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是怎样的,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为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办法》以及《宝安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解决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软实力均衡发展”为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调动教师运用信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建设适合新课改需求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让共享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实现网络资源交流共享与面对面师资培训的优势互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加大我校教育教学资源网的应用培训力度,提高本土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要把教师信息资源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队伍的
培养。

首先对全校一线教师开展“宝安教育教学资源库”使用的全员培训,使100%的教师熟练利用“宝安教育教学资源库”,100%的教师在“宝安教育教学资源库”中注册有自己的帐号,平均每天至少有1小时参与共建共享。

其次,加强教育学校行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同度,提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

组织学校行政参加区教育信息化专题讲座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搜索与利用的专项培训。

要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长、教学处每天登陆“宝安教育教学资源网”检查督促本校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二)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宝安特色教学资源库”与“宝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库”等本土资源以及专题网站资源的建设。

1.组织信息科组给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培训。

2.发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宝安特色教学资源库”以及“宝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传原创的课件、素材、课堂教学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少于1件。

3.要求教学处每学期至少要录制5节学校优秀课例,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领导严格把关,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认真审核,尊重知识产权,质量并重,有计划地上传资源。

4.鼓励教师建立专题学习站点。

(三)充分发挥我校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
用,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1.加强对帮扶学校的教师信息教育技术水平的培训。

2.加强与帮扶学校教科研活动的交流。

(四)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不断地更新、充实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具体要求见学校校园网建设和维护方案)
三、组织与分工:
组长:蒋坚城负责策划、监督工作
副组长:
刘小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余文雄负责方案的实施工作
组员:何锦冰刘佼廖俊才涂序卓各科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

制定详细的年度推进计划,各有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

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

定期将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每学年对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同时,把对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名师评审、评优评先时的参考依据。

五、活动安排
9月份
1.制定《宝民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2.学校教育信息资源网的应用培训。

3.与对口帮扶学校联谊,商讨帮扶计划。

10月份
1.检查、登记教师在宝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的注册帐号。

2.教学资源的开发培训。

3.帮扶活动。

4.录制优秀课例。

11月份
1.帮扶活动。

2.录制优秀课例。

12月份
1.帮扶活动。

2.录制优秀课例。

1月份
教师课件评比,并把课件、课例传送到区网站
3、4月份
1.帮扶活动。

2.录制优秀课例。

5月份
1.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专项工作总结。

2.参加区表彰大会。

宝民小学
20XX年9月14日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通过梳理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情况,对推动本校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网络平台,完善资源数字化工作流程。

学校应考虑以更高速率的宽带接入Internet,并利用起学校网站。

同时,要对资源进行分类。

目前,我们将教学资源数字分为两大块:
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数字化,即包括学案、配餐、考试试题、教师上课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学生作品等;
二是资源的分类整理,按学科建立文件夹进行分类保存,在校内共享。

当资源网平台搭建起来后,全部资源都上传到校内资源网上。

2.依托网络使用,做到把学生视为技术专家。

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大优质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力度。

让学生学习变得主动起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对于资源应用与效果评价每个班应选一个网络教学协管员协助管理,课前为老师做好准备、课后记录等。

能真正地使用起网络并“把学生视为技术专家”,让学生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的设计和实践中。

3.加大使用力度,发挥优质校本资源的作用。

一是把资源总体数量的富足性和个体用户的切实需求相结合,与教学活动相“捆绑”。

二是建立一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资源应用与评估体系,鼓励我们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并在应用中提出改进与提高的建设性的意见。

三是鼓励一线教师与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原生态的体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使优质的校本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4.依托制度建设,建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是校本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有效保证。

我校建立和完善了《校园信息网络管理条例》《师生网络资源建设奖励办法》《优秀课件评比办法》等规章制度。

落实了优质校本资源人人建设的机制。

5.强化动力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教师的工作评价相结合、与教师的利益分配相结合、与资源应用的频率相结合、与学生的评价及效果相结合。

将教师建设与应用信息资源的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内容,与工作量和工作绩效挂钩,与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师应用的情况评价相衔接。

6.提供行动保障,实现资源建设最优化的目标。

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要意义,把信息化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将学
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纳入学校办学目标体系和督导评估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