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华强物流运输——GPS技术解决方案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010-5-26目录华强物流运输 (1)一、概述 (3)二、系统方案概述 (4)2.1系统建设原则 (4)2.2系统组成 (5)1、车辆监控子系统(GPS、GIS) (5)2、车辆信息管理子系统 (5)3、智能调度指挥决策子系统 (6)4、综合查询子系统 (7)5、系统的扩展升级需求 (7)6、业务管理 (7)三.系统平台介绍 (8)3.1数据库平台 (8)3.2华强后台通信系统 (8)1. IP接入网关 (9)2.短信接入网关 (10)3.通信控制中心 (10)4.GPS应用服务器 (10)3.3华强GIS&GPS调度监管系统 (10)1.监控座席系统 (10)2.数据管理维护系统 (11)3.报表管理系统 (11)4.电子地图系统 (12)3.4系统功能 (13)1、系统拓扑图 (13)2、基本功能: (14)四.移动终端概述 (17)4.1华强V16产品介绍 (17)4.1.1V16产品实物图 (17)4.1.2终端技术参数 (18)4.1.3主要功能 (19)4.1.4产品技术优势说明 (21)一、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步为国人所认识,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未来的市场竞争给我国传统的物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才能获得企业的信任和利润,才能获得商机。

因此,传统物流企业只有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GPS在物流中普及应用后,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三方应用,车辆使用方、运输公司、接货方对物流中的车货位置及运行情况等都能了如指掌,透明准确,利于三方协调好商务关系,从而获得最佳的物流流程方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华强物流运输行业解决方案是针对现代物流行业的特点(如车辆连续运行时间长,运行区域广阔,道路情况多变复杂,安全隐患多,事故损失大等)而设计的。

为避免运输过程中驾乘人员出现疲劳驾驶、违规驾驶、超速驾驶、超载驾驶、超时到达、私拉货物等危险或违规行为,通过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处理,实时掌握车辆和驾乘人员动态,对超速、疲劳驾驶等危险情况给出警示信息并进行强制处理,充分实现了及时了解车辆的位置、状态,了解物流运输车辆在途中的停靠记录,有无超速,有无疲劳驾驶,驾驶行为规范等情况,如果有意外事故发生,还可以详细查询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行驶参数。

同时,通过连接电子铅封及各种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管物流在途运输货物的安全,大大降低货物运输的风险。

该系统可以保障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物流运输行业的运输安全,降低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整体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本解决方案主要针对长途物流、物流配送、危险品运输、石油运输、邮政/EMS 快递、烟草运输等物流车辆。

二、系统方案概述2.1系统建设原则⏹高效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国家通讯网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安全优势、运营成本优势。

采用先进的GPRS/GPS技术,使系统结构最优化,成本最低。

⏹开放性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软硬件支持二次开发。

网站系统、数据库系统和信息通讯枢纽采用标准数据接口,具有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适应将来的广域扩展;支持数据分组通讯、支持统一标准的软硬件接口;车辆通信终端智能化多接口结构,适应GPS、监控、调度、报警等技术和管理发展的需要。

⏹安全性在与网络的接入界面上,采用专用防火墙系统,防止非法用户的恶意入侵,提供系统总体闭环检测,包括对车辆智能调度系统的闭环检测,实现对整个网络的自检、实时监控和自动故障报警检测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恢复。

⏹经济性系统设计在性能最优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硬件设备的选材基于保证性能、降低价格的原则,在考虑建设投入的同时还必须考虑通讯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费用;软件系统全部自主开发,便于长期合作,也保证软件系统的经济性;在设备配置上选用服务器、PC机,在系统运行中提供全程本地质量保证。

⏹稳定性系统由应用层、通信层、终端用户层组成。

其中应用层中心系统软、硬件在生产及配置上均按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进行。

通信层利用国家GPRS通讯网,依托国家公众网等高可靠稳定性。

终端选用国外先进模块,完全保证可靠性。

2.2系统组成1、车辆监控子系统(GPS、GIS)车辆监控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该子系统是一个集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该系统需完成全部运营车辆基本数据的实时采集,车辆运行情况的动态跟踪。

●该系统可以对所有车辆进行监控,显示车辆的行驶轨迹,对重点车辆实时跟踪。

●在车载终端进行数据实时反馈的同时,定时收取车辆动态信息,进入报表。

●快速查车。

通过GPS查找车辆位置信息后把相应的信息(车辆位置、速度、方向)动态显示在系统所带的电子地图上。

●移动目标监控:通过实时的方式在电子地图上监控车辆的运行,可以在地图上画出车辆的运行轨迹。

●行驶路程测量:系统利用GSM 车载终端的行驶记录功能和GPRS车载终端精确的实时轨迹曲线来准确计算车辆移动目标的行驶里程;支持计算每台单车累计行驶里程的统计。

●区域报警:可以在地图上划定一个或多个区域(或叫站点),设定当车辆进入或驶出或进出时都向中心平台报告。

●速度报警:对车辆进行报警速度设定,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设定的报警速度后,车辆终端会主动向主控中心(核心系统)发送超速信息,主控中心(核心系统)可以发警告信息给驾驶员,并进行超速统计便于对车辆进行管理。

