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研)nursing bottle caries:奶瓶龋,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多见,且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
是由于长期的奶瓶喂养,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加之乳前牙刚萌出不久,牙表面结构不成熟更易受到牛奶等产酸饮料酸蚀作用而脱矿。
2、(研)Encircled caries: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环形龋,呈卷脱状,多见于牙冠中1/3至颈1/3处,因此区牙釉质矿化程度低且食物易滞留,自洁作用差所致。
3、Rampant caries:猖獗龋,指患儿口内大多数甚至全部乳牙突然发生广泛地龋坏,迅速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导致牙髓炎,且常常发生在不易患龋的牙位和牙面上,如下颌前牙的唇面、近切端部位。
4、secondary caries:继发龋,指充填或冠修复后,与修复体相接之洞壁或洞底发生龋蚀。
乳牙继发龋的特点是发展快、范围广并有多发的倾向。
5、ECC:early childhood caries,低龄儿童龋,指6岁以下儿童,任何乳牙出现的1个及1个以上龋(无论是否形成龋洞),失(因龋所致)、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
6、SECC: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重度低龄儿童龋,指小于6岁的儿童所患的严重龋齿,应满足以下条件:3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出现光滑面龋即为重度低龄儿童龋;(或3-5岁儿童,下颌乳前牙平滑面龋失补牙面数≥1,书上没得这个条件)或患儿口内龋失补牙面(dmfs)≥4(3岁)、(dmfs)≥5(4岁)、(dmfs)≥6(5岁)者。
7、eruptive cyst:萌出性囊肿,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粘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称为萌出性囊肿或萌出性血肿(eruption hematoma)8、concussion:牙震荡,牙齿外伤后,主要影响牙周和牙髓组织,牙体组织完整或仅表现牙釉质裂纹,没有硬组织缺损及牙齿脱位时,称为牙齿震荡。
9、牙根稳定期:指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约处于乳牙萌出后1-1.5年,脱落前3-4年,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的最佳时期。
10、(研)间隙管理:当儿童牙齿早失后,为防止邻牙向丧失部位倾斜和对合牙伸长,应设计间隙保持器来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和垂直的间隙,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这种方法称为间隙管理。
11、(研)Apexification:根尖诱导成形术,指在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12、turner tooth:特纳牙,由于乳牙的慢性根尖周感染导致的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称为特纳牙,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乳牙根尖周感染的程度以及感染发生时恒牙的形成阶段。
多见于个别牙,以前磨牙居多。
13、occlusive guidance,咬合诱导:在牙齿的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叫做咬合诱导,咬合诱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保护牙齿,使之发育成正常合的一切方法和措施,包括龋齿的充填修复,冠修复,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以及乳牙早失的间隙保持。
狭义:指通过间隙保持、乳牙部分磨除法、间隙处理、牙齿微小移动、上下颌合关系调整和口腔不良习惯破除等治疗手段,防止错合畸形发生或对已发生的错合畸形进行早期治疗等,诱导建立正常恒牙咬合关系的措施。
14、pulpotomy:牙髓切断术,指在局麻下去除冠部牙髓组织,用盖髓剂(FC、硫酸亚铁、氢氧化钙制剂等)处理牙髓创面以保存根部健康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
15、dental trauma:牙外伤,指牙齿受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损伤。
16、adolescent growth period:青少年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青春前期、性征发育期和青春后期。
其特点是颜面骨骼会出现第二次快速发育期,不同个体及男女之间存在发育差异,一般女孩从11-12岁,男孩12-13岁开始。
同时,呼吸、循环、运动等系统的发育,使力量和耐力增强,男孩更为明显。
智力的发育和感情的易冲动也是此期青少年心理变化的特点。
12-13岁时除智齿外恒牙均已萌出,是恒牙龋病高发时期,激素还导致好发青春期龈炎。
17、pulpectomy:去髓术,是在局麻下或牙髓失活后,将全部牙髓去除,去除后预备根管,用能被吸收的根管充填材料充填根管,保留患牙的治疗方法。
18、牙齿固连(ankylosis of tooth):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合面低于邻牙正常的合平面,又称低位乳牙或乳牙下沉。
19、手足口病:coronal pulpitis:冠髓炎,二、填空题1、wright分类、、。
2、青年牙周炎好发于第一恒磨牙、切牙。
3、龋活跃性参数近期内有无龋病史、牙菌斑或牙龈炎的存在、龋损的表现、龋损的部位。
4、减轻FC毒力方法使用低浓度FC 、控制FC用量、寻找FC替代品。
5、乳牙的牙根稳定在萌出后1-1.5年,脱落前3-4年。
6、治疗计划内容立即处理紧急问题,首先缓解疼痛和控制感染、合理安排口腔治疗顺序、请相关学科会诊、清洁口腔,控制菌斑、定期复查。
