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培训研究报告

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培训研究报告

※化学危险物品 电石、硫酸(硝酸
、盐酸)、碱金属(钾、钠、锂) ,易燃金属铝粉、镁粉 可用干粉、沙土、专用灭火器灭火

24
不能用水扑救火灾
②③
25
灭火器材使用—灭火器
26
灭火器材使用—消火栓
27
疏散与逃生
熟悉出口、迅速逃生 低姿爬行、湿巾捂鼻 生命第一、莫恋财物 冷静待救、切勿跳楼
① 熟悉出口、迅速逃生
★结合本单位实际,操作性强,不断完善
15
预案演练
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
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
联系相关联动部门,
如消防、交警、医院 、电力等
按照预案实施(发现火
情—报警—扑救—疏 散—警戒)
小结演练情况 保存文字和影像资料
16
主要内容
报火警 扑救初起火灾 疏散与逃生 事故处理



















★要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应急指挥系统及各组成部分的职责
14
制定预案
明确本单位的重点保卫部位 分析易导致重点部位发生火灾的原因及火灾危害性 明确各应急小组(灭火/通讯/疏散/救护/警戒)成员 设定火灾情景 明确各应急小组在扑救火灾时应履行的责任 与相关联动部门的协作
就近原则
21
迅速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本单位专兼职消防队员(消防应急指挥部的成员)接到火
警通知后,迅速向火场集结,在3分钟内组成第二灭火力量
。其中:
灭火行动组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备进行灭火
通讯联络组负责收集现场情况及火场指令的下达
安全救护组携带抢险工具抢救周围受伤人员以及贵重物资
疏散引导组负责疏导被困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
28
疏散与逃生
②③
低姿爬行、湿巾捂鼻
29
疏散与逃生
④⑤
冷静待救、切勿跳楼
30
事故处理
保护火灾现场
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火场
申报火灾损失客观真实,有源自有据配合火因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相关情况
总结事故教训
四不放过,防止重犯
31
可不建立专职队时
11
主要工作
单位要以文件形式任命队长,明确人员组成 配备所需消防器材装备,明确放置场所及保管人员 明确本单位重点保卫部位,制作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学习消防安全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灭火器材使用 开展日常防火安全检查,遇灾能扑救初起火灾
12
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系统






4
消防组织
目前我国消防组织体系
29% 40%
27% 4%
专职消防队—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管 理、使用、维护和保障 的消防队,还包括单位 专职队和乡镇专职队。
5
消防组织
29%
目前我国消防组织体系
志愿消防队—由乡镇、
在、团体或企事业组织,
以及村(居)民委员会
27%
出资建立,根据本区域 消防工作需要,在生产
7
法律依据
志愿消防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 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
8
组织结构
❖ 专职消防队
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 标准(修订)》建设, 配备相应的车辆装备和 人员,专门从事防火灭 火工作的专业化消防组 织。
消防安全“000四00 个能力” 建Ch设ara培cte训r
--初起火灾的处置与扑救
提纲
“四个能力”建设培训
专职、志愿消防队的建立
单位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
初起火灾的扑救
1
3
消防组织
目前我国消防组织体系
29% 40%
27% 4%
公安消防队--公安 机关消防机构领导 下的从事火灾扑救 和应急救援工作的 军事化队伍。
本单位的消防骨干力量
公安队的重要协同力量
9
主要任务
灭火战术技术训练 制定重点部位预案 开展日常防火检查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做好灭火战斗准备
10
组织结构
❖ 志愿消防队
根据本单位自防自救 需要配备灭火器材, 由职工或村民组成, 承担本单位防火灭火 工作的民间消防组织 。
当地消防力量不足
组织、民兵组织或基层
群众组织的基础上,由
4% 本区域或者本单位人员
40%
志愿组成,志愿承担本 区域或者本单位防火和
火灾扑救工作的民间消
防组织。
6
法律依据
专职消防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九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 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18
报火警
19
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 讲清详细地址
起火部位 着火物质 火势大小 有无人员被困 报警人姓名及电话 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扑救初起火灾 ❖ 提高单位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的目的---彻底解决发
生火灾后单位不会报警、不会扑救的问题
❖ 突出抓好“两支力量”建设 ➢ 第一灭火力量:一般应于
发现火灾后1分钟内形成 ➢ 第二灭火力量:一般应于
现场警戒组赶赴各个安全出口处,开展现场警戒工作,设置
隔离区,维护现场秩序。
各司其职
22
扑救初起火灾流程
社会单位应重 点做到:建立 多种形式的消 防队,科学制 定灭火和应急 疏散预案并定 期演练,实现 火情发现早, 小火灭得了。
23
不能用水扑救火灾
※可燃粉尘、石腊、燃料油、油漆
可用泡沫、干粉、沙土灭火
发现火灾后3分钟内形成
20
迅速形成第一灭火力量
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后应立即呼叫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 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往失 火地点,在1分钟内组成第一灭火力量。其中: 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值班室和公安消 防部门报警 距起火点近的负责利用灭火器、消火栓进行灭火 距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近的立即组织顾客向安全地点疏散 距排烟开启装置近的就近打开排烟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