●对GIS要求:可以无级缩放,操作方式可以采用点击地图放大或缩小一倍。

在地图上选取区域放大或缩小至整个区域。

可在同一个窗口中同时监控多个目标。

●GPS车载终端的其他相应功能。

2、车辆信息管理子系统车辆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保存车辆的基本信息、详细数据和精确位置、速度、运行方向等当前和历史的信息。

这些信息中基本信息、详细数据由(主控中心)系统信息员在系统初始化时相应录入,精确位置、速度、运行方向等当前和历史的信息由车辆监控子系统的车载系统从GPS卫星获取,经车载通信系统和公共网络系统传送到控制中心,由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处理,综合GIS电子地图数据后实现对车辆的动态进行监控。

●基本信息包括:车辆牌照、车辆的自编号、SIM/UIM卡号、类型(卡、罐、拖、吊、客),以及驾驶员姓名等基本信息。

●通过服务器对车辆的运行轨迹进行详细的记录。

●单车信息的综合数据库:为综合查询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3、智能调度指挥决策子系统为了降低车辆空载率和运输成本,提高单车利用率,增加企业运输效益。

智能调度指挥决策系统从物流信息数据库中取得待运物流信息、在获取车辆动态数据后、依据智能优化方法和优化方案进行优化决策。

实现对车辆的优化调度指挥。

优化指挥系统根据货物的地理位置,在GIS数据库中查寻合适的车辆,并将货物的具体信息和运输调度指令通过GSM网络传输到运输车辆,该车辆驾驶员在收到信息后,利用通信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确认,确认后该任务生效,驾驶员根据调度指令前往运输地点运送货物。

●车辆查找与调度:可以通过车辆的GPS位置点查找特定位置附近的符合要求车辆(例如:要求空载、卡车、9米长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系统收到车辆是否空载的信号,查找最近的空载车辆实现简单调度功能。

●文字调度:信息中心具有相应管理权限的管理员可以向车载终端发送汉字信息的调度信息,也可以发送车载终端中固化的相应信息。

这样可以文字短信息方式实现调度。

●语音调度:当在紧急情况下或其它需要直接通话来实现调度的情况下,可利用车载终端综合GPS 系统进行通话,车载移动电话可以像普通手机一样通过耳机接打电话;并对电话拔打进行限制(禁止、允许特定电话)。

●利用监控系统向车辆发出执行信息,并对车辆返回信息进行确认。

●将运营路线、运营车辆等信息分别写入相应数据库。

●车辆回复信息的记录:当车辆接受的调派任务信息后,驾驶员确定执行该任务时,需向信息中心恢复确认信息表示接受任务,此类信息需记录详细时间和信息内容。

4、综合查询子系统●轨迹回放:可对系统中的车辆进行轨迹回放,可查询在几天或几周或几个月的轨迹回放,了解查看车辆运行的历史轨迹。

回放可以使用本地监控过的数据回放,也可以从平台下载GPS数据回放。

●在物流信息管理子系统,车辆完成任务后所产生的基础数据要能进行查询,而且其中的数据可以由最高权限用户进行手工变动。

●查询对象可以满足针对单车也可以针对一类车或特定范围的车辆。

●根据身份级别的不同进行相应级别的查询●用户身份级别进行验证通过者可进行查询●各级各类型的统计报表:可选择某些车辆进行数据统计生成相应的报表。

5、系统的扩展升级需求整个系统在建设时充分考虑将来对接的接口问题,为将来与器材供应处的物资系统进行对接.6、业务管理●用户权限管理:通过设定不同的管理员权限来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对所有的用户进行统一的维护管理,显示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操作权限、用户名称、口令以及描述,系统管理员可对用户进行增加、修改、删除,操作权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更改,操作系统采用分级管理机制,只有具有管理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GPS系统,高级管理层 (特权用户)可以查看所有操作与现状,普通用户无法得知特权用户是否在线查看。

●日志管理:其中要记录用户日常操作的历史信息内容,并且可以对系统产生的这些日志进行查询、删除、打印。

三.系统平台介绍3.1数据库平台数据库平台采用微软公司的大型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5,并基于模块化、分布式的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实现,基础数据库和定位数据库分成即独立又紧密集成的单独数据库,方便用户的管理和导出备份,提高数据库处理性能,同时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模块化设计,针对业务的扩展可不影响原有系统平台直接进行扩充。

主要包括几个部分:●基础数据数据库(用于保存公用的基础数据)●定位数据数据库(分多个库保存海量的定位数据)●数据库访问中间层(WebService封装访问中间层,即简化业务开发、开放数据库平台又保护数据库平台)3.2华强后台通信系统后台通信系统为整个平台负责通信接入及GPS业务逻辑处理的核心系统,主要负责终端的短信/GPRS/GPRS通信接入、GPS业务逻辑处理、GPS数据存储等功能的实现,整个系统包括:IP接入网关(IAG)、短信接入网关(SAG)、通信控制中心(C4)、GPS应用服务(MCS)系统等等。

华强系统Top图如下:CCCCMapCOM Server-主O GG I PMapServer WebGIS &IntellGIS Server 系统平台拓扑图Database(HQGPS)短信接入网关 SAG IP 接入网关 IAG SMSC中心通讯机串口连接D D N 专线W L A N语音接入网关 VAGPSTN OG GIP远程智能GIS InfoServer调度坐席监控坐席MapCOM Server-从路由器WLAN 1. IP 接入网关IP 接入网关主要负责进行终端设备通过GPRS 数据通道接入时的TCP/UDP 数据采集及下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