7、患儿家长影响儿童行为管理类型过度保护型、操纵型、敌意型、忽视型。
8、疱疹性口炎好发年龄 6岁以前(尤6月-3岁)。
9、前牙反合矫治时间 3-5岁。
最常用矫治器上颌合垫活动矫治器。
10、间隙管理考虑因素儿童的年龄和牙龄、恒牙胚发育情况、牙齿萌出的先后顺序、乳牙早失的部位、骨量与牙量的关系、年轻恒牙的间隙处理。
11、牙齿结构异常包括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四环素牙、牙根发运不良。
12、牙髓切断术适应征机械、外伤、龋源性露髓、意外穿髓、冠髓炎。
13、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因素有龋病、牙齿发育异常、口腔不良习惯。
14、儿童口腔科行为管理包括非药物行为管理和药物行为管理。
15儿童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反应有恐惧、焦虑、拮抗。
15、年轻恒牙根管消毒药物氢氧化钙制剂、木榴油、樟脑酚、碘仿糊剂、抗生素糊剂等。
注:应使用消毒力强,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使用FC、戊二醛等。
16、乳牙常见的外伤形式牙齿移位,包括牙齿挫入、牙齿侧向移位、牙齿部分脱出、牙齿完全脱出。
17、乳前牙反和最佳矫正时间: 3~5岁。
18、儿童按年龄分段(分期):婴儿期(1岁以内)、幼儿期(1~3)、学龄前期(3~7)、学龄期(7以上)。
19、儿童合作行为分类:合作型、缺乏合作能力型、潜在合作型。
(怀疑就是那个什么Frankl行为分级量表。
)20、中国儿童口腔创始人王巧璋。
21、magagement of dental caries is classificated into: (interceptive caries treatment )、(restorative caries treatment )、(surgical caries treatment)。
22、狭义的咬合诱导包括间隙保持、乳牙部分磨除法、间隙处理、牙齿微小移动、上下颌合关系调整、口腔不良习惯。
23、一般 4-9mm 为中度拥挤, 10mm以上为严重拥挤,这两种拥挤程度均需采取拔牙治疗。
拔牙的顺序为首先拔除乳尖牙,其次为第一乳磨牙,最后拔除第一前磨牙。
24、龋活跃性检测是通过测定变形链球菌的水平、产酸能力或唾液的缓冲能力来判断机体患龋的危险性。
25、第一次口腔检查要在婴儿长出第一颗乳牙后的6个月内进行,最迟不超过12个月龄。
26、乳牙萌出的顺序 I→II→IV→III→V;恒牙的萌出顺序是 6123457或6124537。
27、牙齿发育异常主要包括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
28、临床上常见的牙齿结构异常有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发育不全、氟牙症、先天性梅毒牙、四环素着色牙和牙根发育不良。
29、口腔内先天缺牙除了第三磨牙外最常缺失的牙齿是下5 、上2 、上5 ;最多见的多生牙是正中牙;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下5 ,其次为下4 、上5 、上4 ;畸形舌窝和畸形舌尖多见于上颌侧切牙,其次是上颌中切牙;过大牙多见于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三磨牙(比如zpp的中切牙,diao暴了!),过小牙多见于上颌侧切牙和上颌第三磨牙,弯曲牙多见于上颌中切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恒牙早萌多见于前磨牙(下>上);(研)恒牙列中牙齿异位萌出多发生在上颌尖牙和上颌第一恒磨牙;乳牙滞留最常见于下颌乳中切牙。
30、乳牙龋病好发于上颌乳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如切牙较少。
31、乳牙龋病的危害分为局部和全身危害,局部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咀嚼功能、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影响、损伤口腔黏膜组织。
32、乳牙龋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修复治疗。
33、大面积龋坏的乳牙最常用的修复方法是金属预成冠修复。
34、盖髓术中,目前首选的盖髓剂是氢氧化钙。
35、乳牙牙髓切断术常用药物有甲酚甲醛合剂、戊二醛、硫酸亚铁。
36、常用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有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氢氧化钙制剂、碘仿制剂和氢氧化钙碘仿混合制剂。
37、牙齿萌出后于萌出后 2-3 年内达到牙根应有长度, 3-5 年后根尖孔完全发育完成。
38、诱导根尖形成所依赖的组织有根尖残留的生活牙髓、根尖端的牙乳头和根尖周组织中的上皮根鞘。
39、根尖诱导成形术中,最常用的诱导药物是氢氧化钙及其制剂。
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患牙应定期随访,一般每 3-6月复查一次。
40、乳牙外伤多发生在 1-2 岁儿童,造成牙齿移位较常见;恒牙外伤多发生在7-9 岁,造成牙齿折断较常见,受伤情况和牙根形成状态有关。
外伤牙齿多发生于上颌中切牙。
41、李宏毅将牙外伤分为牙齿震荡、牙齿折断、牙齿移位和牙齿完全脱出四类。
42、牙外伤X片主要观察牙冠、牙根有无折断及其状态、牙槽骨、颌骨有无骨折及其状态、牙周组织情况、邻牙、牙胚的情况、牙根形成与吸收情况、乳牙与继承恒牙关系、陈旧性外伤应注意牙根有无吸收及吸收方式等方面。
43、牙外伤对恒牙牙齿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恒牙牙胚的萌出异常、牙冠部形成异常、牙根部形成异常、严重的创伤甚至恒牙胚坏死,牙胚停止发育,牙齿埋伏、倒生、牙瘤样形态等。
44、牙龈纤维瘤病的治疗以牙龈成形术为主,注意选择手术的时机,一般来说,前牙区牙龈切除术在 7、8 岁较佳,后牙区则在 14 岁左右较佳。
45、乳牙早失的原因主要有因严重龋坏、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变被拔除、恒牙异位萌出,乳牙根过早吸收脱落、牙齿因外伤脱落、先天性牙齿缺失。
46、(研)一个9岁儿童右下颌六龄牙近中邻面深龋,治疗时意外穿髓角,其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冠髓切断术或部分冠髓切断术。