速织生产部机器分布及产能状况 • 2.速织开发部开发周期说明 • 3.开发阶段所需要的资料
1、速织事业生产部机器分布及产能状况
2、速织开发部开发周期说明
二代机器管状半成品示意图
1.外袜鞋身 2.外袜后跟 6.内袜筒 7 .内袜鞋跟
3.外袜鞋筒 4.外内鞋口 5.鞋舌 8.内袜鞋筒 9.内袜鞋头
备注:红色为二代机编织运行原理,鞋身为逆时针编织方式,跟部为往复 编织方式。版师、跟单员、业务员需知悉第个部位的名称!
下图为二代机器半成品:
• 鞋身可以添纱整圈横条编织颜色可达20个颜色左右,目前适合整圈添纱。 • 如下图,反面的底部只有换线有线头,不影响做成品鞋。
以此图为例,无论是三代机或 者是二代机,在编织后跟这一块, 其实都会经常遇见一个问题。就是 后跟纹路的上下衔接。 如图所示,第一点,后跟处, 这一条很明显的斜线,后跟的辫子 子处,很明显的纹路断层了;第二 点,其断层处,上下纹路的方向是 不一样的。这是由于机器在编织后 跟的时候,比如,先编织后跟上半 部分,然后再编织下半部分,但是 等编织完整个后跟之后,后跟上半 部分和下半部分就会拼接在一起。 因此,纹路的方向,在最后成品织 造出来后,方向就不一致。和左图 的鞋舌一样的拼接原理。而这个辫 子,是无法消除的,辫子一定会存 在,但是根据不同版型,其辫子的 长短,和角度,以及拼接的缝隙, 都可以改变。
有不足的缺陷,但是也有相当 好的优势,相比较于二代机而言。制 作鞋面,三代机的空间更大。不仅仅 可以做单层做双层做厚,花样也多。
如图,其实这张图,更能 说明三代机的最常用挑孔原理, 即,两把梭子的纱线不交接在 一起就会产生裂缝,从浅灰色 和绿色的交接处,我们可以看 见,绿色和浅灰色有相互交缠 在一起。而由于三代机的编织 原理,它可以从头到尾全部做 正反转运动,四路进线,有18 把梭子,理论上讲,整个鞋面, 包括罗口,都可以做挑孔。但 是往往在设计编织过程中,仍 然会出现较难掌控的问题出现。 例如,挑孔太多,挑孔太密集, 挑孔的大小有严格规定,挑孔 与挑孔之间的距离....,这些要 求有时会衍生其他问题,当然 也不是说不能解决,但是目前, 在一些情况下,还是会出现这 些问题。但不包括所有情况都 会出现问题。
• 集圈方式凸出立体效果,凹凸效果可以连接至后跟
图一图二 的凹凸效果利用橡筋的拉力做出来的
如上图箭头所指,我们称为立体结构,利用部分织针正反转吃线编织而成,可 以在袜身和罗口部位编织此工艺。
3.袜身除了挑空工艺、挑鞋眼孔编织时间长以外,其它工艺影响 编织时间很少,产能相对较高。右图红色圈出部位除挑孔工艺以 外其它工艺影响编织速度很少。
•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四路18把梭子,但是梭子它是固定的,不会来回跑的, 只会下梭子,回梭子。只有针筒会动,但是针筒只会一直逆时针方向做正转运动,或者往 复运动。而针筒的作用就是,负责把针筒里的每一枚针,带到指定的位置,然后让选针器
第二路 第一路
逆 时 针 顺 转
第三路
第四路
顺 时 针 反 转
控制针上下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起针。大致的编 织动作就是这个原理,包括二代机:下你设置指 定的梭子,然后针筒把你设置指定的即将要吃这 个梭子的线的针带到这个梭子的位置,然后选针 器控制针起来把梭子的线勾住往下拉,吃线。
一体编织鞋孔和鞋带
透孔效果:利用粗细纱搭配做出外袜 漏空,透出内袜的颜色。
如图,这一款样袜,全袜都是提花,刚 才有提及,提花,在袜子反面,是会有飞线 的。有飞线,就会绑住,其拉伸度就会被反 面的飞线限制。比如,我们在拉一条橡筋, 可以拉到1米,然后同样的长度的橡筋和纱 线一起拉,就只能拉开一点点,这就是因为 被这条纱线限制了。 所以不建议做大面积的提花,不利于放 大码,但是这大面积的提花,也要视纱线和 提花的纹路而定,有时可以通过在底部织造 粗线和集圈纹路,使底部的面积变大,这样 在面上的部分就会比较多,就比较好拉开, 有时纱线的弹性比较好,大面积的提花还是 有办法可以做到的。 但是,目前为止,只要是大面积的提花, 放大码拉不开的问题,一定会出现!有一些 可以解决,有一些,也需要和总部版师确认, 视设计要求而定。
此图的挑孔原理,上文有提到,三代机的挑孔是怎 么产生的?三代机有多种挑孔方式,这个是最常用的。 两种纱线因为打结,拼接在一起,那么不打结,就不拼 接,不拼接就有裂缝,有裂缝,就有洞,这就是挑孔。 这一款样品图,就是多把梭子切换,通过合理设计,让 它不同梭子的纱线,有的地方连接一起,有的地方不连 接,以此形成裂缝,形成挑孔。 这种挑孔方式,实际上,我们梭子用的越多,其稳 定性就会越差,而因为是不同纱线不同梭子通过不拼接 形成的开孔,那么就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会产生断裂感, 以及测拉力和断裂的时候,过不了。而且有时候,梭子 过多,某个交界处位置一两针没吃到线,就破了。造成 制成率下降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早晚是有办法突 破的。合理的版型设计,和合适的纱线搭配,以及合理 的机器调整,都能够影响到这些。还需要不断的突破与 尝试。 相对比的话,图片的这一款,是老外的样版,程序 版型我们都和老外一模一样,但是织造效果还是有差距, 那就是纱线和调机方面还不够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