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1.混合牙列期: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
4.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
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10、口底由(舌系带)(舌下肉阜)组成。

11、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组成。

1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3、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分布。

舌的运动系由(舌下神经)支配。

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舌尖部)对甜、辣、咸味敏
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14、舌乳头(舌背黏膜)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20、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21、三叉神经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面神经分为5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22、口腔颌面部的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24、口腔内检查常用器械(镊子)(探针)(口镜)。

25、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
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4、急性牙髓炎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
55、口腔的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脉管畸形)(神经纤维瘤)(骨化纤维瘤);恶性肿瘤(舌癌)最常见。

56、舌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浸润),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发生(肺部)转移
57、成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其典型X线表现(蜂房状)(多房性囊肿样阴影)
58.竖刷法:刷牙时先将牙刷头斜向牙龈,刷毛贴附在牙龈上,稍加压力,顺牙间隙刷向冠方。

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牙的唇、颊面及舌,腭面要分别刷到。

在刷上、下颌前牙时,可将牙刷竖起;上前牙由上向下拉动,下前牙由下向上提拉。

刷上、下颌后牙秴面时,牙刷可压在秴面来回刷动。

59.口腔常用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碧兰麻。

局麻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全身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中毒。

局部并发症: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他并发症。

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分类: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临表:
1)疼痛剧烈,疼痛性质有以下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
能定位
2)发病急
3)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
4)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
5)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
6)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诊断: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可见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

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
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引起的窒息。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是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吸气长于呼气或出现喉鸣;严重时有三凹体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深陷;继之出现脉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2、止血
3、包扎
4、运送
5、预防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