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明礼貌用语

文明礼貌用语

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
段经国
中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礼貌用语。

在日常交际中学习并运用这些传统的礼貌用语,对于发扬精神文明、改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用语要做到礼貌得体,需注意两点。

一是要使用好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例如:要求他人回复信件说希“见复”,受人指教说承蒙“见教”,要求别人原谅说希“见谅”或“见恕”。

称友人来信为“惠函”或“惠书”,称人关怀、照顾为“惠顾”,称人赠物为“惠赠”,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称“惠允”,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称“惠存”。

请人指点说“赐教”,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馈赠说“赏脸”,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说“赏光”,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时说“借光”,自己书画送人欣赏说“指正”、“斧正”或“雅正”。

让别人问自己时说望“垂询”或“垂问”,受别人看重说承蒙“垂青”,对方对自己的爱护称“垂爱”。

请求别人原谅可说请“海涵”或“包涵”,麻烦别人说“打扰”,对不住别人称“抱歉”,请人批评说“请教”,问别人什么事可说“请问”,请求别人做什么说“烦请”或“烦劳”。

告诉别人事情说“奉告”或“敬告”,归还东西说“奉还”,赠人物品说“奉送”,陪同人做某事说“奉陪”,中途退席说“失陪”,对人劝告时说“奉劝”。

称人来访为“光临”或“光顾”,贵客来临可称“莅临”。

等候光临称“候光”,等候指教称“候教”。

接受人的教益或欣赏人的表演说“领教”,称他人作品为“大作”,别人来信为“大札”,让别人裁决某事说请“钧裁”,让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

人离开原来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称“高就”,问老人年纪说“高龄”或“高寿”,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称“高攀”,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说请“高抬贵手”,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呼别人的学生为“高足”。

等候别人说“恭候”或“敬侯”,祝贺人家喜事说“恭喜”。

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称“托福”。

二是注意称谓,用准谦敬词,谦词用于己,敬词用于人。

称对方家中的人,冠以“令”字表示敬重。

比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儿子和女儿分别为“令郎”和“令嫒”(或令爱),对别人的妻子称“令妻”(或令正),对别人之兄称“令兄”,对别人的侄子称“令侄”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尊”、“贵”、“贤”、“芳”、“宝”等。

对别人的父亲还可称“尊君”、“尊公”、“尊府”等,对别人的母亲还可称为“尊堂”,对别人的父母称“尊上”,对长辈称“尊长”、“尊者”。

“尊府”还可用来表示对他人住宅的尊称。

另外,可用“贵郡”称他人的故乡,用“贵门”称他人的家。

不知对方姓氏,可问:“贵姓?”不知对方年龄,可问:“贵庚?”称比自己小的男子为“贤弟”。

称别人的邻居为“芳邻”,称年轻女子的名字为“芳名”,问年轻女子的年龄说“芳龄”。

称对方所在的地方为“宝地”,称对方的店铺或名字为“宝号”,称对方的家眷为“宝眷”。

此外称他人的字、官名、籍贯、郡望也都是敬称。

对别人称述自己时,就要用谦辞了。

比如称自己为“不才”、“不肖”、“不佞”或“敝人”,称自己居住之地为“敝处”,称自己的学校为“敝校”,称自己的家为“寒舍”。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公”、“家严”或“家尊”,称自己母亲为“家母”或“家慈”,称自己的妻子为“寒荆”或“拙荆”,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地址:山东单县第二中学语文组
邮编:2743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