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单位:姓名:学科:学段:小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自己及时反省。
艺术性的评价,正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评价会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下面谈一些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共同学习。
一、善于倾听是正确评价的保证著名语文教育家周一贯说:“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
由此可见,教师要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作出回应,热情、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有的放矢的评价。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善于倾听直接影响到课堂评价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老师评价的接受程度。
1、倾听学生求知的声音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着无数个为什么,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倾听他们的问题,逐一进行评价和解释。
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有些问题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给予解答,有的问题我鼓励学生向书本、课下收集资料中去寻求答案。
这样这样就让学生在自主、轻松的状态下展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明。
2、倾听课堂中出现的“小插曲”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新奇的创意和意外的回答,教师需要花些时间耐心地倾听和询问,作出正确、适当的评价。
及时地肯定性评价,缓解了课堂气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倾听学生争论的声音每一个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也都有各自的见解。
因而在课堂中,允许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适时作出公平的评价,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评价语言要艺术化1、评价语言的幽默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
有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
”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
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孩子们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
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电视上的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2、评价的语言要生动课堂评价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使评价更富感染力。
如在学生取得成功时:“你有一双慧眼,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
”在学生迷茫时:“真好,你们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又找到了一处,还有没有?”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举手的同学是最自信的同学。
”这一句句动情的话语,似春风如春雨,催开了学生心灵的花朵,课堂上,学生“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口常开,小眼闪光。
”3、评价要适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通过巧妙的评价处理课堂上的意外。
让评价恰到好处。
所以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
” 如果想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那就恰当运用评价语吧!让评价在语文课堂上伴随学生快乐成长三、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同时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
因此,要让评价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1、教师的评价课堂上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激力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感到信任,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的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一次语文课上,教学《争论的故事》,学生在课上表现积极,对文本的理解到位。
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我惊叹道:“你们真是一个个小天才,为自己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吧!”这样的全班性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注他的,他们的表现令老师满意,今后自己会更加努力,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
学生在课堂上能畅谈自己的想法,无拘无束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一份快乐,一份成长的快乐。
学生的快乐就源于教师那一句句激励性的评价,虽简单,但意味深长。
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惟我独尊的思想。
因此,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
”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在二年级《大树的孩子》一课教学中,一生站起来读了一段课文,我让其它的学生评价。
生1:“他的朗读感动了我,我也想试试,我能比他读得更好。
于是该生站起来很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生2:“他们两个读得都很有感情,但是有两个地方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年’是鼻音‘nián’;另一个是多音字‘待’在本课中读‘dāi’。
师:你用心聆听,真会发现,你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此外在课后拓展时:“还有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安家呢?”有一学生回答不是很准确。
生1:“老师,××的回答基本正确,但我想补充一下……”生2:“我有不同的意见,我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生3:“老师,我觉得××进步很大,如果在……地方改一改,就更好了。
”从上述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来很程序化的课堂在孩子们毫无芥蒂的回答讨论中,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同学们在平等、互助、融洽的氛围中学习。
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否定和指责,而是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来达到对知识的传授和总结的目的,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3、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
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开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提高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展自我评价时,将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完《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时,(即周瑜用造箭来陷害诸葛亮的一句话)。
在组织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之后就组织开展了学生自读自评的练习,当一名学生在读完课文中这句话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其朗读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了自身在朗读这句话时所存在的不足:我读诸葛亮很容易读出他的胸有成竹、镇静自若,但读周瑜却读不出他的阴险、狡诈。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这样的效果自然比通过他人指点得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不难看出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意识也有好处。
四、师生互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这里的“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辩论、合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以获得情感评价的最大效益。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那么,如何将“互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评价的始终,这里有三个策略: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参与”是互动的基础,只有“参与”才能“互动”。
“参与”和“互动”构成了实现情感评价的有效落脚点。
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感性体验就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情感评价的效果也越明显。
2、变“失败”为“成功”,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表达出与学生亲密、友好、合作的意愿,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握一握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
3、生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采用同桌互评,四人小组评议的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与教师评价相比,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更容易让彼此接受。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采用同桌批改、四人小组互相批改的方式锻炼学生检查错误的能力,一些学生自己作业本上的错误检查不出来,但是对待他人的作业他们却不会放掉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查漏补缺”,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作业本上常常出现学生的评语:“你能把课文中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而且很恰当,真棒!”“这个比喻句很美,我要读一读”“你积累了这么多名言、好词、好句我要向你学习”等。
就这样,学生的优点在互评中不断得到了肯定。
在评价学生朗读课文时,出现最多的现象是故意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甚至发生争吵,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提出:“我们先说他们的优点在哪儿,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他读书声音响亮。
”“她读得很有感情,但是掉了一个字,希望她以后能读得更好。
”被评价的学生也能高兴地接受其他学生的建议,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会注意。
”久而久之,学生对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
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指出对方的优点,去鼓励对方,帮助他树立自信。
然后再为对方指出努力的方向。
现在朗读结束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你读得很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
”有的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对方会说“让我来帮你。
”慢慢地学生之间不仅学会了互相发现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去赞扬鼓励对方,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对学习充满乐趣。
4、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每次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留点时间给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做一次总结性的评价,同时,也请学生给自己的教学过程打分,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运用好这门课堂艺术,就让情感溶入课堂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